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火红的《爸爸去哪儿》亲子节目,因「亲情视角」、「教育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图片来源/《爸爸去哪儿》)

这是第一次 当你的老爸
我们的心情 都有点复杂
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髮
一起写下 一撇一捺(指「人」)

老爸 老爸 我们去哪裡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
一生陪你看日出…

这是红遍两岸、由大陆推出的「明星亲子真人实境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主题曲,轻快旋律及描绘亲子互动的词曲,引出「父爱」的柔情与坚毅,深植观众脑海中。

不仅因真人秀生活贴近一般民众,「亲情视角」、「教育话题」更是引发社会注目的关键 ,每集节目持续带给观者内心震撼及深入思考,颠覆当年度的综艺生态,也一次次刷新收视巅峰,成为社群圈的热门话题。

多位明星亲子在节目录製过程中,孩子情绪不受控、说哭就哭的情节时常发生,这时,就是体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理念或方法的时候;而在爸爸结束对孩子的教育后,节目组会单独採访父亲,让他更明确表达当时心情,以及为何会如此教育孩子的理由和意义。

节目组还会出现画外音、字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总结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关键字幕下方也会出现拼音文字,既能满足大人观看需求,同时对小朋友也起到学习作用,使节目不再只有娱乐性,而是上升到「教育意义」层次。

从中,大家会开始讨论:「你最欣赏谁的教育方法?」也有观众说,以「爸爸」为主题的节目,加上孩子超萌的表现,绝对是一档催促当代人「结婚生子」的正能量节目;引爆的热潮,使该节目重播了8次,超过另一档火红歌唱节目《我是歌手》重播6次的纪录。

大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明星亲子真人实境秀节目,是引进韩国的创意。

看似只是一档单纯的亲子节目 背后的製作缘由其实不单纯

在所有真人秀节目中,明星参与并非少数,但明星「父子(女)」一起参与的,却是极少数。

事实上,陆版《爸爸去哪儿》是自韩国「引进」,模式与韩版如出一辙,近期台湾也开始跟进播出。韩国为何为会推出此一亲子节目?其实和政府看重「家庭政策」有很大关係。

「韩国重视家庭,在政策面及政府组织架构上都互相配合,不只如此,他们连媒体都找来。韩国政府从『资源、政策』,到引导『媒体』往这(家庭)方向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氛围、文化才会改变。」大安区立委候选人曾献莹指出。

而在《爸爸去哪儿》之前,韩国早已推出关于「婚姻」的明星实境秀-《我们结婚吧》,藉由艺人扮演「假想夫妇」,观察其婚姻生活中的点滴,并经常利用「任务」添增彼此互动,呈现婚姻生活的甜蜜、摩擦及如何化解…等夫妻相处课题,同样引起广大回响和关注。

「当一个国家的政策从高处开始推动家庭的重要性时,下面就开始慢慢改变了。」

台湾没有多少10年可以浪费 「家庭主流化」势在必行

台湾过去10年推动「性别主流化」,解决很多对妇女的歧视,这是给予肯定的。未来10年,台湾若要找一个方向,曾献莹认为:应该要做「家庭主流化」。

韩国很早就在做,其 2004年就订定「健康家庭法」,重点是,他们在大总统底下设有「中央健康家庭政策委员会」,其「层级」相当高,可直接把国家资源投注在每个家庭上。

反观,台湾管理家庭单位的层级却非常低,是在总统底下、行政院底下、卫福部底下的一个小单位,因位阶太低、资源过少,根本无法对家庭做「全国性」的看顾,更遑论是对「家庭教育」的落实。

「不管从政策面,或资源的分配上,台湾对家庭看重的程度,我越了解,越觉得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看重。台湾的家庭建造、家庭乱象,都跟过去政府没有好好重视家庭有关。」包括投注教育、成家及养育的资源。

有鉴于此,此次投入大安区立委参选,主打「家庭主流化」政策的曾献莹进一步表示,「家庭主流化」不是单一议题,影响的是整个「国家层面」。「我觉得现在就要面对了,再不面对就太晚了,台湾没有多少个10年可以浪费!」

孩子的未来不能等,政府需要更看重家庭政策,以投注更多资源在家庭上。 (摄影/记者张嘉慧)

台湾严重家庭问题造成政府支出成本浪费 

现今台湾双薪家庭比比皆是,父母亲拚命工作赚钱来支持家庭经济,以致「陪伴」孩子变成一种「奢侈的业余活动」…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父母亲的地方,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陪伴及教育」。

但是,现今许多人提出的政策,却是「取代家庭功能」,而非「支持家庭功能」,但后者,才是治本关键。

针对台湾许多家庭乱象,曾献莹可如数家珍,很少有一位立委候选人,能谈得如此「全面且深入」。如离婚率、生育率、人口老化速度…等,跟全球的数字相较,在在显示台湾的家庭结构已被破坏得相当严重,且连带影响到年轻人极重视的就业「薪资」问题。

「现在年轻人起薪少说要到4万,才能创造我们那时候的产值。但和我那时比,全台湾人口数少了40%,以后将变成倒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因为如此,起薪4万很难。年轻人以为这些问题跟他们没关係,当然有关係!因为国家支出没有减少,只有变多,因为人口老化,所以年轻人要赚更多钱、缴更多税,否则年金、劳煺劳保、军公教会倒。问题就出在『人口结构改变』。」源头也就是家庭问题。

如果你还知道以下事实,就能明白政府并没有将资源与经费用在对的政策上。

台湾目前1年只有19~20万的新生儿,但一年合法使用RU486(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就有22万人,意即,堕掉的孩子比出生的多。

台湾的爱滋病有3成是青少年,爱滋感染率是邻近国家日本、韩国的10倍之高;所以疾病管制署1年5、60亿的预算,一半以上都花在这裡。

上述都在告诉我们,「台湾很多的成本支出问题,其实跟家庭破坏有很大关係。」

对下一代极有负担的曾献莹并指出,台湾青少年未婚怀孕、小爸爸小妈妈案例层出不穷,塬因是无好好落实青少年家庭教育,包括情感、亲子、两性、人际等教育,都是一个人在求学过程中很需要被教导的部分。「我们从小学国语、数学、英文、化学,但都没学过要如何建立关係、解决衝突…等;我们国内有家庭教育法,虽订得很好,可是都『没落实』」。

对于台湾许多家庭乱象,曾献莹如数家珍,深入探究期在政策面有所着力。 (摄影/记者张嘉慧)

家庭话题很「古板」? 年轻人踢馆 他诚恳谈家庭议题赢得信赖

我向来喜欢年轻人问问题,因为唯有他们问问题、去思考,这些东西才会进到他们裡面。

「你只有看重家,其它议题都不关心吗?」
「我都没听你讲核四(议题),你只讲家,会不会太狭隘了?」

办了10多场座谈、接触上百位年轻人,曾献莹面对到不少「尖锐问题」,却常成功化解他们的疑虑。

因为他们不了解家庭问题如何影响到国家,影响到他们自己,甚至是未来下一代。当我跟年轻人解释完,他们会问我这些(家庭)数据要去哪裡拿?

以前他们会看重你是否赞成核四,但当我跟他们解释完后,他们会反过来思考,对,我们花那么多时间在讨论核四,不是说这些议题不重要,但相对的,我们花多少议题和注意力在台湾的家庭上?

这些家庭问题,都比核电厂还严重,因为这是整个国家「根基性」的毁坏。今天我们盖不盖核四,探讨的是电力及环境问题;但若家庭问题没有解决,整个国家就会一直败坏下去。我让年轻人来思考问题的「优先次序」。

「我怕的不是他们问尖锐问题,我怕的是他们不思考。」通常对谈完后,年轻人会从心裡转而「认同」。很多人问尖锐问题的年轻人,其实是因为对国家有热情、理想,只是裡面充满了很多失望、愤怒,所以用尖锐问题表达出来。

甚至,有很多年轻人参加座谈,前期是抱着「踢馆」心态,而且全部问关于「多元成家」。但他们没想到遇到一位候选人,在此议题上比他们了解更透彻。「他们(年轻人)不晓得立法院在搞什么。我告诉他们多元成家修法的歷史,连连署的委员我都见过…。讲完了,他们就知道我没有歧视立场。」

曾献莹让年轻人看到「政治可以不一样」的可能性。这样的分享机会让他感到很宝贵,许多学生听了其分享后,能感受到该团队和外面一般的候选人不一样,希望他们能持守这份「清心」。

我肯定年轻人裡面对国家的热情。藉由这次选举能影响年轻人,非常有价值。

发展产业但不能牺牲家庭关係 进立院后将致力拉高政府主管家庭的层级

有别其他人,曾献莹提出的家庭政策,是完全以家庭利益为优先考量,而非产业发展或其他因素。举例,当实施「家庭主流化」政策,一定要考量到「强化家庭关係」。

现今台湾老化程度是全球第一,当社会产生长者照顾需求时,政府却是投注资源盖养老村、养护机构,「把这当作一个产业没有错,GDP(国内生产毛额)会成长,但一直往这方向走,就等于鼓励年轻人赚钱,然后把老人家送进养老院,那么,家人关係其实是『疏离和拆毁』。」

反之,从「家庭主流化」面向去看待此问题,应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家庭关係」更好,以致帮助子女「在家中就有能力照顾长者」,或是「就近就能帮助长者」,不会去思考「GDP成长了多少」。

「家庭责任」也很重要,曾献莹有位住在东部的朋友,养了6名孩子,但政府并没有补助,「我们应该支持他去养孩子,而不是取代他、帮他养孩子。」「育儿」在台湾各县市并无统一政策,各县市政府会视其财政状况和资源,调配优先使用经费的项目次序,这也是因为国家并没有完整、统一的家庭政策。

他也提到,台湾不是没有钱,而是把钱花在其他地方,例如,去年底政府释出短期促进经济的方案中,手机从2G升到4G就补助2千元。「我妈妈用2G手机,根本用不到4G,可是政府就补助,然后几10亿就不见了。」不是说产业不重要,只是现在政府用钱,多希望砸下去后要看到立即性果效。

但很重要的「根基性」问题,不见得有政治人物看得到,他们喜欢端出立竿见影的牛肉,导致当政府花钱投注资源时,常把「家庭政策」排到很后面,甚至是没有在其上投入资源。

「台湾的家庭很辛苦,其实跟政策有非常大关係。政府没有强力的作为与影响力,等于是放任家庭结构毁坏。」

被问及可如何解决?曾献莹指出,要从「组织架构」下手,建议政府将主管家庭的层级至少拉高到行政院;如「性别主流化」政策就是设在行政院层次,所以各单位都推得非常积极。

另一个相当重要的管道是「媒体」。媒体被赋予很重要的社会教育责任。若台湾可效法韩国,由政府引导、媒体界协助,把家庭做成很好的节目,相信将有助于台湾家庭氛围转变。而不是放任媒体的生存环境,以致现在的媒体、八点档,为了有高点阅、收视乃至争取广告收入,只好製播越多「重口味、腥羶色」的内容。

曾献莹相信有很多关于年轻人交友、恋爱、成家、养育的正面节目可做,只是政策面需多给予鼓励。就如深究《爸爸去哪儿》红遍两岸的背后,塬来跟「家庭政策」有关,从而带动媒体一同掀起转化家庭的热潮。

其实很多基督徒都会为台湾的家庭问题祷告,若能把祷告中的期待,真正落实在实际政策面,产生具体的作法和策略,会让人觉得「很有盼望」。

所以我们有负担推动,我应该是台湾第一个捍卫「家庭主流化」的立委候选人,在我的政见裡、官网上,全部是捍卫「家庭主流化」。

而「家庭主流化」其实跟「每个人」都相关。不管有没有胜选,我都会持续做这件事。-曾献莹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