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教会=很无聊?为何许多年轻人越来越不想来到教会?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
根据最新一份Radical疯狂世代协会之统计数据指出,有近两成的未信者是因「从来没有被邀请过」而没来教会;超过叁成自认是「无神论者」的族群,会因为朋友的邀约进入教会;更令人惊讶的是,有「过半的年轻人」不会对教会反感!
张光伟牧师与柳子骏牧师分享各自教会青年牧区牧养经歷:「你的教会、小组要有黏着度,帮助年轻人建立归属感。」、「友谊式佈道,永远不会过时,跟他们做朋友,太重要了!」
今(29)日上午,Radical疯狂世代协会于新店行道会举办「Z世代-教会印象调查」分析研讨会,总计921位问券填答者的年龄层介于国、高中和大学,平均18岁,包含稳定聚会、非稳定聚会,以及有无去过教会的基督徒。
* Z世代族群:英语为Generation Z(缩写是Gen Z),起源于欧美的用语,特指在1990年代末叶至201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
问券统计资讯
填答者总数:921人
性别比例:男性386人、女性535人
平均年龄:18岁
求学阶段:国中生185人、高中生312人、大学生424人
宗教信仰:基督徒约600位、非基督徒及无神论者超过300多位
基督徒聚会情形:稳定聚会544位、无稳定聚会74位
非基督徒接触信仰程度:有去过教会182位、没去过教会121位
新店行道会欧成予传道分享「Z世代-教会印象调查」问券调查结果。(图/记者黄睿慈)
问券调查成果分析
新店行道会欧成予传道分享「Z世代-教会印象调查」问券调查结果。此次主要非为四个族群分析:「稳定聚会的基督徒」、「无稳定聚会的基督徒」、「有去过教会的非基督徒」及「没有去过教会的非基督徒」。
根据统计,有过半数稳定聚会之基督徒是「第二代信徒」,显示家人对其信仰的重要性;而第一代基督徒会愿意走入教会,多为「朋友或家人锲而不捨的邀请」,教会活动的有趣度与否,也攸关他们是否愿意持续来教会。
所有年龄层(国高中、大学)皆认为「帮助自己经歷到神」是他们愿意留在教会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两成的初代、第二代稳定聚会之基督徒,会因「教会领袖或组员让我感到失望/受伤」而离开教会。
超过六成不稳定聚会的基督徒则会因能「扩展人脉」选择留在教会,远超过四成因「帮助我经歷到神」而留在教会的人数。
有超过六成无稳定教会的基督徒,会因「扩展人脉」而选择留在教会。(图/新店行道会 提供)
而「人脉」对于年轻人有多重要?从统计数据分析,不论是国高中、大学之无稳定教会的基督徒,都会因为教会能「扩展人脉」而留下;那没有来教会的人呢?有超过六成的塬因,仅仅是「週末时间不允许」。
至于年轻人是否对教会「反感」?「有去过教会的非基督徒」过半数不会对教会反感。而「没去过教会的非基督徒」中仅有22%完全不想来教会,显示有78%对教会持开放心态。
「没去过教会的非基督徒」中仅有22%完全不想来教会,显示有78%对教会持开放心态。(图/新店行道会 提供)
台北復兴堂青年牧区严启荣牧师。(图/记者黄睿慈)
台北復兴堂青年牧区的严启荣牧师上台分享,第二代基督徒不同于初代基督徒因「经歷神」而信主,其大多数是因家族塬有信仰受洗,而二代信徒也会因「教会领袖或组员让我感到失望/受伤」而离开教会。
这也让他思想,如何牧养这些对信仰「习以为常」的族群呢?
「我们不只是take care他们(二代基督徒)的需要,而是要帮助他们成为『传福音的人』。」严启荣说,若一昧地关心其需要,人的需要永远无法获得全然的满足,他们仍然有可能离开教会,但如果引导他们一起实践大使命,成为传福音的一份子,他们才能体会福音对自己的生命有多大的影响力。
初代基督徒受洗塬因多为「经歷到神」;第二代基督徒则因「家庭塬有信仰」而受洗。(图/新店行道会 提供)
新店行道会林俐伽传道以教会青年牧区实际牧养经歷为例,分享做学生工作的见证与挑战。通常由教会提供小点心,邀请学生自行写卡片送给每一位未信者同学,其中有一位国一学生竟在每张手写卡片中,另外加上一句经文,令人感动。(图/记者黄睿慈)
台北復兴堂主任牧师柳子骏。(图/记者黄睿慈)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没有那么多未信者跟无神论者对教会反感。」柳子骏牧师分享四大要点,第一是了解未信者对教会的观感,第二是我们应当从更小的年龄层「国高中生」开始做福音工作,过去许多教会多以大学生为主要族群,因大学生多喜爱讲座、查经课程,相较于国高中生喜欢大型活动或游戏,接触大学生较为容易,但其实国高中是最易受同侪影响的族群,大学反而会有些个人的理念或想法,对于教会流动率高。
「你做学生福音,国高中是『事半功倍』,大学是『事倍功半』。」第叁点,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们经歷圣灵的工作,让他们个人与神建立真实的关係;第四,则是持续陪伴未信者、给予关怀,「友谊式佈道,永远不会过时,跟他们做朋友,太重要了!」
柳子骏分享年轻人的instagram实用交友办法:
新朋友来教会、小组,下一步呢?
1.拿出手机,加入instagram好友。
2.与新朋友合照。
3.把照片PO在instagram限时动态或贴文中,并tag新朋友。
4.让所有教会家人或小组成员加入新朋友instagram好友。
新朋友一来教会,他的帐号瞬间加入10到20个粉丝,就是拓展人脉的其中一个方法。
柳子骏会后专访时分享,对于因「教会领袖或组员让我感到失望/受伤」的基督徒,他通常会问对方一个问题:「你离开前可不可以为我做一件事情?你为什么要离开?」即使是分别,他依然希望彼此不是交恶、不明不白,也许可以透过对方的言论,看见牧养过程中的盲点。
至于本身就是PK(牧师的孩子)的人,柳子骏目前也牧养一群PK,他提到最关键的要素「你是希望作他们的『父母』,还是他们的『牧师』?」也许PK的过去曾经受过伤,是一般的初代基督徒无法理解的,因此他选择作其「父母」,透过爱和接纳,让神亲自对这群PK说话。
校园团契总干事庄逸宏牧师提到,据校园内部统计,2020年全台学生工作每周聚会人数,远比2019年下降许多,也看出现在的学生较有自己的想法,容易因文化、教育程度而改变自身对信仰的态度。(图/记者黄睿慈)
新店行道会主任牧师张光伟。(图/记者黄睿慈)
提到如何避免年轻人的聚会过于冗长,以及如何安排青年聚会和小组的时间长短,张光伟分享:「其实最重要的点是,如何建立年轻人对教会的归属感,小组的黏着度。」
若让年轻人认为教会气氛是热络的、有趣的,他们自然而然会想要「久待」,以新店行道会为例,一场学生聚会会尽量在一小时15分鐘内结束,后面再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联络感情、团契,这也是主日聚会很重要的一环。
张光伟于会后受访时分享,以现今虚实整合的聚会模式,基督徒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关心身旁的人、为其代祷,新店行道会也鼓励弟兄姊妹们绘製「恩典经文刮刮卡」,由教会给出经文、弟兄姊妹则依据经文内容作画,最后再聚集所有作品,集结成一盒祝福卡片,让每个基督徒出去探访时,可以多带几张,并询问未信者的意愿:「请问,我可以用卡片,来为你祝福吗?」
他提出牧养「国高中生」与「大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国中生比较需要方向,他们会单纯去做一件事情;大学生则需要理解,要让他们知道mission(使命)是什么,让他们看见、参与福音改变一个人生命的过程。」
张光伟提醒,如果持续邀约,未信者依然不愿意来教会,还是要约吃饭、建立关係,「因为,也许哪一次,他被神触摸,你种下去的种子就发芽了。」要持续做,直到看见突破。
新店行道会自製恩典卡。(图/记者黄睿慈)
张光伟牧师查看线上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图/记者黄睿慈)
火把行道会主任牧师吴永成作结束祷告。(图/记者黄睿慈)
分组讨论。(图/记者黄睿慈)
本次研讨会现场约有50人、线上150人,共计200人一同参与。(图/记者黄睿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