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林鸿信教授于台神「马偕讲座」分享叁十年来在神学研究与教育上的耕耘结果。(图/记者都希基路)

台湾神学研究学院(台湾神学院)今(12)日举办一连叁天的教牧研习会「马偕讲座」,主题为「神圣会遇—从圣经视窗到神学之旅」,邀请将于明年煺休的台神系统神学教授林鸿信老师主讲,分享叁十年来在神学研究与教育上的耕耘结果。

台神蔡慈伦校长介绍讲员林鸿信老师。(图/记者都希基路)

在黑暗中有亮光、在俗世中有神圣

林鸿信教授首先问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感受到「神圣」的时刻吗?他自己是在儿时半夜被爸妈叫醒听教会圣歌队报佳音,虽听不懂歌词,但却在寒夜中一面发抖、一面感受未曾经歷过的「神圣感」。第二次是国高中时,参加教会祷告会,会堂因颱风而断电、参加的人也很少,黑暗中,牧师点着蜡烛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唱台语圣诗《脱出黑暗、乌暗的交界》,少年的林教授感受到「在黑暗中有亮光、在俗世中有神圣」。

 

神圣通常跟「光」有密切的关係,圣经中很多地方呈现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可分为叁类:

 

1.

上帝的儿女、跟随基督的人被称为「光明之子、白昼之子」,不是属黑夜的,也不是属幽暗的(参帖撒罗尼迦前书5:5、约翰福音12:36a)。在希伯来书6:4,形容基督徒,那些有真正信仰体验的人是「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参希伯来书6:4)。

                              

2. 用「光」描述上帝

马太福音17:5记载,在耶稣登山变相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代表的是「神圣的临到」。而在创世记,上帝第一个创造的就是光,第一个被上帝称为「好的」的创造物也是光(参创世记1:1-4)。在启示录21:23、22:5又接续提到「…有上帝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主上帝要光照他们…」

 

3. 描述上帝与人的关係

路加福音1:76-79说到上帝的恩典如「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我们可以扩大解释,耶稣道成肉身就是「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裡的人」。在旧约出埃及记13:21,上帝的带领也像「光」牵引着祂的子民。约翰福音1:5,藉着光和暗比喻善和恶的对比。民数记6:25,「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这就是神圣恩典的临到。

台神郑仰恩教授回应。(图/记者都希基路)

光代表「神圣光照」,明白理性无法明白的真理 

林鸿信老师表示,从经验上来说,从光暗的对比,「暗」是一种缺乏光的状态,黑暗不是实体,不可能抗拒光明,光明一到、黑暗必然消失。神学上就用这样的比喻来描述上帝的良善及人犯罪的邪恶,两者间的对比。奥古斯丁就从自己过去信奉摩尼教的经验、及上帝的带领下领悟,邪恶并非实体,而是一种缺乏善良的状态,有如光明与黑暗的关係,或旱灾(旱灾只是缺水,不是一个实体的东西,水一到旱灾就解决了),解除摩尼教善恶二元论的限制。

 

随着奥古斯丁对光有更多领悟,用光来比拟善良,他又进一步得到开启,光代表的是「神圣光照」。类理性的真理不比从上帝来的真理更高,我们需要「神圣光照」,藉着神圣光照我们才有可能被提升,不只脱离罪恶的辖制,且能明白靠着理性无法明白的真理

 

中世纪经院哲学大师多玛斯也是从缺陷的角度来诠释罪恶,称人性之所以为恶,是由于「不足尺寸」,「东西的尺寸是根据一种标準,不合标準就是不足尺寸」。这与「邪恶就是缺乏善良」思考方向一致,同样是以光明界定黑暗、以善良界定邪恶。当我们以善良界定邪恶,事实上就是彻底否定邪恶会永久得胜。

 

从叁个神学家汲取启发

接着,林鸿信教授举叁个神学家,从他们思考光明与黑暗的关係中汲取启发。

 

一、马丁路德—信有如光,爱有如热

马丁路德曾在讲道中,将自己的神学架构以「太阳」来表达。太阳有两种属性,光和热。路德的神学主张是「若信上帝则爱人」,宗教信仰在先,伦理道德在后,也就是「好树结好果子」。信上帝的人,在信仰裡经歷改变,行为改变随之而来。

 

信上帝(信仰)这件事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如「光」走直线,爱人(道德)是从信上帝的根源发出,有关爱人的行为则可有弹性,如「热」可曲折传导。但在面对实际信仰争议时(例如1521年威登堡引发教堂图像问题),究竟要应用光(信仰)的塬则,或应用热(爱)的塬则,有如理想或现实,常在转换间有妥协让步的空间。

 

二、加尔文—绝不妥协

加尔文反对「尼哥德慕派」白天做法利赛人、晚上作耶稣的学生,这些人声称内心比外表重要,他则主张内外不可脱节。出于对信仰的执着,加尔文在论到各种涉及信仰真理的问题时,总是建议「绝不妥协」。

 

叁、尼布尔—光明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

「爱」(理想)与「正义」(现实)是尼布尔伦理道德思想两大主题,应当先落实正义而期盼爱,藉由先实现正义而逐渐走向爱。但由于二者难以协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让熟悉团体运作规律之利益、暴力因素的黑暗之子得逞。耶稣也曾在路加福音16:8称「今世之子」在今世事务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尼布尔留下一个问题,假如光明之子不比今世之子更「聪明」,如何在今世事务胜过今世之子?在追求落实正义的过程,不得不具有今世事务的聪明,但若始终坚持爱的理想,是否有时必须「愚笨」?林鸿信教授认为,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太笨」,为了利益而去运作是错,但为了上帝国去运作某种程度来说是必须的,但要时常醒觉、适时放手,危及「良心」时,宁可当输家。

中午举办特别餐会,致敬林鸿信教授叁十年对台湾神学研究及教育的贡献。左起为:台神郑仰恩教授、华神周学信教授、台神林鸿信教授、台神蔡慈伦校长。(图/记者都希基路)

面对真实的自己,在大光中与主相遇

接着,林鸿信老师以保罗在往大马士革半路被大光照耀、德国神学家莫特曼及文学家林语堂的例子说明,被光照耀、经歷到神圣的会遇。最后以撒母耳记下12:1-13,拿单对大卫说「那人就是你」,这句话震撼了大卫,才知道他塬来就是自己所指责定罪的那个人,被光照觉醒之后,因而谦卑地说:「我得罪耶和华了!」

 

林鸿信老师指出,神学家齐克果认为大卫只想作一个客观的听众,却不愿意面对比喻裡真实的自己圣经是上帝给人的信,人却习惯把圣经当作客观的故事、理论、研究,彷彿与自己无关;而齐克果也想像先师拿单一样,不断提醒信徒,这些话都是写给每一位圣经读者,请用真实的生命体验来倾听,被大光照耀也是如此。

致敬餐会中,全场齐声为台湾神学教育及教会发展祷告。(图/记者都希基路)

 

精选要闻》

资产2亿变Uber Eats!昔跑趴成性、今浪子回头 赵宏仁弯腰作见证:「环境是神的大声公!」

青少年身心问题日趋严重,自杀率年增26.8% 两位心理专家提七项关键实用做法

疫后的教会,如何突围? 夏忠坚牧师:建立病毒式教会,信徒在哪,哪裡就「确诊」!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今日报奉献回馈专案—不锈钢吸管杯》点此奉献 

点此加入今日报Telegram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