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正道神学院协谈学副教授-林慈敏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哲学博士,藉由丰富的学经歷,特别是美国走过疫情一年多来的封城生活,她提出情绪管理的祕诀。(图/ 胜过疫情中的焦虑和抑郁讲座截图)

疫情带来的情绪变化,让你变得爱抱怨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吗?行道会台北荣耀堂于日前(27)邀请「正道神学院」协谈学副教授-林慈敏博士,透过线上越洋讲座,从自身心理学专业及北美一年多来的防疫经歷,分享情绪管理的秘诀,提醒有信仰的人,更容易「疫」起学习,陪伴家人亲友正面抗「疫」坏情绪。

与家人高密度的相处带来纷扰,生活重新排序,心情是否也跟着上上下下?线上讲座一开场,行道会台北荣耀堂吴承昌牧师说道,全台叁级警戒开始的那天,正巧是女儿的生日,第一次「无法出门」庆生,令一家人都难忘。

 

此外,从学生没有实体毕业典礼,上班族被迫分流,到一再延长的叁级警戒,面对疫情中24小时「居家」的压力,到底该如何处理情绪危机?这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林慈敏博士透过远端,分享他们在北美疫情爆发时,如何面对过程中的心态调适。她以过来人身分和大家说明学习健康度过疫情的步骤,即使是有信仰的人,都需要「疫」起来学习!
由行道会台北荣耀堂主办,吴承昌牧师(左)开场欢迎林慈敏博士(右),也分享自身防疫期间的心情,说出许多人的心声。(图/ 胜过疫情中的焦虑和抑郁讲座截图)

林慈敏博士(Amy老师),居于洛杉矶,歷经一年多居家生活,她说道:「人其实有无限潜能的,不要小看人的适应力。当时面对百年难得一见的传染病,没有人知道封城会这么久,但人们也走过来了。

 

对于疫情而生的倦怠感,厌倦居家的孤立感,甚至天天烧饭的疲累感…,觉得神遗忘了我们的疑惑感吗?这些担忧及负面感,大人、孩子能如何应对呢?

 

取用《诗篇》的智慧  心情可以放轻鬆!

拥有心理医师执照的林慈敏认为,台湾其实不用太紧张,大家的防疫观念都不错,还可以借镜欧美地区的生活经验,凡事放轻鬆一点,更可以取用神的话,相信能健康度过疫情。

 

她特别喜欢圣经中《诗篇》的话,情绪不佳时,可以学习诗人赤裸裸地向神哭泣,表达不安,或是身体疼痛不舒服,甚至疑惑神是否遗忘我们?

 

如诗篇42:3-4,「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裡呢?我从前与众人同往,用欢唿称讚的声音领他们到神的殿裡,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我的心极其悲伤

诗篇42:10,「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打碎我的骨头,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裡呢?」

但是诗人没有停在抱怨,悲伤哭诉完抑郁的情绪及黑暗景况后,就继而起来行动,向神「歌颂」、「唿求」与突破的「行动」。

诗篇42:8 ,「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神。」

诗篇43:4,「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裡。神啊,我的神,我要弹琴称讚你!」

 

情绪管理四部曲

将坏心情变好,其实有方法可循,找回平静的心,操之在你。

 

1、表达自己的情绪
医学上研究,人们面对重病、大危难时,有五个哀悼的过程——从否认不接受、心情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悲观,最后才接受。

 

由于全球疫情,社会出现「群体哀伤感」,很容易因媒体报导、确诊或疫苗消息、言论等牵动情绪,鼓励大家不要停留在绝望裡,不只是理性接受,更要心理层面深入的接受。

 

正如圣经中的大卫,他接受孩子已死的事实,继而起来吃饭行动。全然的接受,帮助我们能再起来打仗。

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岂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裡去,他却不能回我这裡来。(撒母耳记下12:23)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篇39:9)

 

2、对自己的灵魂说话,挑战自己想法

面对疫情的危机,很容易听到:「完蛋了、没救了、得病就惨了、会有后遗症…」的表达,但我们是否仍停留在绝望极端的话?可否数算所拥有的? 如何调整思想?

 

林慈敏提到,洛杉矶去年(2020)开始,也从没想过需经歷一整年的居家生活,她建议可以练习「中立思考」,帮助自己减少极端,调整自我的思想。

 

例如:父母面对孩子「居家网课」,就必须挑战新观点,不拘泥课本学业才叫学习,需重新看见,「适应危机」也是一种学习。

 

教育专家学者提醒「打分数」更要放轻鬆,疫情下每个孩子都不同,有些家中可能正遭遇病痛为难,有些可能家中收入减少,或网路不佳,鼓励老师及家长都要放轻鬆,发挥「中立思考」的能力。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讚,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4:8)

 

让神对我们的心说话。如何凡事给予正面对待,主耶稣也常被错待时,祂依然信靠神。疫情下,大家都要重新学习,保持身体好的抵抗力,更要加强心理的免疫力。

线上多人踊跃参与,疫起学习情绪管理。(图/ 胜过疫情中的焦虑和抑郁讲座截图)

 

3、不停留在抱怨,继而行动

情绪表达者,都是渴望别人的认同,圣经上也给我们一些经歷苦难的过程及抒发,如约伯记和神的对话,传道书裡讲到虚空,但要如何走出情绪,化为积极行动?

 

圣经教导我们正确看待苦难,不是遇到灾难就是犯了罪,而是面对苦难一起学习。有人实际捐赠物资,关心第一线的防疫人员,有人帮助社区年长者採买送货,有人帮助教会中老年信徒使用线上工具。这些都是很好的转化行动。

 

倾听者,要学习先同理,再进入观念调整。她以美国生活为例,居家期间,有位妈妈说,2个大孩子回家,她每天「赚到」跟儿子相处,更多彼此关怀,更多对话,减少在不对的情绪裡。

 

腓立比书4:6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4、找寻意义

经过以上3部曲后,可调整自己情绪。她提醒,基督徒更需进一步深层地找寻心灵层面的意义。

 

许多医生学者也说,疫情下「为爱隔离」。疫情期间,家人都绑在一起,特别是华人家庭的情绪牵绊很重。我们更需要慢下脚步,寻求神的带领,界定情绪空间,因为疫情将死亡好像拉得很近。问问自己,要过怎样的日子?


同时,「网路」已成常态,而线上缺乏「暖度」,人与人的温度,必须「刻意」安排 HAPPY HOUR。她特别举例,美国祖父母只会使用手机通话,其他功能都不太会用,有次跟孙儿讲说想吃冰淇淋,却不敢出门买;不久,孙儿则为他们线上订购冰淇淋,立即宅配运送,让他们直接「感受温度」,享受暖暖心意。

 

为爱隔离  因信仰放下

她鼓励大家要珍惜此时刻,看见神的心意,对神有信心。只要正常过日子,不要报復性熬夜,不要陷入愤怒裡,全然依靠神。无论是实质的空间或心理的界线,都可寻到安慰的方法。

 

最后,她以「圣法兰西斯的祷告」结尾,祝福大家能在疫情下,胜过忧虑及抑郁。

 

主啊!使我做祢和平之子;

在仇恨之处,播下爱

在伤害之处,播下宽恕;

在怀疑之处,播下信心;

在绝望之处,播下盼望;

在幽暗之处,播下光明;

主啊!使我少为自己求;

少求爱,但求全心付出爱;

少求得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瞭解,但求多瞭解人

因为在捨去时,我们有所得;

在赦免时,我们便蒙赦免;

在死亡时,我们便得重生,进入永恆。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