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白大卫(David White)牧师与妻小来台投入基督教高等教育事奉,长女白贝姬(Becky White)也领受唿召,成为学者宣教士。(图 / 记者彭锦梅)

在欧美宣教士普遍往非洲去的1975年,白大卫(Dr. David White)牧师领受神的唿召,带着妻小来到湾,执掌臺北基督学院。本不愿来台教书的女儿白贝姬(Ms. Becky White),因神的一句话:「湾也是妳的地方」,而回到北基督学院教授英文。白氏家族两代人,于作育英才,更以身教,将基督之爱影响无数学生。

去(2021)年,臺北基督学院校庆,举行「白氏家族忠心事奉纪念碑」立碑仪式,颁发「30年特别服务奖」予白贝姬;见证一生奉献、两代馨香,白氏家族持续立德树人。

25年预备,神带领白氏家族来台

10岁时,有人将福音传给在美的白大卫(Dr. David White),当时因住家邻近教会,教会牧师便到其家中分享圣经。

 

青少年时期,一位国外宣教士的分享激励了白大卫,使其将来期成为跨文化的异地宣教士。

 

当时许多欧美宣教士的异象,都是前往非洲传福音,因此白大卫牧师,塬也认为自己会前往非洲,然而,从领受唿召的那一刻,上帝预备了他25年,才带领一家来台奉献。

 

白大卫一路在美完成神学院装备、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教会牧会。他与妻子(Ms. Barbara White)订婚时,与之提及神唿召自己成为海外宣教士。

 

神的带领超乎想像!白大卫没有去到非洲,其后,在美听闻台湾的需要,透过基督书院(现为臺北基督学院)的创校院长——宣教士贾嘉美牧师(Rev. Dr. James Graham),于年迈之际,透过美洲长老会(PCA)的教育宣教与事奉邀请的唿吁,因而蒙感的白大卫,于1975年携家带眷奔赴台湾,与师母双双于基督书院,成为宣教士教授逾40载。

 

白大卫认为,只要是出于神的带领,到任何地方,他都愿跟随主的脚踪行。想起已故白师母,白大卫感念其付出:「当时她要独立帮助远离美国的孩子们,在台建立学习、安排很多异地的家庭与生活照料的事,真的很不容易。」

 

80年代,基督书院创办人贾嘉美逝世时,由白大卫接任基督书院之院长。

 

白大卫与妻子婚后,育有叁子。长女白贝姬(Ms. Becky White)于台湾成长,在美国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后,继父母职志,以宣教士学者身分回台,投身臺北基督学院的教育工作、任英语与文学教授,奉献于教育,迄今逾30载。

  • news-details
  • 白大卫(左图)年少时,就清楚知道自己要成为宣教士。长女白贝姬(右图)在台湾成长,完成美国大学学业后,也蒙召回到臺北基督学院,投身事奉。(图/左图:记者彭锦梅;右图:白贝姬 提供)

白贝姬承袭父母,深耕臺北基督学院

父母都是神僕的白贝姬,幼时起就跟着妈妈去教会,在家庭、教会和基督教幼儿园中,都接受良好教育;7岁时接受耶稣成为救主,其后又随献身宣教的父母,离开美国,来到台湾。

 

作为宣教士的女儿,白贝姬老师告白自身信仰歷程:「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像浪子故事中的老大,凡事都是靠自己,但神让我知道,我们都是祂的孩子,要一起学习。并非我做得好,而浪子做得不好,是我们都得罪了神,需要神的救恩,需要倚靠神的恩典。

 

多年前在台时,白贝姬应邀参加为期叁天的一场培灵会,因而真实遇见神,之后开始于教学、校园外,火热参与服事、带小组、分享其生命、信仰、经歷和故事。

 

许多属灵长辈、神学院老师、资深宣教士顺服神的榜样,深深影响白贝姬。她感恩,从小就认识很多敬虔长辈,并笑说:「很多人都会说,『妳一定从小就知道自己会再回来台湾』。其实我并不知道,大学毕业后,我想继续读书,但因为父母是宣教士,没有钱,无法供应我。」

 

当时,母亲告诉在美、方毕业的白贝姬,基督书院需要能教英文的宣教士教师,于是她回到台湾。忆起当时说道:「当妈妈这么说时,我本来不想去,因为以前教过英文,觉得很无趣,但当时神只开了这道门(基督书院)。本来我是很勉强地来,但那一年,竟然开始喜欢英文教学与学生!我也开始学中文,神告诉我,『这不只是妳爸爸妈妈的地方,也是妳的地方』神比我更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最适合我。而且如果知道这是神给的唿召,就会做得很喜乐。

 

访谈至此,白大卫回应:「当我听到大女儿(白贝姬)愿意来台湾当宣教士时,非常惊讶,也从此明白,这是来自神的唿召。」

 

师生互动》不只是经师,更是人师

臺北基督学院规定学生四年都须住校,师生关係不只在课堂互动、大学专业的课程学习,更多是课堂外的生活关怀、生命培育与信仰建造。

 

白贝姬回忆,「有一次跟学校学生一起组织到台东的福音工作队(类似一般大学的「服务性社团」),那次我教英文,其实那个星期我非常累,但看到偏乡孩子有机会学英文,而且学生在当中学习服事别人,就觉得很感动。」她说,学生毕业后,还会与其联繫,看着学生成家立业,甚至成为牧师,心裡非常欣慰。

 

「在学校工作服事时,我常跟学生一起烤饼乾、庆祝復活节、感恩节、圣诞节、一起散步、聊天谈心,也常在晚祷时间倾听学生,用祷告扶持有需要的学生,也对学生有更深入了解,乐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英文的困难。」白贝姬分享。

 

臺北基督学院中,素有塬住民、平地、种子(外岛)等多个学生福音工作会,分别关怀台湾不同族群与地土;学生在工作会中,可将所学专业与圣经知识,学以致用,并与同学于下乡服务共事过程,在真理中合一,也体会圣经「爱人如己」的教导。

 

为了神离开家人,神为他们预备更多家人

宣教士离乡背井、远离家园,最难以承受的,无非是家乡家人若有状况,则鞭长莫及,心中痛苦无可言喻。然而,在那时神对白贝姬说:「你们为了我离开家人,我会给你们更多的家人。」确实,白氏一家两代,默默如一粒麦子,埋在臺北基督学院数十年,学校同工、校友、同学们等,都成为白氏父女在台湾极为亲密的「家人」。

 

在台服事过程,诗篇139篇,常为白贝姬带来力量。「神多么了解我、多么爱我,我心裡的意念、舌头上的话,祂都知道。」

 

白氏家族忠心事奉纪念碑──将最好岁月贡献给台湾两代学者 

2021年12月,臺北基督学院迎接62週年校庆,特别在校庆感恩礼拜后,举行「白氏家族忠心事奉纪念碑」的立碑仪式。

 

白贝姬提到,过去宣教士的定义是「一辈子埋在神所唿召之地。」现在很多差会对「长宣」的定义,为10年或15年。因后期台湾殡葬法规限制,已故的白老师母,无法如早期贾嘉美牧师一样安葬于校内。臺北基督学院为感念白大卫两代投身台湾基督教高等教育,遂于校内设立纪念碑。感恩礼拜当日,也为在学校奉献30年的白贝姬,颁发30年特别服务奖。

 

白贝姬感谢神,带领其一家两代人成为宣教士。「我自己没有小孩,但所教过的学生就像我的孩子,关係绵长,即使他们毕业20多年,都常来探望我。最感恩的是,看见毕业的孩子们(校友)与神同行。」

 

给台湾老师及读者的勉励

随时光推移,大环境改变,令现今台湾教师地位与处境不若往昔,在教育界奉献一生的两位「白老师」,也想给现今的老师们及读者一些鼓励。

 

多花时间陪伴学生,相信神的供应

白大卫鼓励老师们,若师生关係仅于课堂互动,彼此都会感到乏味,若课外花一点时间陪伴学生,听他们说话,会对学生有更深刻影响,自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并以经歷腓立比书4:19的应许勉励——「我的上帝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盼读者们坚信神的保守,在疫情中保有信心,因上帝必看顾、供应一切需要。

 

神坚立老师的工作,随时与我们同在

白贝姬表示,相较于一般大学院校,臺北基督学院的独特之处,在于师生关係更为深入,因课外有许多「陪伴」时间,自己也更多见证学生们的生命改变。

 

并分享诗篇90:17「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祢坚立我们手所做的工;我们手所做的工,愿祢坚立。」相信若老师们先领受神的荣美,手上工作也会蒙神祝福,被神坚立。

疫情蔓延的这两年,许多人感到孤单无助,然诗篇139:18说,「我若数点,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时候,仍和你同在。白贝姬以此鼓励,无论遭遇何事,神都与我们同,乐意与我们对话。

  • news-details
  • 臺北基督学院于2021年12月校庆感恩礼拜之后,举行「白氏家族纪念碑」立碑仪式,并为在校奉献30年的白贝姬颁发「30年特别服务奖」。(图/记者彭锦梅)

学生看白氏家族:一生奉献,两代馨香

白大卫及白贝姬在台作育英才无数,身为校友、曾是白贝姬门下学生的「臺北基督学院国际暨公共事务室」主任兼学务暨福音事工处副学务长——朱永言,也接受本报访问,谈谈他印象中的两代白老师。

 

信仰教育让人看见生命价值

「我24岁进入科技业,13年前领受神唿召、离开科技业国际执行长的职务,回到臺北基督学院事奉,越发体认到,有信仰的教育,看重学生生命的价值。念书时不一定明白,在职场走过人生不同阶段,发现基督学院的『博雅教育』,对人生有深远影响。」

 

白大卫在人生最光华岁月、于70年代来到台湾,奉献给基督学院;80年代创办人贾嘉美牧师年迈、过世前后,白大卫临危受命接手该院,带领学校继续走在神的心意中。

 

白大卫献身台湾教育界,太太随行,大女儿白贝姬也受感成为宣教士。去年校庆,适逢白贝姬任教满30年,学校特颁发30年特别服务奖,也为白氏家族忠心事奉,在校立碑纪念。其可谓「一生奉献,两代馨香」,台湾已然成为白氏家族,毫无保留、奉献挚爱的家园。

 

事奉神,委身教育

朱永言回忆道,20岁受教于白贝姬,那是她精神体力最颠峰的30岁,作为卓越、认真的英美文学学者,学生都因她经过严格扎实的英美文学训练。

 

大叁、四时,自己浸泡在英国古典文学中,深深从文史中连结于基督信仰。回忆起求学时光,「同学开玩笑说,『我们是浴火凤凰』,有时一晚要读几万字艰深的英国古典文学,还须和同学们分组、分工,进行解析与讨论,才能完成学习与报告,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对朱永言来说,白贝姬的影响,不只在严格的课业标準、学习要求,更多是生命与信仰的榜样。

 

热爱学生,为其坚实后盾

白贝姬对教学和学生,都充满深刻的挚爱热忱,不只是传授文学内容,从英文、歷史和欧美地土信仰的衍进发展,为学生奠定深厚根基,她同时更看重学生于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态度。

 

从白贝姬身上,除学习到知识,更学会了态度、责任与用心,那是扭转与塑造一生学习、工作和事奉的精神。白贝姬时时展现为人师表的用心,被她服事、引导、劝勉,甚至忠告与责备,所有同学都一生难忘其所带来的影响。

 

返校服务的13年间,朱永言与白贝姬从过去的师生,成为併肩的同工,更深看见她的雅量。「她无数次走到办公室,关心、肯定、鼓励我,总问到『有什么是我可以为你祷告的?』」 朱永言知道,白贝姬一直在宣教士团契的祷告中,为学校和同工祷告,是个真正有「耶稣心肠」的老师。

 

在他眼中,白贝姬的生命裡,充满宣教士的属灵遗产(Missionary Legacy)、实践对灵魂的关怀。

 

「当学生参与福音工作会的寒暑下乡服务时,白贝姬老师总会鉅细靡遗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为大家祷告。每每总在寒暑假工作队出队前,为每支队伍的学生们烤布朗尼,甜了学生的口,更温暖我们的心。她也知道,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中帮助弱势区域、穷困的朋友,常会为工作队募集物资。」

 

访谈间,从朱永言的语调裡,听得出他在白氏家族身上学习的生命典範,更感恩能遇见一位良师,如今两人甚至成为益友,以致朱永言愿意传承教育使命,回到母校,服务学弟妹们!

  • news-details
  • 臺北基督学院国际暨公共事务室主任、兼学务暨福音事工处副学务长朱永言表示,从白贝姬身上,除了学习知识,更学会态度、责任与用心,那是扭转与塑造一生学习、工作和事奉的精神。(图/白贝姬 提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