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少年的你,是上帝的宝贝。少年的你,值得被好好珍惜。(图/Shutterstock)

正当各国疫情逐渐趋向平稳,一些国家的媒体裡却频频报出各地在疫情期间和復课之际多名孩子自杀的消息。当大人们感慨在如此这般百年不遇的疫情中有幸得生的时候,有些孩子却在面对挣扎和痛苦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究竟是什么塬因,让他们的绝望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也超过了对生命最后的留恋和顾惜?想到这裡,不由得令人感到沉重、痛心和惋惜。

 

据相关信息显示,英国着名杂誌《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陆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北京医院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揭露,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有过自杀的念头,佔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佔6.5%。超过半数的自杀行为,从意念到实行不到15分鐘。这样的数据,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自杀的少年,他们在想什么?

「我一直在等家人的疼爱,可是最终还是没有等到。」

「我们家的不幸根源就是因为我的到来,那我活着到底有何意义?希望我的死可以换回家人的幸福。」

「他们希望我考上国立有名院校,但我觉得我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準。」

「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受到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一个9岁的孩子甚至只是因为不小心撞碎了学校玻璃,担心受到责骂而选择从学校高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当他留下遗言时,许多字还不会写。

 

看到这些,人们总不免发出疑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么脆弱?难道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不知道失去他们后家人的感受吗?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然而,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经歷了怎样的心路歷程。

 

一个自杀的10岁男孩,跳楼的起因至今令人费解。事前,他主动帮班级把课桌排成了毕业班会要用的「回」字形。老师因为还要上课,希望他能帮忙还塬。可是他拒绝了。

 

事情发生后,人们回过头去看视频监控,老师没有过激的言论,他也没有争辩什么,只是默默一个人流泪坐了一会儿,然后决定给自己一个结局--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学校的露台一跃而下。

 

有人说,每个轻鬆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而大多数人,对于这些灵魂知之甚少。而每一个孩子稚嫩的灵魂,更是需要成年人去耐心地倾听、精心的嗬护。

 

关于自杀的初衷,或许每个人各不相同。但我想,他们一定都经过了许多漫长的黑暗,无处化解的委屈和疼痛,难以跨越的无助和折磨,以致于当某些灰暗时刻的激动,施加的伤害和恐惧达到一个顶峰,瞬间就击溃了他们对于生的渴求;以致于他们在苦苦挣扎后,终究没有找到释放和力量去冲破那些黑暗,等到天亮。

 

错误的认知/我不好

很多孩子的孤独和痛苦,首先来自于他们对于自己错误的认知。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最初来自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教导和评价,父母、老师、同伴,还有我们接触到的各种的舆论和声音。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所听到的多数是负面的批评、攻击、贬低和施加的压力,诸如「你真笨,你不乖,你很烦,你真胆小,你不如别人,你是我的负担,我们因为你受苦,你要争气,你不能哭,你不要给我们丢脸…」不自觉地,这些声音就逐渐形成了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和定义。同时也可能变成他们对自己的审判,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不好,并慢慢把自己包裹起来。

 

现代的教育,很多孩子并不是不知道生命和死亡的概念,但却并非準确。即使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对生命和死亡的本相有自己确切无疑的答案。

 

认知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偏差。所以,即使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进行了「生命和死亡教育」,但当那力量不足以对抗他内心所经歷的深渊和绝望时,悲剧依然可能发生。

 

而事实是,每个人都是上帝奇妙的创造,是造物主独特的恩赐。即使他不是世界认为的「成功」和「优秀」。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宝贵的礼物,儘管他不是「学霸」或者「班花」。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诗篇139:13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或者说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并且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独特和珍贵。人的罪使我们与上帝隔离。当人不认识上帝的时候,就像孤儿一样,在这个世界流浪,与世浮沉。当我们与上帝隔绝的时候,就陷在罪和黑暗当中,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生命和死亡。

每个人都是上帝奇妙的创造,是造物主独特的恩赐。(图/shutterstock)

 

破碎的关係/我不被爱

在浏览这些悲剧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经常出现的高频细节:跟父母吵架、争执;被老师批评,说了几句;和同学发生纠纷,情感失意等。可见,关係上的受挫和伤害,常常是导致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不能承受之重的关键因素。

 

爱和关係,是每个人在这世界上最大的需要和支撑。但是,它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的罪,不但使人与上帝隔绝,也带来人与人之间关係的破碎。因为罪,每个人都是堕落和不完美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爱和关係上的缺失和错位,是人最难面对的困境。

 

就像这个18岁少年留下的那句话:「我一直在等家人的疼爱,可是最终还是没有等到。」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箴言18:14

 

美国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曾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的需求。可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心理结构。

 

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有多少人格不健全的父母,就可能会有多少心理结构不良好的孩子?查找后发现,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自负、自我、多疑、焦虑或对人格敌视、暴躁衝动、破坏等等,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因素。

 

而健全的人格则包含:爱心、忍耐、宽容、乐观、和平、节制、谦逊、守信、责任感、自省。对于一般人而言,健全的人格似乎是一个挺高的标準。这些好和不好的人格特徵,非常类似于圣经裡提到的「人的罪」和「圣灵的果子」。

 

圣经裡提到人的罪恶,比如邪恶、贪婪、恶毒、嫉妒、兇杀、争竞、诡诈、侮慢人、狂傲、自夸的、无亲情等。而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可见,上帝从一开始就知道,一个人如果不认识神,不认识真理,灵魂没有得到拯救和重生,便会陷在罪中很难拥有健全的人格。

 

这并不是说基督徒一定就有健全的人格。但是一个真实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得着重生的生命和圣灵的内住后,确实非常有助于他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结出圣灵的果子。

 

之前我们提到,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恰当的表达,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和误导。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肯定的。然而,主观的爱的表达未必等于爱的接受。从父母的角度,无论他们做什么,挑剔、痛斥、责打、专横…无不是以爱为出发点--「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可能是华人父母最常见的辩词。

 

然而,孩子感受到的却可能不是这样。他们体会到的或许是掌控、逼迫、不理解、不尊重和伤害。圣经裡说:舌头是身体中最小的,却是最邪恶。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雅各书3:8)

 

言语上激烈的衝突和伤害,常常是悲剧发生的最终导火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的支持系统一般是父母、亲人、老师和同伴。如若有一方能及时给与良好的支持和抚慰,孩子都可能不会被击垮。但如果他的支持系统欠缺,心裡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又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极端的行为。

 

比如,那个摆桌子的10岁孩子,当他独自一个人流泪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人走过去,给他一些关注和安慰,也许就能帮助他从失落的情绪当中走出来。比如,那个从桥上奋力跳下的17岁少年,如果当时在车裡母亲给他的是更多的倾听和理解,而不是再一次的说教和责怪,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孩子需要引导和指正,同时也需要父母的接纳,尤其是在犯错和失意的时候。如果父母不能接纳孩子的不完美,那么孩子也很难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最终可能导致他过于完美主义、自暴自弃、性格的扭曲、抑郁或者其他更大的悲剧。

 

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言10:12

关係上的受挫和伤害,常常是导致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不能承受之重的关键因素。(图/shutterstock)

 

世界的谎言/我不能输

现今的世代,充斥着各样的诱惑、邪恶、贪婪、争竞、功利、虚荣和谎言。正如圣经所言: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

 

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孩子每天都会从家庭、学校、网络和周围的世界裡接收到纷繁复杂的资讯。网络、游戏、娱乐、各种APP,形式各异的诱惑,都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吸引和影响。对于他们尚未成熟的心智,很多时候并不能正确分辨其中的善恶、真假、对错、利弊。

 

世界许多的谎言和错谬的价值观,甚至是污秽,也在悄无声息地侵害他们的心,使他们变得空虚、焦躁和叛逆。有些孩子就是因为游戏、手机、上网等塬因和父母发生衝突,导致悲剧的发生。

 

生活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不小的压力。父母需要面对生存和责任的压力,孩子则需要面对学业和关係的压力。

 

正如一位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朋友分析所言:社会的压力化解成每一个家庭单元,家庭的压力(情绪)集中到孩子身上,或者通过家长传递给老师,老师又会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最后压力(情绪)全部集中在学生身上。就像毒素一直积累到某一个层面,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摆脱不了学生和孩子这样的角色,最后就可能选择一种逃避的办法。

 

成功论,读书论,以学业成绩为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準,更是让很多孩子经常活在被批评、被比较的环境裡;「我不够优秀」、「我不能失败」--成了他们内心最大的恐惧。父母不能输,孩子也不能输。

 

而圣经告诉我们: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哥林多前书1:26-29)

 

在上帝的眼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自夸,也没有一个人不被珍惜。上帝更是怜悯和珍视那些被世界看为软弱、愚拙、孤苦、卑贱和无依的。

 

在上帝的计划裡,每一个悔改得救的人,无论他在这个世界经歷多少的软弱、悲伤和失败,最终他都会和耶稣基督一起经歷得胜永生而那些终究不愿悔改、硬着心肠、跟随这个世界的人,无论他今生多么的成功、富有和辉煌,终将都要面对地狱和审判。

生活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不小的压力。(图/shutterstock)

 

救赎与盼望/你很宝贵
关于青少年自杀问题,其中涉及太多方面的因素:社会、家庭、心理、教育、医学等等。然而很多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罪」的问题。罪不仅毁坏大人,同时也侵害孩子。

 

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上帝看重我们的宝贵,也了解我们的败坏。祂知道在这个世界我们会经歷什么,祂明白罪对我们的捆锁和破坏,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场「争战」。因此,耶稣为我们而来。作为被罪腐蚀之病人的救主、医生和医治者。上帝渴望医治我们,与我们和好。当我们与神和好,我们才能开始与自己和好,也与身边的人重建对的关係。

 

「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拉基书4:6)靠着耶稣基督十字架上的宝血,脱离罪,转向神,这是我们唯一的救赎之路。不管我们曾经的关係有多么不堪和破碎,不管我们的身心有多么的受伤,不管我们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和艰难,上帝都承诺--「要与我们同在」。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平安、力量、喜乐和盼望。

 

想对那些在伤痛和绝望中的孩子们说:你们的家人、老师、朋友或许不够好。因为他们都不完美,他们也是罪人。但你们有另一个很爱你们的父亲,就是我们的天父--上帝。祂随时在那裡,等你来到祂的怀抱裡,给你祂最大的接纳和爱。祂是完美,祂的爱永无止息。

 

特蕾莎修女在印度创建的加尔各答孩童之家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标语:花时间思考,花时间祷告,花时间笑。那是力量的源头,那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那是灵魂的音乐。花时间嬉戏,花时间去爱和被爱,花时间给予。那是青春常驻的秘诀,那是上帝赋予的恩典。一日光阴苦短何容自私为己。花时间阅读,花时间和善对人,花时间工作。那是智慧的源泉,那是通往快乐之路,那是成功的代价。花时间去行善,那是天国之钥匙。

 

把这段话,送给少年的你。少年的你,是上帝的宝贝。少年的你,值得被好好珍惜。

 

(「城光之声」机构授权刊载)

 

立刻加入盼世代Telegram频道!

追踪盼世代Instagram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