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欲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需要有智慧去判断。(图 / shutterstock)

身为基督徒的你,常因为未信者「千奇百怪」的问题,而招架不住吗?当未信者「离受洗」只差一步,而你却不知如何回答其问题,以致功亏一篑时,彷如成为「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对于尚未相信耶稣的人来说,让其无法下定决心受洗的塬因,各式各样、无奇不有——

 

我相信上帝,但一定要受洗吗?

我想要受洗,可是家人强烈反对,怎么办?

信了耶稣,还能拜祖先吗?

为什么要宣称上帝是「独一真神」,别的都是假神?彼此尊重不行吗?

我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改变,这样能受洗吗?

基督徒的限制好像很多,怕受洗后会不自由?...

 

人不受洗的塬因有许多,而让许多华人未信者,挣扎是否要受洗最常遇的情况是:「想要受洗、但家人强烈反对」,或「信了耶稣、就不能拿香祭拜祖先」这两个问题。

 

然而超乎你我想像,将未信者「卡」在教会门外,另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是—他们其实觉得,基督徒的「表现」也没多好,为何自己一定得信耶稣?

 

举例来说,许多教会在传福音、邀请新朋友受洗时,会遭对方反问:「我看身边基督徒的表现也没有很好;人受洗后,上帝好像也没改变他们的生命。所以,我为什么要信耶稣?

 

当基督徒听到未信者提出如此「指控」,心头上无疑会深受一击、有苦难言;或许也会感到生气,想知道对方讲的「没有见证的基督徒」到底是谁?害得其他人传福音时功亏一篑。

 

有句话这么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未信者离「受洗」只差一步,但我们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其问题。

 

由「格子外面出版社」发行的《真理不怕挑战》一书,作者杨锡儒牧师特别精选出,受洗前未信者最常问的18个问题,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加上幽默有趣的分析,分享传福音时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精準回答未信者的难缠问题,盼使基督徒在传福音时,不再常缺临门一脚而前功尽弃。

  • news-details
  • 「指控」,很多时候是出于「情绪问题」。(图 /  shutterstock)

未信者对基督徒的指控是「情绪问题」

杨锡儒分析,当未信者反问:「基督徒的表现也没多好,我为什么一定要信耶稣?」时,不难想像,对方的指控是带有情绪,而非经过严谨分析得出此结论,且通常是针对「某个特定对象」居多。

 

很可能是,曾伤害过他的人刚好是基督徒,于是把此生气情绪转移到耶稣和基督教身上。

 

而针对此问题的回答,有九成以上牧者同工会按圣经钦定版的标準来回答:「你不要看着人,要看上帝。

 

「标準答案」固然没错,但对未信者来说「等于没有回答」。对方还未信上帝,不信的塬因正是「他看不到上帝」;既然他看不到上帝,当然只能看着「人」。

 

这个钦定版的标準答案行不通的塬因,是因为这是对『基督徒』讲的答案,不应该是对『未信者』讲的话。对他们来说,他『只能看到人』,你却叫他『不要看人』;他『看不到上帝』,你却偏要他『看上帝』?所以,当然是有讲等于没有讲。」杨锡儒说明。

  • news-details
  • 「信耶稣」是得「救恩」的关键。(图 /  shutterstock)

没有好见证的基督徒,其实是你应该受洗的理由

当有未信者,因对某基督徒的生命感到没有好见证,以致不想信耶稣时,他心中最大的疑问通常为:「这个人这么烂,为什么耶稣还要爱他?这个基督信仰连『是非对错』都不会分,信这个又有什么意义?

 

杨锡儒分享,当传福音遇到此情况,他一般会反问对方:「按照你的逻辑,假设有一天你成为基督徒了,那么你就一定会是一个很有见证的人,是这个意思吗?

 

对方若回答「是」,杨锡儒会请他记住以下这句话:「其实,那个人没有好的生命见证,正是你应该要受洗的理由。

 

并继续说明:「因为,我敢跟你保证,当你信主后,一定也会成为一个生命没有见证的基督徒。除非,你敢保证,你受洗后,绝不会再跟爸妈顶嘴,也不会跟老婆吵架、惹孩子生气,更不会跟老闆计较薪水;否则,你在这些人眼中,就是一个没有见证的人。

 

其实你应该想想,那个在你眼中,没有生命见证的基督徒,为什么上帝没有立刻处罚他?为什么还要继续爱他,不断给他『悔改的机会』?」杨锡儒反问后,会接着解说:「其实,这也表示,上帝将来在你犯错的时候,也不会立刻处罚你,一样会继续爱你,不断给你悔改的机会。这样的上帝,如果还不值得你信的话,请问你要信谁呢?

 

传福音时,有时换个角度,即能帮助未信者,不单只是看到「人的问题」,也能看到「基督信仰的宝贵之处」。上帝对人有长阔高深的爱,如何将这份爱使更多人知道,是基督徒能将福音传出去的关键。

得救关键是「信主耶稣」

杨锡儒于书中强调,教会传福音时,阻拦未信者接受福音的另一个最大绊脚石是—教会往往会因为未信者对圣经真理不熟,不敢很快地邀请他们受洗。

 

然而,若从圣经找答案,人得救的关键是:你若口裡认耶稣为主,心裡信神叫他从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罗马书10:9)

 

圣经清楚提到,「『得救』是因为『信主耶稣』」。耶稣曾和尼哥底母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稀奇。

 

从上述耶稣对「得救定义」所做的更进一步解释来看,「得救」塬来并不单单是「知识上的一个『认信』」,更重要的是「重生」;因为,若是没有重生,就不能进神的国。

 

简言之,「重生」的真谛,除了人在「理性认知」与「口头承认」外,最关键的是,「圣灵同时也进入到信的人的灵裡」,进而产生连结与变化。

 

由此可知,「知识」与「重生」显然并不同。「知识」是一步步累积,「重生」是即刻发生。「得救」这件事「有就是有」,或「没有就是没有」,是百分之百跟零之间的差别。

 

杨锡儒表示,耶稣的宝血并不是洗去人80%或90%的罪,而是使人的罪得到「百分之百」的赦免;同理,「重生」就是「得救」。

 

而「受洗」也等同「重生」当未信者受洗,就是重生,其重生与是否了解多少圣经真理无关;因而,只要一个人想受洗信主,当然可以「马上受洗」。

 

反之,若一个人没有重生,那么即便上了十年圣经真理装备课,也可能仍选择不受洗,将来无法上天堂。上帝所认的,是人的「重生印记」,而非「毕业证书」。

 

杨锡儒提醒:「我们不能因为未信者的软弱与还未得胜、有缺点、不完全,就禁止他受洗。按照正确逻辑来说,未信者不是变好了,才来信耶稣;而应该是,他信了耶稣,才有能力变好。实际上,当一个人还没有受洗和领受上帝恩典之前,我们是无法期待他是一个完全的人。」

 

若一个人因「信主耶稣」而得着救恩,就已在灵裡真正重生,然教会常把上课装备此「知识性的认知」列为前提,而不允许对方先受洗。若如此,是否是在此前提上判定他还未得救,以致需用上课补齐?

杨锡儒反问,此种「信而上课,然后受洗」的作法,是否真的符合圣经上所说「信而受洗」的逻辑?实际上,「洗」是「信」的表明,意即「信」是内涵,「洗礼」是表达信的外在形式;因此,信而受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若有一个人说自己愿意「信」,但不要「受洗」,那他的信,实则有待商榷。反之,若一个人愿意信,却因为某些非自愿性的塬因无法受洗,并不会影响其得救。

 

例如,教会正準备于当週主日预备为某人受洗,而那人却在主日前出车祸身亡,此种情况下,那人是得救的。或是,有人在飞机上接受别人对他传的福音,当下立刻愿意认罪悔改,决志受洗,却还来不及到教会受洗时,因飞机失事而丧生,那么此人是马上去到天堂报到。

 

圣经中有多处案例皆提到:「只要信了,就可以立刻受洗」。

 

举例,保罗在大马士革遇见耶稣,3天后,亚拿尼亚奉神旨意为保罗施洗;得见,保罗在遇见耶稣后,从「未信主」到「已信主」,不过是3天时间。

 

再者,彼得讲道给哥尼流一家与其亲朋好友听时,他们都被圣灵充满,当下信主并全部一同受洗。此外,保罗和西拉被下在监时,带领狱卒一家在当夜全部立刻受洗。

 

杨锡儒强调,人是因为「『得救重生』而受洗」,而不是因为「『头脑懂很多』才受洗」。

 

若教会釐清此部分,重新回归到与圣经教导相符的作法,先马上为未信者受洗,之后陆续教导关于圣经真理,相信,这可以处许多未信者因无法按着教会期待,顺利上完课程,而无以为继、半途而废,反而错失得到神救恩机会的问题。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