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与自己和好」就能重新活出「不再拒绝自己」的新生命。(图 / shutterstock)

当发现自己有「习惯性为自己或他人辩解」、「不愿意与别人有心灵上的分享」、「从未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总要别人一直注意到自己」这些现象时,那就表示你可能因为曾经「被拒绝」,故而在情绪上比一般人,更容易受伤……

「华人文化」的特色与影响

萧惠中牧师提到,「华人文化」无论是在人文风俗、生活方式、思想思维、道德观、价值观等都有其重要特色。

 

思维方面:华人的思想比较灵活,其思维中具有「中庸思想」,并非仅是绝对的对、错之分。

道德观念方面:华人是基于「儒释道文化」建立的「复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準则」。

价值观方面:华人注重「集体利益」,认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因此,从「华人文化」来看,华人孩子从小就被训练要「长幼有序」、「彬彬有礼」。比方,家中长辈在宴客上总会把上等的美物,拿出来招待客人,因此当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父母把他最想要的东西送给了别人时,他势必也已记住了「父母『压抑自己』与『成全别人』的性格

 

更进一步来看,因受到「男尊女卑」、「男性优于女性」这些传统文化影响,使得「华人女性」受到不平等的对待;然而,她们因受到拒绝,导致许多女性也产生开始「拒绝别人」与「拒绝自己」等病态现象。

 

举例来说,有位家庭环境不错的望族老奶奶,她是个彬彬有礼的基督徒,无论是十一奉献或去教堂做慈善,总是不落人后而美名在外。但真相往往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她媳妇在婚后发现,婆婆虽明面上是个「慈善的老奶奶」,但私底下竟是个「虎姑婆」。

 

老奶奶每餐都要求煮十菜一汤,还时常怀疑汤裡有人下毒;若遇到洗晒的衣服被风吹落地上,就会解读成「故意要让她穿脏衣服」。更严重的是,她除了会用钱去操控周围的每一个人之外,还会成天都对周围的人洗脑说:「你们都是笨蛋。」或说:「你们在社会上都是无用的蛀虫。」

 

其实,造成老奶奶这种「病态行为」与「损人态度」的塬因,正是因她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压抑,导致其心中有太多的苦毒跟怨恨。

 

严格来说,她虽出身望族,但打从一出生就因着性别是为「女性」,而注定会被拒绝;实际上,她从没有过一天是「真正的接纳自己」,更从未曾「接纳过任何人」。

  • news-details
  • 处理「被拒绝」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与自己和好」。(图 / shutterstock)

什么是「被拒绝」? 

「拒绝(Rejection)」的塬意有两种意思:其一,抛掷、丢弃之意;其二,拦阻成长过程,回到过去。

 

「被拒绝」通常是源由于,在人心裡面有不被需要、承认、接纳的感觉;或是,这人不满现况、悖逆,且因从未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以至于无法「给予爱」或「接受爱」。实际上,人往往因为「被拒绝」,而担心、害怕再受伤,导致开始「拒绝自已」与「拒绝别人」。

 

人一但经歷「被拒绝」,将会影响到其「思想信念架构」与「人际关係」,导致他会变成不能享受「神预备的丰盛生命」。

  • news-details
  • 萧惠中牧师。(图 / 萧惠中牧师 提供)

要如何处理「被拒绝」这件事?

萧惠中分析,当一个人经歷「被拒绝」的状况时,若想要从这伤害中走出来,「饶恕」跟「释放情绪」是最重要的关键。她整理出,下列叁个处理被拒绝的作法。

 

(1)与自己和好

这世界,也许是因为受到「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超乎大家所想像的,许多数内心其实都是「恨自己的」,也未曾「真正的接纳过自己」。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会恨自己无用、无能,或者认为自己这个做不好、那个也失败;若要处理「恨自己」这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与自己和好」。

 

萧惠中说明:「其实,想要『与自己和好』,就是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且以『上帝的眼光』来认识『自己不好的部分』。

 

在人的生命中,其实充满了各样的错误;唯有当你「认识」与「拥抱」这个错误时,「自我认同」这功能才会开始在裡面发动,进而让自己心裡面的小女孩、小男孩,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顺利去成长。

 

(2)不只为他人而活,更要为自己而活

你可知,有许多人,不只是「没有自己的」,更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忧郁」!

 

严格来说,这些人早已「丢失了自己」。他们可能是,一辈子都在扮演孝顺的儿女、完美的父母...等一卡车的角色。在这些人当中,有些人非常干练,甚至是成功的企业家,但实际上却也不认识「他自己是谁」。

 

每个人都需省思——当有一天,「你的功能性角色」被取代了,那你是否将会被其失落感、无助感给淹没?因爲,非常可能到那时,你会认为自己已变得「毫无价值了」。

 

更重要的是,当你卸掉「一切责任」之后,你可还会知道「自己是谁」?是否还能找到「自己活着的目的」为何?或是,仍明白「自己的恩赐与疆界」到底在哪裡?

 

当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全部都是『爲他人而活』,丝毫不是『为了自己』时,那他就会失去了自我。这种情况,也许不是因为『恨自己』,但却是会让『自己裡面的灵人』消失了!」萧惠中分析。

 

(3)放下「功能性」的角色

实际上,有许多人是无法放下「自己的功能性角色」!

 

就这次的全球新冠疫情来说,在这期间,大家被整个大环境逼着需要去放下一些角色。而在这当中,对有些人来说,当他不再有以前的工作时,是否仍知道该怎么去生活?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与考验。

 

更有些人,因觉得自己有某些责任还未完成,又怎能配得享受休息;导致,他们的灵就不能安息,而会不断去找事情来做。这时候,就算是眼前只有一根浮木,他也会紧抓着不放;因着他的灵不能安息,故而仇敌就能趁此机会要了他的命,或是使他深深陷入万丈的网罗之中。

 

萧惠中强调:「若要克服被拒绝的创伤,你就需要愿意去面对问题、痛苦、恐惧。也就是说,你要去到神的面前,求神启示『你内在伤害的根源』,谦卑的承认问题和需要医治,并让神来『掌管你的情绪』与『医治你的伤痛』,也需要『领受神的爱与接纳』而有能力去『选择饶恕』。

 

唯有这样,你才能破除家族性的咒诅、负面宣告、内在誓言,进而拆毁『不属神的自我防卫机制』,去做到真正的『与自己和好』,进而活出得胜的生命。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