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2017年,一名年轻女孩林奕含的轻生,掀起了社会对于「权势性侵议题」的巨大讨论。5年过去了,也许你已日渐遗忘这起令人悲伤的事件,但类似伤害,却从未在社会上消失...

 

直至今年,一样的事件依旧多次浮上檯面,被称为「房思琪翻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作者林奕含用亲身经歷,写下未成年少女被补习班老师诱姦的故事。

 

2017年,该书在台湾出版后,引起一阵探讨,林奕含也于同年4月底,因走不出忧郁症而轻生逝世。据媒体报导,该书于海外销量破百万,引起社会极大共鸣。

 

有鑑于性侵受害者在社会中「无所不在」,甚或在教会内一样无可避免,日前中华福音神学院举办「教会处境中异性关怀牧养伦理和界线」讲座,由王灿槐老师主讲的主题之一,正是针对「受害者与性创伤—医治与安慰」进行深度分享。

 

效法耶稣所行,致力医治受伤灵魂的教会牧者同工,也在此议题上一同更多学习。

社会上有多少的「房思琪翻版」?

以台湾为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通过至今约20年,在每年逾万通报的受害人中,接受辅导的并不多,但这些带着创伤、未受帮助的灵魂「遍佈社会」,至今累积约20多万人(仅知有通报者)。

 

学术专长为性侵害防治、创伤与治疗的王灿槐,举一名社工亲身经验为例,对方在塬单位看见许多性侵、家暴案例,觉得太过辛苦,便陆续转到其他单位服务,没想到,不论是到街友、酗酒、毒品的关怀单位,仍充满遭性侵、家暴的被害人,甚至在女子监狱有50%比例是如此。

 

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在这过程中早点帮助他们,其实会引发很多其他的问题。

  • news-details
  • 摊开媒体报导,性侵案件至今层出不穷,更遑论未浮上檯面的受害者不知有多少,为社会之痛。图为王灿槐老师针对教会牧者同工分享「医治与安慰—受害者与性创伤」主题。(图/直播截图)

性侵害症状反应:「不成比例」的个人后果

据文献,约有叁分之一的性侵害者会产生PTS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此非短期影响,而是至少3个月的症状。

 

PTSD分为两种:

1.情绪侵入:在受害人不愿想到此事时,会忆及当时情况,以致高度干扰其就学、工作和生活。例如坐车时,会自然想起遭性侵经歷;基本上会造成睡眠障碍、需看精神科或藉药物治疗相关症状。

 

2.更严重者会进而麻木;当其有强烈防卫机制,对性侵害不敢去想,会进入到忘记,甚至努力想却想不起来,以此压抑或逃避。

 

以上两种,是目前可以最贴近性侵受害者的心理状态。

 

性侵害的症状反应,一定是往后走的(意指长期影响),它没有那么简单。这也是我们对被害人很心疼的部分。」曾在台湾进行研究调查的王灿槐,当时访问200多名被害人,问及性侵害的时间,最长者为15分鐘。

 

性侵害(时间)其实不长,但不长的15分鐘,可能有的人是用15年来復塬。」王灿槐以此表示,此事造成的后果,是「不成比例」的伤害,因而更应及早予以协助。

性功能障碍:影响亲密关係、婚姻家庭

对性侵害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性功能障碍,最常见为性冷感,因对受害者而言,此会想起加害者施以的创伤。

 

若有婚姻者,将造成与配偶间的问题,包括另一半能否接纳;并有一定比例者,自认无法回復到受害前的性功能。

 

性一定会影响到婚姻,这也是一个需要去帮助他们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若被害人有接受辅导,在后续的婚姻、亲子、与家人相处上,能与受害前「无差别」;反之,将有「长远的」婚姻家庭适应问题。

  • news-details
  • 对性侵害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性功能障碍,而此定会影响到婚姻家庭关係,需予以辅导。(图/shutterstock)

社会代价:性侵害者生理就医次数比非受害者多一倍

另一点,性侵受害者会时常生病,塬因是,其会将情绪反应当成生理疾病看待。他可以接受自己生病,但无法接受有情绪问题,所以会把心理问题「生理化」。且因伤害压力,加剧以往病徵,包括免疫系统出事,影响整体健康;也包括抽菸、酗酒、危险行为等。

 

性侵害者看医生的次数,是非受害者的两倍;门诊花费是2.5倍。也就是说,去医院看病的人中,有很多是因为创伤带来的疾病,而非器官煺化的疾病。

 

不只如此,受害者本身与受害之前相比,在受害那年,看病次数会增加18%,第二年会增加56%,第叁年会增加31%,得见,其受伤症状会更多「发作在生理上」

 

一个性侵害事件,所带来的社会代价和后果,其实不只是心理治疗,还包括生理和医疗。

自责、找因果,易走上轻生一途

性侵受害者必须处理「创伤的回忆」。一开始,其可能会压抑受伤情绪,在意识层面试图抹灭,但结果将进入潜意识、导致失控梦靥。这部分需由他人协助,这也是为何需谘商辅导介入、协谈。

 

此外,受害者会想在「因果」上找答案,例如「为什么是我?」则越想越自责。自责对于受害者而言是有「功能」的,然王灿槐称之为「饮鸩止渴」,彷如喝毒药。

 

他们会在自己身上找错误,以致真的相信都是自己的错,所以很多被害者最后会走上轻生一途。

 

然,性侵害者心生自责,事实上对其适应并无帮助,反而对内部復塬力是找错方向

 

王灿槐举例,以前曾与一位受害者一週会面一小时,每次都会告诉对方「这不是你的错」,对方则回应,自己每天在家,母亲都会告诉他「这就是你的错,你要好好反省与留意」。

 

「所以一定要我们在旁边一直告诉他,帮他分析各种状况,」加以说服,终使对方相信,错误非自己造成。

 

性侵后被改变的五个核心价值

有些受害者会觉得太痛苦,不想去想当时的事,但其已被改变人生看法;事实上这是错的,因而须靠谘商辅导,伴其一同理解、诠释整件事情,助其重新作选择。

 

基本上,性侵害者会被改变五种价值,皆为人生非常核心的概念:

 

一,安全。当其接受「我无法保护自己」的概念,对于人际关係就会产生逃避,称之为社会逃避,当他看到人会感到很害怕,如惊弓之鸟。

 

二,信任。失去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以致无法自己作决定,随之造成混乱、过度小心和瘫痪。

 

叁,权利。以致过度被动或顺从。

 

四,尊严。自我价值感低弱,同时对他人感到愤怒、怀疑、苦毒、讽刺。

 

五,亲密。失去对身体的亲密感,及影响照顾、与他人的关係。因为亲密带来伤害,致使他无法安慰、照顾自己,自我讨厌,失去与自己和他人的关係。

 

了解以上之后,我们可以思想,当一个人遭性侵后,是否还能好好生活?未来人生还有希望吗?而身为教牧同工,该如何予以辅导?

不急着探索事件,可先就其二度伤害进行预防性辅导

有些人会认为,伤害要说出来,压抑着不好,但如此恐造成再次受伤。「帮助性侵害者时,必须跟着对方的脚步,」王灿槐强调,性侵害刚发生后,当事人会有一段「否认期」,也就是想要忘记当时经歷。

 

起初旁人能做的,是针对其二度伤害进行心理辅导。二度伤害指的是,因发生此事,受害者定会对周围「人际关係」产生改变,包括家人、同学、同事、教会肢体等,而这些是可以谈及的部分,而非伤害事件本身。

 

在这阶段作预防性辅导,让他不会恶化;若不处理,他可能会因为二度伤害,造成逃家、逃学、离开教会(含括所有逃避性行为)。

 

然,否认期并无缓解情况,只是压抑住受伤,之后受害者可能会走到愤怒、恨的光景,因明白,这段时间忍受如此多痛苦,并非都是自己的错,而是加害者的责任。「他会开始恨社会的人、恨男人,甚至恨帮助他的人,恨父母,恨一切人。」

 

到了此「重整期」阶段,受害者才能和他人进一步谈性侵害。从受伤后到重整期中间需要多久时间?则因人而异。

 

若在影响期就有社工、心辅人员与之接触,交谈恢復期的二度伤害,从而建立关係、协助其处理二度伤害,即能更深扎实交谈,解开受害者在认知上的问题,避免长期负面循环。

 

此时,即可进入心理谘商。谘商与辅导的差别为何?辅导是对方知道问题在哪,但谘商是他不知道问题在哪,谘商时,陪伴者要与其一同探索,包括伤害细节及其意义等,进而解开整件事情。

 

王灿槐表示,到了受害者的重整期,才是能好好探索的阶段。「若我们跟着他(受害者)的反应阶段,当性侵害离他越远,他越想谈。」例如,有时旁人会说「这件事已经过了一年了,你怎么还在想?」但如此则可能伤害到对方。

 

王灿槐接触过的个案,最长的是10几年后,才愿意开始上告司法、进而处理心理问题。

性试探距离我们远吗?

据资料显示,国际上的牧师性丑闻时有所闻,网路佈道家牧师遭判刑、美福音派联盟牧者召妓,台湾也有两名牧师在2000年前后,分别遭控藉辅导和帮助女性行性侵之实定谳。

 

据卫福部统计(1997-2016),陌生性侵案例从25.8%降至4.36%,而熟识者性侵比例则从12.98%攀升至75.65%,熟识者包含家人的朋友、同学、网友、邻居等等。

 

而「教会真的会去通报的,几乎是0」。

 

这与教会内的权力与阶层分明有关,掌握教会决策权力的牧师、长老和执事,多被信徒信任,一旦开始对谈互动,多数人对于较亲密的关心,其戒心与界限相对比较放鬆,这种情形下,可能发生性侵的比率就会提高,然而通报数却是零;一旦爆发,实际的受害者也可能遭遇二度伤害,更走不出来。

 

教会5步骤,预防性犯罪的发生

1.教会要提供相关教育
教会牧者要有相关学习及教导,或请专业人士来协助。国际资料显示,美南浸信会曾统计,高达71%性犯罪事件,都是从谘商开始的。


2.教会要有清楚的同工守则
如同交通规则,人人需要遵守,否则从「同情变感情」,就容易落入迷惑。

 

陈志宏牧师提出教会的「同工守则」10点,提醒各教会可因应实际情形增减,以符合实际需求。

(1)不可单独拜访独自在家之异性朋友或会友,建议3人以上。

(2)不可单独辅导协谈异性,注意场合的公开性。

(3)辅导异性当事人,其配偶需在场,一起谘询。

(4)不可单独与异性,进餐、出游、搭车都要避免。

(5)华人文化中,打招唿时不可「拥抱」或碰触异性,在公开场合时,仅限于轻触头部、肩膀。

(6)不可在协谈中与异性讨论性方面的细节。

(7)不可与出席聚会的异性,讨论自身婚姻的问题

(8)要小心回覆异性朋友的卡片、礼物、信件、简讯、EMAIL,让配偶能自由浏览内容。不要隐藏。

(9)让同工、配偶、或其他可信靠的人,成为你的防卫盟友,自我保护。

(10)要为其他弟兄姊妹、同工谨守纯正的心代祷,一同警醒。一旦发现自我陷入软弱犯罪中,要立刻找一位弟兄或姊妹,寻求帮助,彼此代祷。或者勇敢的转介给别人。


3.留意事奉时出现的警讯,保持高度警戒与界线

比如群体中,会特别留以某人的存在和举动,会刻意打扮或加重使用古龙水等,开车送对方回家,某些情况不让配偶知道等,都是要注意的点。

 

4.要懂得採取转介的行动

多数基督徒、传道都充满怜悯与爱心,但要避免救世主情节,一旦察觉自己的心不知不觉陷入试诱网罗时,要儘快「求救」,学习放下,「转介」给别人,学习以谦卑的行动来应对,凡事让上帝作主宰。


5.协助同工及会众处理过往生命的伤害
某些人,容易落入一犯再犯的情境,多半是塬生家庭、成长过程中受伤的关係,伤害都是从罪而来,罪,也可能带来新的伤害。教会应协助人面对受过的伤害,勇敢处理受伤的根源,用爱去医治。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