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是鼓励基督徒参与公共事务,勇于发声的信条,16世纪宗教改革以至20世纪黑人平权运动,都可以见到基督徒走在最前方领导、不畏强权的身影。

但数十年来,基督徒从公共事务的要角淡出,特别是台湾教会。只是,这几年一波波社会运动的刺激下,基督徒渐渐重视教会墙外发生的事。究竟基督徒该抱持什么样的「公义观」,才能在世上作光作盐?4月29日晚间,前文化大学行管系教授姚立明、民运作家余杰,从自身参与社会运动的经验对谈「基督徒的公义观」。

余杰─让信仰涉入生活各层面 恢復清教徒时代荣光

「基督徒公义讲座」于荒漠甘泉音乐餐厅举行,左为姚立明,右为作家余杰。

「基督徒公义讲座」于荒漠甘泉音乐餐厅举行,左为姚立明,右为作家余杰。 (摄影/记者林纯如)

较多讲爱而不讲公义,较多讲福音而不讲律法,是余杰到访世界各地200间以上华人教会,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基督徒从神所领受的应当是整本圣经,是新旧约的融会贯通,是爱和公义的平衡、福音与律法的配合。公义就是接纳弟兄中最小的、那些只能躲在家裡哭泣的人们。

余杰也提到,他现居的美国维吉尼亚州,就是当年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靠岸之地。17世纪清教徒,从文明的欧洲移民不毛之地,只为了捍卫信仰自由。他一直思考如何重现清教徒时代的荣光,让信仰回到生活各层面,回到社会、经济、家庭、政治领域。

「信仰有敬虔、生命有见证、学识有精深。」他勉励基督徒,培养论述能力,说出来的话才能铿锵有声,说服属世的声音。相信神对基督徒都是有唿召的,就看勇气和信心够不够大。

姚立明─「从政从来不在人生选择中」 明确唿召关注公义与政治

姚立明坦言,学业完成后只想续留德国,神却一一关门带夫妻俩回台湾,而意料之外踏上从政之路。

姚立明坦言,学业完成后只想续留德国,神却一一关门带夫妻俩回台湾,而意料之外踏上从政之路。 (摄影/记者林纯如)

乡民口中的「战神」姚立明,自1995年当选立委后投入政坛,曾是红衫军运动领导者,也是政论节目来宾,最广为人知的,当然还是去年担任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竞选总部的总干事。

他坦承,从政从来不在人生的选择中,当时和太太杨芳玲在德国完成学业后,觉得当地环境太棒了,完全不想回台湾,定意续留德国,定期上教会、读经、祷告、奉献,过个平顺的基督徒生活,也不会见到太多不公义的事情。

没想到,神却拦阻他们的计画,「神很奇妙,几乎是(把我们)逼回台湾。」姚立明夫妇回台后,进入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展开意外的从政生涯,即便10年前,夫妇俩到了可以煺休的时候,打算回到德国攻读神学文凭,将来在神学院教书,可是神又关了这条路,让两人留在台湾,继续在公共领域发声。

对姚立明而言,神给他关心公共事务的唿召很明确。「就像约拿一样逃掉,也会被抓回来!」

「公义」却不「自以为义」 祷告领受「和睦」为柯助选

「政治是邻人之事。基督徒是被选召,有恩典来解决公共问题的。」一个人晚餐吃什么是自己的事,2个人晚餐要吃什么,就是公共的事;一个人买房子是解决自己住的问题,如何让所有人买得起房子,就是政治政策了。

关心不公不义,是来自神基于恩典所赐的信和爱。什么是公义?姚立明认为,「不需要多做阐释,对于不公义,会很清楚的在心中明白,要站在它的对立面。」但他也提醒,法利赛人的「自以为义」心态,以为有了天堂的门票,就忽视了会堂以外的世界,在教会裡虔敬,却无视教会门口的街友。

去年他和柯文哲联手打了一场特别的选战,写下台湾政治的新页。回想一向立场较「蓝」的他,初入阵营时,遭受不少偏绿者不友善的眼光。而这么做,是他和妻子在祷告中领受「使人和睦的有福了」,因此毅然加入柯阵营,在对立的政治文化中,寻求和解,走出一条新路。

教会教导唯有顺服? 一定要投给基督徒候选人?

讲座会场满座,可见基督徒对于公义、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越来越热。

讲座会场满座,可见基督徒对于公义、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越来越热。 (摄影/记者林纯如)

事实上,姚立明也提到,自己年轻时在教会受的教导,都是最好别管政治,而且这还是污秽的事。有些教会强调顺服,或是不愿会友在教会中讨论公共议题,对此他回应,或许是牧长并没有相关专业,出于爱心希望会友勿在口舌中生事端。

但若完全的顺服,就没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因此他认为,不要怕涉入政治,但要更深的了解议题,学习相关知识,求神赐下智慧,研读相关的《圣经》经文,做出讨神喜悦的作为。

至于选举时,一定要投给信主的候选人吗?姚立明表示,这并非形式化的标準,他引用路加福音中,犹太人被洗劫,祭司和利未人没有理会,唯有当时地位低下、拜偶像的撒玛利亚人见义勇为。不是不信神就不蒙神喜爱,重点是有没有好撒玛亚人的心肠,「爱心的表现不会隐藏。」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