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至右:刘彤牧师、杨锡儒牧师、陈吉松牧师。(图/硅谷生命河灵粮堂、记者林子骞、圣光神学院 提供)

你每天会「灵修」吗?每一个人读经祷告、亲近神的习惯都不同,我们访问了叁位背景迥异的牧者:圣光神学院陈吉松院长、福气教会杨锡儒主任牧师,与硅谷生命河灵粮堂刘彤主任牧师,发现牧长们的灵修方式,各有不同的诀窍,也有共通之处,供各位读者参考!(以姓氏笔画排列顺序)

陈吉松牧师:「灵修」叁大功能超重要!

圣光神学院院长—陈吉松牧师,首先分析「灵修的功能」,分为以下叁面向:

 

1. 生命得到餵养滋润

好比在旷野中的以色列百姓,每天早上和黄昏,分别要支取吗哪与鹌鹑;属灵生命要健壮,也需要每天支取主的话语,才能得着餵养和滋润。陈牧师提醒,若每天灵修,生命却仍感到飢饿,就很有可能需检视灵修方式。

 

2. 与叁位一体的上帝相交

「……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翰一书1:3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裡面。」—约翰福音14:16-17

 

陈吉松牧师从希腊塬文解释,耶稣基督是第一位保惠师,圣灵是第二位保惠师,所以与耶稣基督相交,便是与圣灵相交;耶稣在地上所做的工作,圣灵也要完全延续来做(除了以肉身钉十字架),而圣灵就在我们裡面、与我们同在。

 

总之,我们是与叁位一体的上帝,有「团契」的生活,所以灵修便是与上帝建立密契的关係,是如「闺密」般无所不谈的密友。透过与祂分享、交流、抒发情绪和压力,将一切抱怨、苦毒倾倒给祂,也将称颂、讚美等正向情绪归给祂,这过程正是一种内在医治。

 

「就像滤水器一样,我们把负面情绪交给祂,祂会将平安喜乐赐给我们。」陈吉松牧师比喻,如诗篇作者忠实记录自己的心情,让一切心情如「倒垃圾」一般向上帝倾诉,而非向身边能力有限的人「倾倒」;而当上帝那「无限的滤水器」过滤后,赐给我们的水就是可饮用、可带来医治释放的,十分宝贵!

当我们把负面情绪交给神,祂会将平安喜乐赐给我们。(图/shutterstock)

3. 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诗篇91:1

 

「住在全能者的荫下」是蒙上帝的眷顾、保护和指引,诗篇91:2~16诠释了「住在全能者的荫下」会带来什么样的祝福。但是谁能住在至高者的隐密处?自然是祂的密友。而上述2.关係的建立与持守,就能带来这第3个面向。

 

「上帝的儿女不是隐居山林、不食人间烟火,绝对不是这样。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挑战,甚至是尔虞我诈的人世间,所以会有超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危险、灾难、急难临到,也常常需要在徬徨的十字路口做出决定……当有第2个面向的『(与神的)密契』,那这部分就水到渠成!」

 

陈吉松牧师深信,只要我们寻求神,就必寻见;但很可惜,很多基督徒只想要「眷顾、保护、指引」,可是不要与上帝相交,因太过功利,而无法领悟与上帝相交所带来的信赖、安息、平静安稳及「活出圣灵的果子」。

 

陈牧师比喻,闺密之间会告诉对方许多事情,所以若我们不是上帝的密友,那上帝没有告诉我们许多事就不意外。如同上帝曾说,亚伯拉罕是祂的朋友,所以「我(上帝)所要做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创世记18:17)双方很自然就会谈起自己要做的事,灵修也是在培养这份关係。

我们与上帝的关係,能透过常常交通,成为如闺密好友一般无话不谈!(图/shutterstock)

「灵修」并非在象牙塔,而是与生活现场息息相关

「我是抱持食取吗哪、鹌鹑的态度来灵修的。」陈吉松牧师大多按圣经先后顺序,一卷一卷读,挖取其中的珍宝、亮光和教训,然后进一步连接到生活实况,亦即,将上帝的话运用到生活实务中

 

在读经当中,必须默想,也就是把经文字句拆解开来,然后「问问题、寻求解答」。例如,为什么上帝要说这句话?目的是什么?解答可从上下文找,或圣经其他章节寻求。

 

「有时候今天寻求不到,可能有一天你在读另外一节圣经时,诶?上帝就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那个地方向你显明,真的很有趣耶!就像在寻宝一样,当你一个月、两个月后得到这个答案的时候,你就很喜乐、觉得太棒了!就感到被餵养、被滋润。」

 

此外,当我们细嚼慢嚥地咀嚼神的话语时,圣灵会释放「消化酶」,搅动与充分混合后,将「食物」分解成有益于身体的营养素,也就是将客观的真理转化成「我们主观生命的经歷」

 

在经过这些内在的消化过程后,陈吉松牧师接着便会敬拜称颂、认罪悔改,「有时候在光照中,圣灵会责备我们,做了哪些不讨神喜悦的事。」然后,再感恩、祈求。

陈吉松牧师今(2021)年中,第叁度接任圣光神学院长。(图/记者林子骞)

有时他也会跳脱塬本的读经进度,另外去查考一段经文,为自己和别人的需要代祷。偶尔在极困难的时刻,则会寻求圣灵的安慰、领受祂的充满,求圣灵赐下勇气、智慧,来处理各样的难题。

 

例如,今年他出乎意料地,第叁度接任圣光神学院院长职务,因开学时间紧迫,许多重大决定他都是透过「渴慕、切切地寻求祷告」,求主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决定,后续就能充满平安喜乐

 

在我第叁度接任后,就不急着太快做决定,我就花更多的时间祷告。有时候半夜两叁点,圣灵就把我叫起来(笑),我就献上祷告,很奇妙,有时候上帝就会在我(凌晨的)祷告当中指引我怎么做。这是很奇妙的经歷。」陈吉松牧师说,那时头脑十分清晰,不像睡不饱的感觉。

 

陈牧师强调,许多他求问神的问题,神不会第一时间回覆,需要耐心等候一段时间,但凭着信心深信上帝必显明奥秘的事!

 

此外,灵修过程会做笔记,可能写在笔记本或圣经上;如有特别的领受或事件转折,则将整个过程记在手机记事本中,避免久而久之记忆模煳,未来也才能数说上帝的恩惠。最后陈院长勉励,「灵修」并非关在象牙塔中,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现场紧密连接。

 

杨锡儒牧师:享受在与神交通当中,忘却时间长短

福气教会主任牧师—杨锡儒牧师很重视以「圣经内容」为主的读经方式,他声明,可以读参考书、跟其他人讨论,他本身也会,但不能本末倒置,就像「跟妈妈关係不好,却跟邻居好」一样;太依赖参考书的读经方式,虽然快捷,但错失了更直接的领受。

 

对于不明白的经文,「有时候我会盯着这一段的字3小时,」但却能够忘记时间地享受其中。杨牧师比喻,当一个人开车、打球时会感到「享受」,前提一定是「熟练」;读圣经亦同,会有一段从生涩到熟练的过程,必须度过

 

因此,有时候读不懂经文时,建议不用太快查参考书、走捷径,而是试着先寻求圣灵的启示、做这样的操练。杨牧师自身时常因此获益良多,也曾有多次,圣灵在睡梦中为他解答,凌晨醒来赶紧写下。

杨锡儒牧师的灵修笔记,多记在随身iPad上,能够信手拈来分享。(图/记者林子骞)

那么,杨牧师每天大约花多久时间灵修呢?他表示不一定,有时候一整个晚上,「有时候半小时,若太太叫我去吃饭就会去吃饭!」没有一定的律法规条,但毫无疑问,与神交通的时间必定是优先顺位,且能在当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杨锡儒牧师提醒,我们不会问一个妈妈,每天跟小孩相处多久时间,因为妈妈出于爱,与孩子相处一整年都没问题;因此,当我们做自己喜爱、享受的事,就不会特别注意「花了多少时间」,包含灵修。

 

杨牧师读圣经通常按照顺序,但有时候神也会感动他去读某段经文。他会将灵修的感想,打在随身的iPad内,且刻意不写于圣经上,避免限制下一次读同一段经文时的领受,期待每一次都能够有新的看见。

 

刘彤牧师:扩展阅读领域的重要性

硅谷生命河灵粮堂主任牧师—刘彤牧师的灵修「时间」,以夜晚为主,他笑称为「晚更」,因较为安静、头脑也清晰,白天则太多事务需处理。

 

每晚灵修时,不论当天再忙再累,刘牧师除了读经祷告,也一定会拿出隔天的行事历,为「明天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祷告,把即将发生的事交在神手中。他提到,许多人会问:「刘牧师这么忙,时常飞来飞去,为什么仍能这么从容?」是因为他已于前一晚,将一切都在神面前「想过一遍」,所以即使有意外发生,心中仍能保持安稳,毕竟都早已祷告、交託给神了。

刘彤牧师时常到世界各地宣教,搭飞机途中,就是他绝佳的阅读时间!(图/硅谷生命河灵粮堂 提供)

每天读经的时间长短不一定,大约1小时,同时会祷告和默想;与上述二位牧师相同,读经有规律的顺序但有时会查特殊经文。由于年资较深,因此现在较少看灵修参考书,会直接从经文获得领受为主。

 

他建议,入门者可从《新约圣经》开始读;若想晋升,参考书有其必要性,特别是旧约圣经中,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否则常会看不懂。当已有一定基础,就可以不用参考书。

 

提到「读书」,刘彤牧师另外分享了他偏好的读物,大多不是属灵书籍,而是经营管理、世界趋势、励志和最新科技等类型。他认为,教会不能与世界脱节,人的生命也有各种面向,因此牧者多涉猎相关知识、大量阅读,有助于帮助信徒的生命,讲道也更触动人心、更实用。

 

刘牧师举例,硅谷生命河灵粮堂增长至大型教会,运作上也需应用许多管理学知识,建立合宜的组织架构,才能避免受洗的人虽多,但留不住人的困境。

 

最后刘牧师分享,灵修方式每一个人不同,不一定要完全复製其他人的,尽量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够持久的方式。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