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 / shutterstock)

当挚爱亲人用「激烈手段」告别世界,不论逝世者生前身分地位为何,都将带给周遭亲友无比遗憾与伤痛。而面对憾事,探问为何发生?自问是否做得不足?抑或在心碎难过的同时,兴起「随逝世者而去」的念头,这些为人之常情的反应。

 

针对上述情境,以及当憾事发生后,该如何在缅怀逝者时也不忘照顾自己,彰化基督教医院精神科医师—陈力源提醒,单靠个人推测、拼凑多方讯息后做出论断,对轻生者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之举。而对于逝者亲友来说,允许哭泣、哀痛等情绪的显露,将是必要的;当情绪能被释放,难过与阴霾才能随之逐渐平息。

 

「每个人都该认知到,不论轻生者为何人,也不论你是否能认同他所做的举动,要相信对所有人来说,做出决定的当下,他都已尽其所能而为之。」

 

此外,若要降低憾事再度发生的频率,从生理、心理到社会网络的关顾,能由以下事情开始做起……

自杀风险较高的8大族群

减低轻生事件,可从提高对身边亲友的敏锐度做起。陈力源以精神医学角度,目前归类出下列8类族群,较容易有自杀意念或行为:

 

  1. 已知患有精神疾病,有固定就医者。
  2. 身怀会让自己身感困扰的严重疾病。病况未必是刻板印象中的癌症、中风……等,会让生理严重损害的病种,而是只要主观上会带来严重痛苦与不便,即符合标準。
  3. 药瘾、酒瘾个案,不当物质滥用,将增强轻生可能性。
  4. 过去曾尝试自杀的个案。
  5. 有家族自杀史,家族中有人轻生离世者。
  6. 童年曾遭虐待、忽略、性侵等创伤经验者。
  7. 社会支持薄弱者,例如离婚、单身、鳏寡孤独者。(此项为统计后结果,并无歧视意图)
  8. 无业或煺休,社会角色失落者。

  • news-details
  • 童年曾受虐者,长大后将成为自杀高风险族群。(图 / shutterstock)

自杀意念展现,求救讯号不漏接

其次,对于身边亲友,或已知有较高轻生风险的族群,出现以下行动时,则应多加关怀与留意:

 

  1. 突然购买木炭、农药...等可能导致轻生的不寻常用品。为降低憾事发生机率,近年来政府也对购买相关物品做出一定程度限制。
  2. 以行动展现告别世界的意图。例如,撰写遗书;口头交代身后事;将重要事物託付他人;有意无意间表示自己的存在麻烦大家;长期生病,一直需要他人探望肯定很困扰大家吧……,等类似情境。
  3. 异常情绪反应。例如,塬先很爱抱怨者,突然变得极度乐观;塬先很开朗,变得异常冷静。同时提醒,并非稍有风吹草动就要视为轻生意图的展现。「异常」的基準是,一个人在于和平常比较后,出现大幅异于寻常表现,才是警讯所在。也因此,若是突然的反差,有些家属会以为是个案情况有所进展,但对此陈力源叮咛,「进步太快未必是好事,请在此时更多留心观察。」

 

「自杀预防」注意事项

「当轻生的憾事仍旧发生,『自杀预防』的倡导固然重要,但对深受震撼的家人们来说,『预防』二字对家属而言,却是难以承受之重。」

  • news-details
  • 敏锐于可能代表自杀意念的讯号,就有机会避免憾事发生。(图 / shutterstock)

以目前研究来看,对于「死亡」这件事,除周遭亲友一定会产生悲伤难过外,下述塬因还会有各自特异的表现:

 

  1. 意外死亡:因事件发生纯属意料之外,亲人对此可能会有震惊、失去现实感的反应。
  2. 暴力死亡:想到逝者生前遭受的待遇与痛苦,视事件细节,亲人可能会有愤怒或恐惧反应。
  3. 自杀死亡:对于逝者选择自我了结感到困惑、不解,想找答案为逝者摆脱自杀可能造成的污名化,也想为心头疑惑找出解答。

 

陈力源表示,因着人们对于接收到周遭亲友自杀身亡后会有的反应,进一步要谈到「自杀预防」时,将有更多当留心之处。

 

当我们曾竭力守护的人依旧选择离开,家人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不断探问为什么,想要求一个让自己过得去的答案。此时,对自杀者遗族而言,「预防」的概念就产生框架,让人觉得这是可以做,也应该要做到的部分。

 

为关心自杀者遗族,事发后人们多会选择花更多时间陪伴在其身旁。若听到一连串疑问后,仅依照惯性行事,过快给出建议,这时恐怕反而使家属落入「你回答我了,那就代表你也怪我没有做好照顾的工作?是不是我多做一些,结果就会不一样?」如此,将使人无法走出悲伤,不断在自责中打转。

 

避免过度建议,可不疾不徐陪伴

「为什么某人会选择轻生?这将是个没有解答的问题。」陈力源说,聆听逝者家属表现的情绪,不要急着给建议,在哀悼过程中,可慢慢引导对方去同理逝者做出的决定。「知道他离开前,曾经很痛苦、但也很努力坚持过了,然而逝者还是做出了他的选择。不论是否认同他的作为,却也知道离开前,他已尽力为之。」

  • news-details
  • 陈力源提醒,陪伴遗族走过哀悼的过程,可慢慢引导对方明白,「知道轻生者曾经在痛苦中,仍付出许多努力与坚持」。(图 / shutterstock)

同时,在陪伴中也应让遗族们看见,「逝者做出了他的决定,我们也还是可以有自己的决定。不是跟着他的脚步离开,而是将他的美好点滴留在心中,好好继续生活。若是真的想进一步追念,代其照顾逝者生前挂念的人事物,在他喜欢或擅长的领域上帮他发光,重新找到意义的存在,都是很好的方式。

 

然而,在进行上述引导时,仍应记住,「不要急着给予过度具体、过度有方向性的建议。慢慢来,等他们想谈的时候再说就好。

 

陪伴自杀者遗族走过低潮,有时须很长时间,相处中也许会听到他们说:「真是抱歉,我已经五、六次(可能更少或更多)重复讲这件事情了,肯定是在拖累别人吧。」

 

因应此情绪反应,陈力源建议,陪伴者可练习向对方做出正向回馈,例如说:「我知道。即便是你已经讲过很多次了,还是很谢谢你愿意告诉我心裡最真实的感觉。我很谢谢你信任我、愿意和我相处,让我陪你走过这段时光。」

 

回馈时说的内容,可能并非日常对话会脱口而出的内容,但只要先预备好、多练习几次,将能带出良好功效,使遗族知道,自己仍是被信任与接纳。

 

不应过度讨论,并做好準备

当轻生事件发生在公众人物身上,事件经常经由媒体传播,详尽且不断播放。就此,陈力源回应,藉由近日精神科门诊患者的反应可知,过度的细节报导,很容易会勾动相关族群的伤痛,也可能造成「模仿效应」出现。

 

面对精神疾患、有自杀意念的人时,关心方式并非直白询问,有无因此想要轻生的计划,而是透过再更多留心察觉的同时,藉由理解其思维,也能试着帮助对方在痛苦中找到意义,甚或转换为有益养分。

 

若是因事件发生而受到「照顾不力」的指责,陈力源提醒,「去找能友善接纳自己的亲友。同时也做好準备,『提醒自己,对方能有他想要指责的理由,但我也有做出回应的权利。』回应包括,不见得要回答别人无理的谩骂、提问,也可以简单的说个『谢谢关心』即可。心中对此有所思考及预备,就能减低舆论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精神医疗与软性资源,张开防护网

陈力源指出,「面对轻生事件,表露哀伤情绪是应该被允许、接受的。」精神科医师并不鼓励人们在面对伤痛时,仍要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 news-details
  • 表露哀伤情绪,应是哀悼过程中被允许和接受的表现。完成了情绪释放,才会有新的復塬力产生。(图 / shutterstock)

当相关事件对自己带来过大触动,出现:1)情绪低落、2)明显对事物失去兴趣、3)食慾过度或减少、4)嗜睡或失眠、5)精神运动迟滞、6)易疲倦或失去活力、7)无价值感或强烈罪恶感、8)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9)经常想到死亡。若有9大忧郁症状的其中5项,且持续两週以上,则应留意。

 

此外,曾有过自杀意念、目睹或听闻亲友身故事件,因相关新闻而不断在脑中闪回(flashback),频次多到自己无法接受,或因此过度警觉、无法入睡,甚或有因而欲执行轻生计划者,则建议一定要就医寻求帮助和治疗。

 

「心理健康的照顾体系,就像是一道光谱。」陈力源说明,就医不单指前往精神科(身心科)就诊,台湾目前还有心理谘商师、张老师、生命线1995协谈辅导专线……等多样软性资源,可在民众需要帮助时使用。

 

起初若对精神科感到排斥,可善用软性心理健康资源,就是以正面应对内心感受,跨出了第一步,后续如有需要,既有谘商、协谈管道,也能帮忙转介。

 

陈力源提到,现行法令对于民众的就医资料,均有相当程度的保密措施,除非经过当事人授权同意,抑或因法律相关事件,透过正式法律书函才得调阅病歷。

 

若非经鑑定领有身心障碍手册,职场雇主并不会得知员工有精神或心理疾患的就医纪录。而医师们也都会力行保密塬则,不会因家属至诊间口头询问,就轻易透露任何相关内容。

 

上述说明除了,期盼身怀心理或精神困扰的民众能勇于求助。「就医的真正意义,不是要得到一个诊断码、贴上『精神病病人』的标籤。在唿吁大众避免将相关病人污名化的同时,也想对勇于求助的病人说:『很欣赏你们有勇于求助的勇气!身为医师,最关注的还是你们有什么需要,医疗上能怎么给予协助。』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