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祭司总聚二第二天(8/27),樊汝川牧师分享「离开教会的黑歷史,接回圣经希伯来根源」。(图 / 祭司总聚二 Zoom)

2021祭司总聚二第二天,台北新恩堂樊汝川牧师分享主题「离开教会的黑歷史,接回圣经希伯来根源」,与前一场潘牧迪传道所分享「被传统绑架的犹太教,反思基督教─与耶稣一同犯下死罪」这两个题目看似相反,但有不互相牴触。樊汝川牧师表示,这是个弔诡,却也是希伯来式思维的奥秘!

首先,樊汝川牧师先揭一个「事实」:基督徒因着信心,才能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才能同享亚伯拉罕家族的产业。

 

他解释说,挪亚曾有段预言:「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裡;又愿迦南(含的子嗣)作他的奴僕。(创世记 9:27)」通常我们会用国族主义来解释,雅弗就是白种人,进入到亚洲的领域(闪的帐篷),又将含的后裔当作奴隶。

 

然而,挪亚的这段预言有个正面的意义:雅弗的后裔将会分享闪所得的福分,雅弗的子孙将会起来敬拜闪的上帝。而雅弗的后裔是谁呢?雅弗有个儿子叫做「雅完」,「雅完」在希腊文及希伯来文的文意是「希腊」,广义地说,雅弗的子孙指的就是「整个被希腊化的外邦世界」。

 

更明白地说,所有当今被希腊化的外邦世界,包括在亚洲的我们,都是雅弗的子孙。而「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裡」,意指所有被希腊化的外邦人,都要进到上帝的国度裡来。

 

樊汝川牧师接着又引用下列两节经文说明,后来接受福音而成为基督徒的外邦人,包括我们,在属灵上我们都是犹太人,同享亚伯拉罕家族的产业。

 

这奥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裡,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以弗所书 3:6)

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加拉太书 3:29)

 

樊汝川牧师又说,过往外邦教会,急着要去犹太化,断了自己的根源,从主动放弃到彻底遗忘,这份信仰中珍贵的属灵遗产,是相当可惜的。

 

明白「这一个事实」后,我们就要思想如何走向一条悔改的道路,在此之前,就必须先来脱离教会的「黑歷史」。

樊汝川牧师:从主动放弃到彻底遗忘,过往外邦教会,急着要去犹太化,断了自己的根源,这份信仰中珍贵的属灵遗产,是相当可惜的。(图 / Unsplash

何谓教会的黑歷史?

谈到教会的黑歷史,樊汝川牧师归纳了两点,一是神学上的偏颇与谬误,二是教会对于旧约圣经的错误认知。

 

一、神学上的偏颇与谬误

在希伯来式的神学研究思维,并不会追求把信仰简化成单一「标準答案」,他们研经的方式是透过彼此对话讨论与互相辩论,注重整体,也包容相左,却不牴触传统的说法

 

因此,不同的拉比对同一段圣经经节的解释,可能会南辕北辙,但都会被流传下来;因为在他们的解释裡,都显出上帝某一个层面的荣耀与心意。

 

在台湾的我们,很习惯要找出一个「标準答案」。而在追求标準答案的过程中,许多主流的思维、论点,好像成为了另一个框架。

 

樊汝川牧师提醒: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只追求单一的标準答案。因为神学是人类发展出来的产物,上帝的话一定不会错,但人的解读与理解却可能不準确。也就是说,当人打开圣经时,人的生长背景与文化氛围等,都会影响人对上帝话语的解读。

 

樊汝川牧师举了一个神学上偏颇与谬误的例子:在保罗书写《罗马书》的时代背景,当时被赶出罗马的犹太人,12年后再度回到罗马教会时,罗马教会的外邦基督徒并不欢迎犹太基督徒回来,因为在犹太人被赶出罗马的年间,外邦基督徒自己下了一个结论,认为神已经弃绝犹太人,而拣选了外邦人「取而代之」。

 

樊汝川牧师指出一个重点:「任何一套神学系统,都必须要追求用圣经来塑造那个系统,而不是用那个系统来塑造圣经。」他说,我们要相信圣经是无误的,若在圣经上说不通的事情,问题不在圣经而是人们的解读,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到神面前来寻求。

我们要相信圣经是无误的,若在圣经上说不通的事情,问题不在圣经而是人们的解读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到神面前来寻求。(图 / Unsplash

二、教会对于旧约圣经的错误认知

提到旧约,在语意上往往让人误解,认为祂是旧的、过时的;另一方面,旧约裡的上帝,会降天谴、灾难,感觉与新约的教导有着不同的标準,因此让人容易产生认知的错误。

 

樊汝川牧师提及有关《马吉安(Marcion)主义》,主张「将希伯来圣经(旧约)剔除于基督教正典之外。」教父马吉安认为,旧约圣经中的上帝与新约圣经中的上帝,不是同一位上帝,旧约的上帝充满愤怒与暴力,而新约的上帝则是慈爱、温柔。

 

后来《马吉安主义》被列为异端而遭弃绝,但从中所延伸出来的「反犹主义」、「畏犹心态」等,对于后代的教会却是遗害不绝。

 

另外,为了解释旧约与新约的关係,过去的教父们曾运用「寓意解经法」,或是以基督为中心来探究旧约。

 

教父奥古斯丁有一句名言隐喻︰「新约隐藏在旧约里,旧约在新约中显露出来。」换句话说,「福音」在旧约里是比较隐藏的,必须从耶稣去认识上帝;同样地,你需要认识耶稣,才能够看出旧约里面的福音,认识旧约里面的好消息。

 

樊汝川牧师认为,这样说法不是不正确,但是在某一层面上,其背后意义,像是在说,以色列这个与上帝立约的民族,属灵的地位已经被教会取代,贬抑了旧约圣经与以色列民族的价值。

在旧约的语意上往往让人误解,认为祂是旧的、过时的;另一方面,旧约裡的上帝,会降天谴、灾难,感觉与新约的教导有着不同的标準,因此让人容易有着认知的错误。(图 / Unsplash

接回圣经的希伯来根源

何谓「希伯来根源」?樊汝川牧师解释,除了希伯来圣经外,还有犹太人对待圣经的态度与具体实践,其中也包括了新约圣经,新约的作者大部分是犹太人,虽是用希腊文写成,仍充满许多希伯来式的理解与诠释。

 

犹太人有个非常宝贵的属灵习惯,就是面对艰难处境时,会向圣经问问题,这是犹太人流传千年能够克服险阻与回復力的秘诀。所以,当拉比读经时,他们将其视为上帝特别写给他们的信。犹太人认为,圣经在过去时,就已经说了与如今处境相关的话,这就是犹太人对待圣经的态度与具体实践。

 

神已预备好决胜的方案:新人合一的教会

樊汝川牧师认为,在信仰上,犹太人是上帝的长子,而我们是先被收养进入上帝的家,成为上帝的儿女,才逐渐认知到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再回头透过研读圣经,从神如何对待祂的子民中发现祂的慈爱与公义。

 

因此,他说:「我们(外邦基督徒)不应该废除或贬低犹太信仰,而是要扩张并且重新诠释,就像耶稣所做的事一样。」

 

再者,基督徒应当好好研经,操练成为灵性上的犹太人,特别是在面对疫情严峻的当下,面对将来末世的逼迫与患难,我们应操练出有着强大的回復力与克服险阻的能力

 

第叁,新约圣经亦属于希伯来传统,不是希腊传统。「指导我们走向基督的老师,是摩西与众先知,不是柏拉图及柏拉图学院裡的思想家们。」樊汝川牧师说。

 

圣经预言,将来末世的时候,列国都要全力攻打以色列。樊汝川牧师说:「当以色列活出上帝的命定,它的存在,会对比出列国的不是与错误,所以列国会起来,想把以色列灭掉。」

 

「但是神已预备好决胜的方案。」樊牧师又说,就是外邦的基督徒,与以色列(犹太人)能够合而为一。这裡的合一,不是使以色列改信基督教,也不是基督徒戴上小帽,说我们是犹太人,而是因为两造都有极大的价值,只有成为新人合一的教会,才能抵挡末后敌基督的攻击。

 

 

精选要闻》

当属灵领袖罹「癌王」,曾伴无数临终者的他自问:我能说服自己吗?提摩太凯勒流泪自白

「忧伤,真的会生病!」黄瑽宁医师提圣经叁招,降低「染疫」率、提升疫苗保护力

集结全台五处行动》极北端号角响起,愿「人心」成为神安息居所 「立天幕」转化属地氛围

 

今日报FB社团/每日更新》立刻加入

紧急救援今日报建置4.0官网专案》点此奉献

LINE官方帐号/每周更新》加入好友

LINE社群/每日更新》此加入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