news-details

在撒母耳的年代,同时有先见与先知,但到了新约时期.只剩下先知。而现代呢?科学预测是否可信呢?教会需要更尊重科学的发展,使之与传统事工结合,在信仰与科学间达成平衡...


「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撒母耳上》9:9)

 

《圣经.旧约》提到「先知」和「先见」,来到《新约》,只提到几位先知,却没说到先见;至于现代,有人列出了一长串当代先见和先知名单,让人认为,神在现代,恢復了祂代言人的职事,满地都是先知与先见喔;现代人太有福了。无论是先知或先见,他们都说出有关神隐而未明的事;那么现代人应该更瞭解神心意、或更认识神容许发生的事啰。

 

不久前,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公布《2022台湾教会普查报告》,指出:全国教会人数下降约32.6%、而堂会数增加了305间。该报告发表于十月初,故不包括2022年全年度结果(显然少了11与12月的数据),而是依据报告日之前的数字,预测2022年将来「整年度」的状况--从某个角度来说,协进会扮演了当代先知或先见「预言」的角色。

 

身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我相信这篇涵盖月份虽不足的报告结论、和明年作出真正包含整年度数据之结果,应该会相当吻合--这就是数学分析的魔力,它对于未来的预测,具有相当準确性。这样的信心,使协进会敢于此时提前发表所谓「2022年」的结论,争取时间、以利教会尔后发展。

 

若以此逻辑来爬梳,可以看到在旧约、科学不昌明的时代,撒母耳的「从前」只有先见,在撒母耳「现在」的年代,同时有了先见与先知共存,但到了新约时期.只剩下先知,未见先见。

 

而现代呢?在我们科学昌明的世代,反倒来个大爆炸(Big bang),到处是先知与先见:这是一个有趣的「先知/先见演化史」了--假设:那一长串名单是真的。

 

神给人的启示,基本上有两种:「一般启示」(General revelation),以科学、歷史(事实)为代表,和「特殊启示」(Special revelation),就是《圣经》或出于神的异象;一般启示用来印证特殊启示的真确性。

 

特殊启示意涵着《圣经》无误论,而一般启示纵使有科学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principle),在某些範围内,还相当準确,无法等閒视之呢。

 

所以伟大的使徒保罗,那一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才敦敦训诲他所爱的腓立比教会:「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腓立比书》1:9) 知识和见识就是一般启示,当然包括科学、数学、逻辑、和歷史啰。

 

前期本专栏说,神创造数字、喜欢使用数字,数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启示」的作用,来述说祂所创造宇宙裡各事项的「物理意义」(Physical significance)、阐明其「哲学意义」(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至终指出其「神学意义」(Theological significance)--神的心意。

 

教会传统上有爱心,在其上保罗给了我们建议,需要更多而又多的知识与见识。

 

换言之,不只协进会的调查工作是正确的方向,教会还需要更尊重科学的发展、逻辑辩证、歷史、与真实世界的全貌,使之与传统事工结合,协助年轻人的斜槓生涯(Slashie),在信仰与科学间达成平衡。那么,年轻人就不会用脚投票,教会人数增长也会成了必然与应然。

 

台湾的教会,需要加油。

 

(文章授权/潘荣隆)

author

潘荣隆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荣誉讲座教授。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