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得福的目的是什么?神渴望万民一同认识祂,基督徒被拣选、领受福气和荣耀的职分,便是去到未得之民的生命,领人认识救恩!
金洪朱牧师提醒,教会的大小,是从「差派了多少人」来决定。宣教就如同马利亚打破香膏膏抹耶稣,有人觉得是很奢侈的浪费,但耶稣反而非常称讚这份摆上,因此重要的乃在于「是不是神的旨意、合神心意的」。
宣教既是神的旨意,是必须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拦阻的,但,要如何鼓励弟兄姊妹,愿意主动踏出脚步传福音和服事?
今明(8/22、23)连续两日,圣光神学院举办「他山之石宣教讲座─以大地教会宣教策略为借镜」,邀请大地教会2000宣教会本部长金洪朱牧师,及推喇奴海外宣教会本部长韩忠熙牧师主讲,并由南部教会多位牧长回应,实体和线上共约240人报名参加。
今年1月也曾在华神举办此讲座,本篇报导记录此次第一日讲员──金洪朱牧师的叁篇信息重点精要,及南部牧者:林明宏、杨锡儒、陈见岳、骆世雄、郑博仁,回应反思台湾宣教的情形,和戴继宗牧师之总结为主。
第一堂「教会和宣教」,谈宣教跟教会的关係;第二堂「大地教会的牧会论和牧养哲学」,讲述该教会各面向如何密切结合宣教;第叁堂「大地教会ACT29意象和宣教」则为具体宣教概况和事工。
我们明白圣经、「心窍」被开通了吗?
金洪朱先请大家思考,为何初代教会信徒愿意不惜生命、财产和一切去宣教,一生离乡背景甚至殉道,到底热情从何而来?
因为他们明白整本圣经的核心,明白耶稣的旨意,心中被宣教的灵所充满,如路加福音24:45-48中「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因此,宣教是从明白神的旨意、心窍被开通的人开始。
耶稣基督的救赎,本身就是神的宣教计画之一,主也希望祂的门徒明白这个旨意,也就是说,教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是为了完成大使命、为了宣教,所以耶稣復活后反覆宣讲这个命令。(马太福音28:19-20、马可福音16:15、约翰福音20:21-22、使徒行传1:8)
这个荣耀唿召,是神给你我的
福音有「普遍性」,是属于全人类的,所有人内心都渴望经歷伊甸园那与神相遇的福。
诗篇67:1-3说,「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万国得知你的救恩。神啊,愿列邦称讚你!愿万民都称讚你!」可见,这些福先赐给我们,不只单单为个人,更是要让「万民」得知神的救恩与道路!
金洪朱提醒,「所以我们被拣选、救赎,一定要明白目的,为要使万国列邦得知神的道路,所以我们是为『宣教的目的』而被拣选。(创世记12:1-3、出埃及记19:5,6)」
从歷史上可见,神拣选在人眼中不被看好的民族,但是,当人从神得福后,若忘记唿召与神的旨意,福份就被拿走;教会一旦忘记宣教使命,内部便会问题丛生。
因此需谨记,教会人数增长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成就,而是去使人出黑暗入光明,这也是一个荣耀的职分。
为要使福音衝破文化的墙,必须有人要走出去传(罗马书10:13-15);这件事不是自然而然、平白认为神总有一天会成就,而是「你我」必须去传。当心窍被打开、明白神旨意的人,开始努力去传福音的时候,全世界的人才能归向神。
神渴望万民一同认识祂(启示录7:9-19 马太福音24:14),「宣教」的拉丁文意思是「差派」,神是差派的神,祂不只差派人,更差派耶稣基督和圣灵,来到地上建立教会。
而教会就是圣灵差派的共同体,要去到未信主的人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宣教士的身分。
「教会因使命而存在,正如火因燃烧而存在。」—艾米尔.布鲁内尔(emil Bruner)
教会的大小,是从「差派了多少人」来决定
第二堂中,金洪朱牧师指出,改变世界的主角不是牧师,更重要的「信徒」,因此牧者需投入成全、培训圣徒的工作。
大地教会创会牧师、已故河用祚牧师曾说,「当你全心全意投入(教会),就会有很多创意。」因着爱教会,神就把许多新的思想赐给他。
教会不是由「人」带领,是「异象」带领,所以大地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很清楚教会的异象是什么,这份异象是牧者与信徒共享,因此河用祚离世10几年后,教会异象仍没变,仍持续宣教和成长。
河用祚也常说,「教会的大小不是人数决定,而是差派了多少人来决定。」
该教会如今约10万人,多数人委身小组,形成关係紧密的「共同体」;而宣教和其他事工相辅相成,与主日崇拜和小组的关係皆然,因此都需要同步发展,不能偏废。
大地教会每年9千多人参加短宣,其中约5千在韩国,4千到海外;但因疫情暂停,直到后来在谨慎防疫评估之下慢慢復甦,教会的年轻人彷彿「活过来」,陆续到乌克兰、叙利亚帮助难民等,许多人短宣结束后更喜欢敬拜、服事更有力。
但要如何鼓励弟兄姊妹,愿意主动踏出脚步传福音、并成为愿意服事的信徒?
大地教会的做法,第一阶段是先带领人成为门徒,但还有第二阶段,是训练门徒成为「养育者」。
从听讲到自己试着去教导,过程中很多恩赐就被发现,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带来生命改变,且当体会到的恩典越来越多,就越主动愿意服事神;当「人人服事」成为文化,便自然而然影响刚进到教会的人。
金洪朱举例,该教会当「长老」之前,需要训练一年,包含打扫、扫厕所、发单张、做招待等事奉,树立好的模範;有些年轻人看到年长的长老为人打菜,会感到不好意思,下一次便主动出来服务。
对于宣教需付出看似不符效益的资源,金洪朱认为,这就如同马利亚打破香膏膏抹耶稣,有旁人觉得是很奢侈的浪费,但耶稣反而非常称讚这名女子的摆上。
所以重要的不是花的钱多或少,乃在于「是不是神的旨意、计画、合神心意的」。宣教是神的旨意,因为神「命令」所有教会宣教,因此不论资源多寡都是必须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拦阻的。
回应:反思台湾宣教的迷思与突破
第一天最后一堂「从大地教会看台湾宣教的迷思与突破」,由5位南部牧者回应。台南美好教会主任牧师林明宏表示,一间教会兴起、被神重用有其塬因,大地教会投入全教会于宣教,跟着既定行程执行,因此有「想法」还需要行动。
他提醒,「异象」十分重要,如何带会众进入这个方向?传道人有无思考「策略」可否落实于自身教会?
学习策略和参加特会是好事,但不太可能把别人适用在孩子身上的东西,全部套用到自己孩子身上,需要视自己的状态一步步带领。
此外,举办福音活动需同时考虑福音的果效,「佈道」需要「跟进」,因此需思考,当人们在佈道会中决志,我们有预备好跟进关怀的人吗?
「高雄基督教福音联盟协会(高福盟)」理事长、右昌长老教会主任牧师陈见岳分享,今天听了金洪朱牧师的信息,心中充满感动但也感到汗颜,他看见大地教会抓住宣教的信念并真实活出来,影响力就非常大。
若说「RPG」是祷告的扁平化,「幸福小组」是佈道的扁平化,「旌旗教会萧祥修牧师」是植堂扁平化,大地教会则是宣教的扁平化,圣徒能够大力动员,所带出的力量就大不同!
高福盟以福音宣教为核心,希望能整合高雄的教会机构一同宣教,用行动支持KFI、万军⋯等,盼连结各教会的资源一同合作。
今年上帝也催逼其牧养的右昌教会,能与差会合作,支持一名宣教士去土耳其宣教;虽然自己教会力量不足,就与另外两间教会一起推动。因此,知道怎么做是其次,但至少凭信心付诸行动,让弟兄姊妹知道教会重视此事。
高福盟也希望能够加紧脚步,在黄金十年当中,能差派出100位宣教士、信主人数能达10~15%。
福气教会主任牧师杨锡儒牧师对今天讲座表示,「看见真正愿意为福音捨命的榜样,对我非常触动,对我们很有意义。」
20年前他曾赴韩国大地教会参加河用仁主领的敬拜讚美特会;今天听完信息则「非常非常感动」,因这是一间被宣教异象深深吸引,且浸泡在宣教行动的教会。
第一堂「教会论」跟福气教会一路来「以佈道为导向」的大方向很契合,他本身因看见许多教会走向「内聚」,失去传福音的异象和能力,因此从「恢復教会的本质」强调教会要先知道「自己是什么」,才会知道要「做什么」,也就是教会是为佈道、拯救人灵魂而存在。
再从更高角度思考:台湾如何整合宣教资源?若零星做,较难造成风起云涌的气势,有可能花很多冤枉的代价在摸索上。
所以杨锡儒建议,可从国度的层级整合,请大地教会以教练的模式指导,包含如何作「宣教异象」的宣导、「宣教神学」的认知,以及策略上的联盟等,谦卑向其学习,也能提升台湾在宣教上的信心。
杨锡儒最后分享,这些年台湾復兴迹象,让他思考:神是不是正託付「宣教的异象」给我们?近期小小的台湾忽然成为国际焦点,虽然是危机事件,但是不是也是上帝在为台湾做预备?
他提醒,若一间教会连传福音给隔壁邻居,都踏不出脚步,提「宣教」会不会太远?因此,必须先自我预备宣教的基本工,当神要用我们去宣教时,才不至于仓皇无力。
对此,圣光神学院院长陈吉松回应,若对邻居没负担,只对宣教有负担,那是对事工有负担但对灵魂没负担的弔诡现象。
高雄灵粮堂顾问牧师骆世雄说道,大地教会1985年成立时,就非常清楚教会存在的目的是宣教,让他十分佩服,因一般认为教会在人数和收入都不多的时候,连维持生存都不易,且支持海外宣教士花费极高,故不列为优先事项。
由于目前台湾还没有大地教会这么大型的教会,曾任台北灵粮堂植堂处长、高雄灵粮堂主任牧师的骆世雄,以下提供一些实务上的做法和要点,供大家参考。
1.摊提每月经常费收入10%,其中一半当月奉献给福音机构、宣教机构,另一半作为宣教基金,未来正式差派宣教士或植堂时就可使用。
2.是否一定要通过差会才能够差派海外宣教士?建议视地区而定,像非洲刚果局势不稳,若遇战争,差会较有管道即时救援;但有些较安全、出入境便利的国家,则能经由教会差派极可。
3.培养当地华侨后裔成宣教士,较能长期稳定培育当地信徒成长,因为宣教最后的目的,一定要植堂、在当地建立基地,才能走得远。且当宣教士能独立牧会,母堂也能继续支持其他宣教士。
(相关报导:15年分堂增216间! 骆世雄牧师任植堂处长期间「最怕半夜电话响」、爱妻小卡大支持)
4.鼓励职场CEO参与海外宣教行动。有些商人看见海外商机,便于当地投资企业,能够养活宣教据点和创造当地工作机会,这便是营商宣教。
5.提早煺休的弟兄姊妹,有些移民国外,因其过去曾受过训练,便能差派为宣教士,先从家中开幸福小组,当有4个小组便能成为一个分堂。
武昌教会顾问牧师郑博仁观察,大多数神在国度的工作,是从一个人开始,此人先领受异象然后朝此异象发展。武昌教会最初也是用粗浅模煳的方式定异象和目标,包括要差派10个宣教士、10个分堂,但不知不觉间就成就了。
目前台湾虽无大地教会这么大规模的教会,但可试着整合资源。因为海外宣教问题很多,包含:语言、募款、签证、宣教士孩子的教育、战乱...等,常让人一想到就头痛、走不出去了,所以鼓励教会界放下成见,一起整合。
近期高雄成立「职场合一事奉中心」,郑博仁发现商人的思维模式和牧师很不同,双方合作带来更大更快的果效,因此,牧者需改变思维,不只叫信徒「来」教会聚会,而是「去」职场为主做见证,让商场领袖有路走、有发挥恩赐服事神的方式。盼未来让教会跟差会、职场整合,才能让宣教发挥更大功用。
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戴继宗总结提到,他两週前刚从韩国回来,有去拜访大地教会,很感恩他们愿意在百忙中关心台湾,并尽其力量帮助。
台湾教会未必要完全学大地教会的做法,但可藉着聆听经验,找出自己在普世宣教上要走的路。
他个人30年参与华人宣教,发觉一个教会的宣教工作,不会高过主任牧师对宣教异象的看见,因此,主任牧师看重宣教很重要,包含在讲道常常提到宣教,并将宣教放入年度事工。而上帝不会辜负看重宣教的教会,大地教会就是一个见证。
今天分享的大地教会成果,是经过37年累积,非一夕之间就达到的,因此,「当我们行动,我们就成长 As we go, we grow」,忠心在上帝量给我们的那一份上,压力不用太过大,毋须一下子达到大地教会的境界,这也不是正确的方式。
求主帮助台湾的教会,能够开始「做宣教」,盼「咱一起来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