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自我意识」的影响有多大?要破除意识中拦阻你经歷神的因子!

作者弗兰克.鲍威尔(Frank Powell)针对「自我意识」影响属灵成长的问题 ,在他的个人部落格上举出了9种拦阻我们经歷神的「自我意识」:

 

1. 「自我」等同「自我认识」和「自私自利」

不幸的是,很多人认为「自我认识」就等于自私自利,如果我们先将「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框架挪去,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关係着正反两个面向,作者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自我」是由成功、肯定和自私而组成,它牵扯的面向十分多元。除非我们先认识自己,才能真正认识这位造物主上帝。

 

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无法完全像耶稣所说的「爱邻舍如己」,尤其是对方与我们的性向、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不同时。

 

2. 「自我」是好竞争的,并从输/赢角度思考

许多人对于「自我」的认定,是透过隔离、区分来证明自己,但除了优点外,我们为何还要与人竞争?儘管良性竞争可能利大于弊,但大多数人容易陷入比较泥淖,例如我的团队和你的团队、我的神学背景和你的神学背景,以至于相较于他人,可能会产生自我优越感,但是作者强调,任何出于某种塬因而让我们有「高人一等」的想法都不是出于上帝,因为神就是爱,不需要我们互相竞争。

 

3. 「自我」一定正确,并且不相矛盾

作为基督徒,作者时常认为有「正确答案」是自己的责任。然而当他在帮助别人认识上帝时,特别是那些在挣扎和苦难中的人,他变得不再那么确定。他内心有某部分知道,神的本性和祂对创造物的心意是无法用几句话就能说明的。

 

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某部分」其实就是圣灵。

 

为什么有奴隶制?为什么上帝让纳粹屠杀那么多犹太人?为什么…。这么多难解的问题,作者表示自己可以诚实地说「我不知道」。在未知的领域,我们仍可以拥有平安,因为我们对上帝有信心,因为我们知道—上帝知道。

 

4. 「自我」不喜追求改变

比较「自我」的人通常不太愿意改变,马可福音1:15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太福音4:17提到,「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期望周围的人,如配偶、孩子、父母、朋友或生活环境改变,但不希望自己尝试改变,作者分析,有时「骄傲」的人也会如此。因此,当你知道你自己的身分、自己是谁,相信「改变」对你而言并不难。

 

5. 「自我」会「最小化」内心的罪,只专注于肉体的罪

因为你的「自我」是由外部因素构成的(包含工作、教育程度或个人见解等),所以它聚焦在消除可见的罪(你可以衡量的)。因此所有类型的性犯罪(包含性成瘾、婚前性行为等)、是否稳定到教会聚会、有没有正确的神学观念,就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真正基督徒」的标準。

 

马太福音5-7章清楚告诉我们,耶稣知道要解决人外部的罪,首先必须解决人最根本的心理问题,如贪婪、嫉妒、骄傲、仇恨、偏见、虚荣等等。

 

6. 「自我」会标新立异,并且吝于夸讚他人

我自己、我的身体、我的感觉,「自我」强调的重点永远离不开自己,它渴望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介意藉此控制他人,甚至是利用上帝来吸引人的目光。它常会说:「看看我做了什么」、「看看我完成了什么」,很多时候「自我」并非公开视人,而是在私底下运行,它会激怒任何与它价值牴触的人。

 

作者弗兰克分享,失去专栏作家一职后,他才看见自己裡面的不足,时常让「自我」代替上帝的声音。当他失去这份工作时,很生上帝的气,但他分享个人经验,提醒我们「你裡面的真我没有成就或头衔,你不再需要成为别人理想中的自己」,这可以使你脱离「自我」的挟制。

 

7. 「自我」使过去浪漫化、使未来理想化,但很少活在当下

作者提到,「自我」对过去与未来抱持着某种程度不健康的观念。它会想用旧有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不愿意在未来冒险或尝试新事物,简言之,若你被困在过去,期望你的婚姻、教会或生活能够回归过去,那么「自我」现在已变成你生命的主。

 

同时,「自我」会用理想化未来的方式,转移你对现阶段的注意力。理想化未来的群体大多对过去抱持怀疑的态度,「那时发生这样的事,并没有解决方法或任何益处」,他们会说服自己「将来会更好」,却不愿意在「现在」做出改变。作者分享,没有过去的你,也不会有现在的你;担心未来的生活,你现在的信仰生活也会受到牵连。因此,相信上帝会带领我们前进,而非落后,远比任何我们自己的想法都重要。

 

8. 「自我」追求立即满足,鄙视任何困难或不舒服的事物

「自我」的特点是,如果完成一件事情会碰到困难,或感到不舒服,那么这件事情便不值得追求。每个人都经歷过许多事情,也知道有时困境或不舒服的事情是无可避免的,但「自我」的人会追求快速解决的方案,压缩这个令人不舒服的过程。

 

「自我」甚至会告诉你:你不用走过那些痛苦和不舒服,也可以经歷神。大部分的基督徒都喜欢耶稣的故事,除了痛苦的那部分:例如像是失去朋友、被自己的人民拒绝,以及最后走上十字架的死亡。这真的很难相信,「失去」会引导我们得到生命。

 

「自我」焦点始终在于自己,引导人们去想:苦难不坏,但有必要经歷吗?甚至有些基督徒尝试用其他的方式追求真正的爱、喜乐与和平,这是错误的观念。

 

9. 「自我」很敏感,容易被冒犯

人有多么容易犯罪?当「自我」充斥人心,就对与自己持相反意见的对象作出人身攻击,并且集合志同道合的人肯定自己。过去科技不发达,人们很难对某件事情提出共识,但如今,人们长时间使用社群媒体,所有意见声音却往往一面倒,很少有人提出异议。

 

你和我心中都有「自我」,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但我们可以使它对我们的影响降至最低,胜过「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认清是什么使我们偏离真理,什么事物让我们的心思意念离开神,愿上帝祝福你!

 

精选要闻》

为何有太多基督徒变「工作狂」?

玻璃娃娃与夫婿同受洗》岁数是医生过去宣判的两倍! 陈静琪独立环岛、成婚,紧抓应许打破各种「不可能」

从人的世界和问题进到神的世界和应许 祝瑞莲牧师:在琴与炉敬拜中认同神所是的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今日报奉献回馈专案—冈本口罩支撑器》点我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