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某些坏习惯,第一件事不该是指责孩子,而是「先为自己认罪悔改」,唯有父母愿意谦卑承认自己的缺失,才不会只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某些坏习惯,第一件事不该是指责孩子,而是「先为自己认罪悔改」,唯有父母愿意谦卑承认自己的缺失,才不会只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愿意「生命影响生命」跟「生命陪伴生命」,这个态度是挽回孩子的关键。
因为孩子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他的基因将来可能会秃头跟患有心臟疾病,但是绝不包含「沈溺某些坏习惯」。父母的诚意就是帮助孩子改变的最大动力!如果父母用了对的方式教育孩子,基本上孩子不会有一些不当行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不管你怎样用心养小孩,小孩都会变坏…」,请问,谁还敢养小孩?
养小孩的前提就是「相信我们可以养出对的小孩」,圣经也说「用神的话教养孩童,使他到老不偏离」,也就是说,塬则上,依照真理养小孩,虽然养不出完美的小孩(因为人有罪),但是至少不会养出没有自制力的小孩。
手机跟电脑都是好东西,「无法控制自己」才是大问题。所以我们发现孩子有些不当举动跟习惯,真的要反省自己,为何这个孩子控制不了自己?塬因很可能是:
1. 我们的爱跟真理是一种教条,变成了「掌控」,一天到晚讲道理,孩子跟我们在一起很有压力不快乐,所以他进入虚拟世界找快乐。
2. 我们疏于陪伴孩子,只是照顾他们身体,没有真正理解孩子,他们苦闷,所以投入虚拟世界或是某种习惯。
想想看,父母忙碌的时候,孩子说「给我玩手机」,代表什么?岂不代表我们疏于照顾?代表这个孩子有很多「无聊」的感受。太多忙碌的父母长时间都在对抗孩子的无聊,忘记孩子宝贵的光阴正一点一滴在游戏中虚耗。
沉溺电玩的杀伤力
基督徒之所以反对孩子花很多时间投入电玩,主要有以下塬因:
1. 电玩看起来可以让孩子掌控,但是其实是电脑程式掌控孩子。一个健康的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游戏表面很好玩,但是其实都是死的程式,所以他们必须不断更新,长久下来其实会扼杀创造力,他们只是不断投入更新更酷的游戏,这会让孩子进入真实世界的时候,充满挫折,因为现实生活是必须面对很多难以改变的型态。
2. 电玩提供的成就感不是「正向成就感」。看起来电脑可以不断重来,但是其实只是反覆一样的东西,只是「重新开始」,但是这在真实人生中并不存在,同时,你在网路上跟网友合作愉快,不代表「你真的认识他」,这会让孩子未来的人际关係出现错乱。
3. 电玩的闪烁与快速会让孩子失去耐心,脾气变差,容易不耐烦。
明白了这些,再想想孩子为什么会沈溺,就会发现主因是「孩子不快乐」,这不是电脑游戏跟网路的错,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会喜欢玩游戏,但是不会沈溺其中,因为他会自然发现,玩久了很无聊,只是重复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如果孩子不觉得,反而一直觉得好玩,这就代表「他的内在出问题了」,所以一个五岁小孩一定要被大人限制,因为他的内在只有五岁,他根本不够成熟去抗拒这些,但是一个孩子20岁了(说不定40岁)还会玩到叁更半夜,而且不是偶而为之,那就证明,他的内在年龄很小。
简单来说,孩子沈溺电玩的主因就是「内在年龄比实际年龄低」,他不知道自己该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请问,这种情况下,跟对方「讲道理」跟「规劝」有用吗?当然没有!
父母需要花时间去瞭解孩子,而不是「跟孩子谈一谈」,当我们找孩子谈一下,表示「我们只想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不是好事!「告诉他该怎么做」,是他叁岁跟学龄前父母做的事,不是十岁以后的管教方式。
当你会担心自己孩子沈溺电玩,通常这个孩子不小了,但是他的内在世界肯定小很多,小到他管不住自己。很多父母的困境在于「孩子的电玩是他的人际语言」,迫于无奈只好让孩子玩,因为孩子很需要同侪。
这个部分正好证明「孩子这么大了却没有交际能力」,亲爱的家长,真正能交到朋友的绝不是靠电玩,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这样说,我们真的要难过,这证明孩子的人际关係存在很大的问题,难道您也要他将来跟同事去抽烟、喝酒、跑夜店才交得到朋友?「一个不会沈溺电玩的孩子反而容易交到朋友」,请大家认真思考背后的意义。
怎么办?绝不是恳谈,而是陪伴
开始痛下决心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了决心就不会「不知道怎么做」,因为这种资讯网路太多了,我们缺少的是决心,不是方法。
好好计划如何「修补关係」而不是「修理小孩」。养成习惯找到一个节奏瞭解自己孩子(我是利用上下学接送,每个人状况不同),不要只想找方法,所有的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唯有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瞭解被鼓励,他才会走出虚拟安乐窝,任何坏习惯都会在「爱与尊重」中自动修正。
不要一直指导他,要倾听,跟孩子达成「共识」,帮助他「一步一步」改变,而不是「一夜之间」改变。既然是「共识」,就是经过真诚讨论,不然就变成「政令宣导」。
孩子,永远值得你我拿出最大的诚意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