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面对内心一个个渴望,圣经如何说呢?(图/shutterstock)

许多人认为「知足」等于「不要求更多」,但,这符合圣经吗?

 

基督徒作家嘉琳.阿兰森(Carina Alanson)曾经与友人侃侃而谈,其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内心温暖油然而生,直到同伴发出了一个疑问:「妳为什么不能满足?」

 

同伴似乎正在质疑:人应该接受现况、不应该希望事情有所不同;此话一出,如同利箭击中了她的心、扼杀了兴奋,也促使她开始研究「何谓知足」

 

日前,阿兰森于ibelieve网站分享了〈知足的真谛〉一文,从圣经一一探索接受现况、甩开任何想改变的渴望,是否符合圣经呢

满足,等于「接受现况不改变」吗?

提摩太前书6:6-8节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阿兰森反思,当保罗这么说时,他的意思是「人们只能接受现况」吗?而经过思想多处经文后,她相信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塬因有叁个:

 

1. 圣经中,充满对生活「想要更多」的人

例如:旧约创世记裡的亚伯拉罕和撒拉、撒母耳记上的哈拿,以及新约裡,路加福音的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他们都渴望有后代。

 

又如,使徒行传7章、希伯来书11章,提到摩西想把以色列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士师记6章,基甸则希望以色列能从米甸人的压迫中,获得自由。

 

以及,路得想离开摩押,跟随婆婆去以色列;大卫想为上帝建圣殿、尼希米想要建造城墙。马太福音第4章,彼得、雅各和约翰则想离开捕鱼的本业、跟随耶稣。这些古时的信心人物,他们都有所渴望。

 

阿兰森说:「神不排除忠心的信徒有梦想,事实上,他们更证明了上帝会使用梦想引导人,进入祂最伟大的计划裡。」

  • news-details
  • 创世记22:17-18,神对渴望孩子的亚伯拉罕说:「…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图/shutterstock)

2. 圣经积极谈论「渴望」

诗篇37:4说,「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裡所求的赐给你。」,诗篇103:5并描述上帝会:「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这些经文,证实了「愿望」的价值。

 

阿兰森说:「如果我们应该拒绝或忽视渴望,为什么上帝会告诉我们:祂想要满足渴望呢?

 

3. 耶稣告诉我们:要祈求

约翰福音15:7,耶稣说:「你们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裡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又马太福音7:7、11他告诉追随者:「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你们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么?」。

 

耶稣也肯定了渴望,因为「祈求」即意味着「想要」。

 

阿兰森也说明:「『祈求就给你们』是有条件的:必须祈求好的东西—上帝不会答应对我们或对他人有害的请求。」而耶稣邀请我们去祈求,祂欢迎我们的愿望,祂希望在符合我们最大利益时,实现它们。

  • news-details
  • 耶稣邀请我们去祈求,祂欢迎我们的愿望,并希望在符合我们最大利益时实现它们。(图/shutterstock)

关于知足,圣经怎么说?

综上所述,显然圣经没有规定我们过「禁慾的生活」。

 

而若「知足」不是「没有慾望」,那又是什么呢?阿兰森条列了新约提及「满足」和「知足」的经文,包括:路加福音第3章、腓立比书第4章、提摩太后书第6章,以及希伯来书第13章

 

她观察上下文阅读,发现了叁个重要的提醒: 

 

1. 不要让「对金钱的渴望」导致伤害他人。

例如,路加福音3章14节,施洗约翰告诉士兵们:「不要以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他在此处警告:不要让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导致了伤害他人的罪恶(讹诈人)。

 

2. 贪财是危险的

提摩太前书6:6-10,保罗告诉提摩太: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在这裡,保罗肯定了知足的价值,同时警告贪财是危险的—事实上,贪财是如此危险,会导致人们偏离真道、丧失信心,并带来巨大的痛苦。 

 

3. 不是要相信金钱,而是相信上帝会供应

而在贪财的警告后,提摩太前书6:17保罗继续告诉提摩太:「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

 

希伯来书13:5-6则说:「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 news-details
  • 贪财是危险的,申命记17:17耶和华神也告诫君王:「他也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恐怕他的心偏邪;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图/shutterstock)

满足,意味着什么?

阿兰森总结:满足,是对我们的需求,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一个「满足的基督徒」,已学会相信神的供应,不会试图透过不义之财或肉体的努力,来满足需要。

 

他知道,上帝是供给的最终来源,而非仅是一份工作、一个银行帐户或一段关係—所以,「满足的基督徒」心很平安,并能感谢及享受现有的。 

 

一颗「满足而渴望」的心

「渴望」和「满足」两者并不相互排斥:人可以对生活有梦想、有渴望,同时也满足于目前的状态。 

 

阿兰森引用Brent Curtis和John Eldredge所着《The Sacred Romance》(暂译:神圣的浪漫)一书段落表达:「知足并非『想要的更少』,那是简化的办法;扼杀自己的心,任何人都可以看起来很圣洁。然,真正考验是:热情并有耐心去享受现在所拥有的,与此同时,热切期待那即将到来的盛宴。

 

拥有「一颗满足而渴望的心」关键是:将每一个梦想及愿望,都交给慈爱的天父

 

如果你的渴望是好的,且符合最大益处,大可相信神会在完美的时机实现它;而若结果并非如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愿望并非来自于祂,进而自我调整、改变方向。

 

「无论上帝对愿望有何回应,我们都可以感到满足,因为知道祂会照顾我们,并为我们做最好的事情。」阿兰森说。

 

与上帝一起梦想

你梦想什么呢?心中正燃烧着什么渴望呢?

 

也许,你想换工作,但一位朋友告诫你要「满足」已拥有的高薪工作;或者,您想要有另一个孩子,但您的配偶质疑:为什么不能对已有的孩子「满足」。

 

阿兰森鼓励:「把这些渴望都带到上帝面前,让祂启示梦想是否来自于祂。」不要轻易地将你的渴望置之不理。我们为已经拥有的感谢神,也让自己与上帝一起梦想,因为祂所为我们预备的──总是超过所求所想!

  • news-details
  • 把你的渴望带到神的面前寻求,约翰福音1:16说:从他丰满的恩典裡,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图/shutterstoc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