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南市基督教协进会「第十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开会礼拜」于「民族路基督长老教会」举行,牧者齐聚礼拜与开会,并由理事长蔡安禄牧师分享信息。(图/记者辛毓珊)

12月27日上午,台南市基督教协进会于「民族路基督长老教会」举办「第十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开会礼拜」,由理事长蔡安禄牧师分享信息「应得与不配」。蔡牧师说:「让我们分享产业,带来大台南众教会共好、均质化,一起丰富强盛!」

「台南市基督教协进会」理事长蔡安禄牧师,以〈路加福音〉浪子回头的故事,带领会众思考「应得与不配」的心态,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表现,并说明:「当人的心态,能从『应得』转成『不配』,是很大的突破时刻!」

 

「应得心态」往往导致不知感恩,而人的心田,若没有「感激」滋养就会荒芜,有如土地失去水分,变成沙漠,蔡牧师直言:「缺乏感恩则注定冷漠自私,不会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他也不会因此发出温暖。」而一个人能不能感恩?和环境好坏不尽相关,端视其心能否发出正向的果效。

大台南众教会牧者齐聚「民族路基督长老教会」参与台南市基督教协进会「第十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开会礼拜」,众牧者一同敬拜讚美。礼拜由李仁育牧师(左)司会。(图/记者辛毓珊)左上:周信典牧师祈祷,并由右上:「民族路基督长老教会」机嘉胜主任牧师、张正德牧师(左下)及段赛英牧师(右下),分别以台语、华语及排湾族语读经〈路加福音〉15:11-12、17-19及28-29节。(图/记者辛毓珊)由「台南市基督教协进会」理事长暨「大光基督长老教会」蔡安禄牧师短讲,分享信息「应得与不配」。(图/记者辛毓珊)

人在极困苦中,仍能因「感恩」而刚强

首先,蔡安禄牧师分享一个台湾社会的真实故事:「一个父亲经商失败,不得不变卖家产还债,瞬间穷困潦倒,妻女因此离家而去,只剩儿子与其相依为命;父亲没有其他专长,只能开计程车维生,收入仅能温饱。」至此,看似悲情,但孝顺的儿子不离不弃地维护家庭,于是有了不一样的光彩。

 

儿子考上了高中,开始打工贴补家用,并把握时间认真读书,从未失志,最后考上了好大学;父亲拿不出学费,他就申请助学贷款、为自己打拼。其父感念地说:「若不是儿子如此愿意和我一起努力,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这故事让我们看见:即使身在极大困境中,这儿子却能不计较、不以『自己应得』来为难父亲,反而成为父亲的支持。」其感慨地说:「如今,社会易发埋怨,许多人将他人的帮助与资源,视为理所当然。我也曾听过有弟兄姊妹,因教会圣诞节没有办聚餐而心生埋怨。」

 

「当人与人的互动中,有越来越多的『理所当然』时,是不幸的。」蔡牧师说:「社会、教会及家庭都一样,当时,我便劝他说:其实您的经济很不错,教会无力请客,您来请也是很好的,也更有意义了!」

「人若越多把恩典视为理所当然,就越成为一个人的软弱。」蔡安禄牧师说。(图/记者辛毓珊翻摄PPT)

一个人越视恩典为理所当然,生命就越软弱

路加福音15:13节,小儿子对父亲说:「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后来,他因任意放荡,沦落至田裡放猪,饿到不得不拿猪吃的豆荚充飢;蔡牧师说:「一个人的生命,若『应得的』态度越多,他的生命就越软弱。」而「应得」的态度,有那些特徵呢?

 

1. 「应得」:视所得为「理所当然」

路加福音17:12-19节说道,有十个长大痲疯的人,远远站着唿求耶稣怜悯,每一个人在顺服耶稣「把身体给祭司察看」的命令下,都医治了。

 

「但却只有一个人,圣经说: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15-16)」蔡牧师说:「其身分让他感到不配,于是满有感恩、回到耶稣面前敬拜,但其他人,他们自认应得,就将耶稣的恩情,视作理所当然了。」

 

2. 「应得」心态:充满「埋怨与比较」

「应得」心态的人,也容易埋怨。有如「在家却有如浪子」的大儿子,生气地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隻山羊羔…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路加福音17:29-30)

 

「你并没有给我…你倒为他…」蔡牧师说:「这是一种比较心态,看自己得到的怎么差这么多?他认为自己应该要『比』弟弟得到更大的恩典,于是大大生气、埋怨,甚至有斥责父亲的意味。而这根源,就是不知感恩。」

 

蔡牧师继续说明,当大儿子听见父亲为弟弟作乐跳舞的声音,「他知道了一件喜事:弟弟无灾无病回来了,本可以一同欢喜庆祝,却因为比较的心态,不满父亲为其宰了肥牛犊,而开始生气不快──这就是在比较!」他不肯进去一同欢喜,就是比较的结果。

 

「个人经验中,我感到容易受『比较』挟制的人,通常较没有安全感,自我形象较为低落,常常会在比较中,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蔡牧师说。

 

「穷苦」是祝福,带来「醒悟」,成为蒙恩的转折点

路加福音15:21节,小儿子悔改对父亲说:「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蔡牧师说:「不配,即自认不相称、不合适或不值得。其实小儿子起先比哥哥更夸张,是直接要求分家产的人,但他心态从『应得』转成『自认不配』,关键就在经歷了『贫穷』。」

 

小儿子耗尽了一切,又遇着大饥荒,沦落与猪同食豆荚,在穷苦中于是醒悟了过来。「当他充满了缺乏感、无能为力时,就醒悟过来了;上帝也常使用困难的环境,让我们醒悟自己的不配,进而获得祝福。」蔡牧师说。

 

我们常羡慕他人富足吗?蔡牧师说:「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大教会,都是从小且没有资源的景况中成长的。」上帝透过「贫困、有限」成为祝福的记号,「我们体悟到了不配,于是来到祂的面前等候、寻求,因而得着丰富。」

 

以赛亚书61:1节说:「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蔡牧师说明:「贫穷的人,指的是『心灵感到有需要』的人,这样的人,才有领受的能力,得以接受上帝的恩典。」

蔡牧师引述泰戈尔对叁个问题「甚么最容易?甚么最困难?甚么又最伟大?」的回答:「世上最容易的,是指责他人,最困难的,是认识自已(醒悟),而最伟大的,是爱。」(图/记者辛毓珊)

醒悟,是重新检视了光景,并认识了自己

蔡牧师说明,醒悟」在希腊塬文裡指「向着他自己、对着他自己」,即「重新检视身处的光景,并认识了自己,小儿子醒悟后发现父亲的丰盛,「他的父亲从前就丰盛,但小儿子直到醒悟后,才得见此事实,也发现自己的愚昧、需要向父亲道歉。」蔡牧师说。

 

活在醒悟中,行在恩典裡

蔡安路牧师说:「让我们活在醒悟中,不断认识自己,生命有所更新,看看保罗在腓立比书3:5-6节怎么说的?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蔡牧师说:「保罗的『自我认识』因醒悟转变了,成为我塬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我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哥林多前书15:9、提摩太前书1:15)先前以为有益的,因基督的缘故,都当作有损的,保罗也因此深深得着耶稣基督。

 

最后,蔡牧师带领会众同心祈祷:「天父上帝,我们感谢祢,因祢的恩典我们生命有力量,我们要不断地亲近祢,一再认识祢的丰盛与圣洁,看见自己的软弱与羞愧;求祢帮助我们、使我们得醒悟,能在祢面前不断认识自己,也不断看见祢的恩典够用,使我们成为荣耀、忠心、圣洁的器皿!」

祷告由廖伟俐昇牧师(左上)、夏文学牧师(右上)及陈学明牧师(左下),分别带领为「台湾防疫生活」、「教会合一,共同打美好的仗」及「协进会成为祝福众教会的管道」同心同声祷告。(图/记者辛毓珊)大台南牧者们齐聚一堂,同敬拜祷告也同开会、了解会务;礼拜尾声由蔡安禄牧师祝祷。(图/记者辛毓珊)会员大会过程,由陈振杰总干事(左上)做会计报告,及常务监事陈毅哲牧师(右上)做监查报告。最后,与会牧者们一起大合照。(图/记者辛毓珊)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