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座落于世界各地、特殊地形的会堂,建造背后都有一段小故事。(图/取自 塞多纳圣十字礼拜堂官网、 Google map由 Danny van Haaren上传)

亚伯拉罕于所到之处就筑坛献祭,藉着圣经的启示让我们看见,基督徒敬拜的祭坛,也应随信徒生活的足迹,而遍地建立

 

神的心意,让各地都能看见「教会」的存在,今天就来介绍5家地理位置特殊的教堂,让我们一同惊唿:「哇,塬来这裡有教会!」

 

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摩太前书 3:15

1.从垃圾山变成神的家—圣西蒙教堂(St. Simon "The Tanner" Monastery)

报导,教堂所处的莫卡坦(Mokattam)区,以前是用来做资源回收的地区、遍地垃圾,但因着一位名叫奇德斯(Qiddees)的基督徒,趁着前往当地高官家中收垃圾时,把握机会向官员传福音、邀请他来垃圾山看看,终至官员内心感动,愿意前往。

  • news-details
  • 圣西蒙教堂是由本为垃圾堆积的洞穴摇身一变而成。(图/取自 Google map,由 jw K上传)

当这名官员来到莫卡坦,一张印有经文的纸张刚好被风吹至脚前,他看到纸上写着:

 

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裡我有许多的百姓。」(使徒行传18:9-10)

 

神藉此感动官员信主,也让他大发热心积极传福音、开始推动教会的建造。

 

受到官员的感召,莫卡坦居民自发将一处洞穴打扫乾净、着手整理成适合聚会的样子。

起初,这个集合众人之力,从充满垃圾的洞穴转变成神家的地方并未命名;直至1977年,当时颇负盛名的第117任亚歷山大科普特正教会教宗欣诺达叁世(H. H. Pope Shenouda III)来到此地举办「圣西蒙节」聚会,并让这个聚会自此固定在这裡举办,时间一久,教会也因此被命名为「圣西蒙教堂」。

 

2.跟大桥融为一体,矗立于河岸峡谷边:拉斯拉哈斯圣殿(Las Lajas Sanctuary)

拉斯拉哈斯圣殿是一座天主教堂,地处哥伦比亚南部,建造在瓜伊塔拉河(Guáitara River)峡谷之中。

  • news-details
  • 拉斯拉哈斯圣殿的建造,是由一段神蹟显现的歷程开始。(图/取自 Google map,由 Yolanda Lagos上传)

会在此地建堂,据称是源自于1754年的一场神蹟。

 

名为玛丽亚‧奎诺斯(Maria Quinones)的妇女和女儿罗莎 (Rosa)遭遇暴风雨,并在瓜伊塔拉河峡谷的一个洞穴中避难,危难中,在墙上看见了圣母玛利亚的影像,此事传开后,许多人纷纷来到该墙前朝圣、于此疾病得到医治。

 

为纪念这项神蹟,当地人先用稻草和木头建造了一座简单的会堂,并在后续的2个世纪中,陆续打造了一座砖砌小教堂、一座桥樑和一个至今仍在运作的人工瀑布。

 

3.与土丘和岩壁共生、俯瞰沙漠风光:塞多纳圣十字礼拜堂(Chapel Of The Holy Cross In Sedona)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塞多纳圣十字礼拜堂,与赧红岩壁合为一体,是在1950年代由当地人合力打造。

在相关介绍中提及,会堂立基在高约250英尺的岩壁之上,最大特色是墙面上立着90英尺高的铁製十字架,墙面则是维持粗犷风格,以融入自然景色。

 

目前塞多纳圣十字礼拜堂除了圣诞节和復活节暂停访客参观外,其余日期每天都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向所有人开放,主日早上则有两堂礼拜举行,也有夜间主日的服务,期待更多人能亲近上帝。

 

4.耸立于85米高的火山岩顶部:艾古力圣弥额尔礼拜堂(Saint-Michel d’Aiguilhe)

艾古力圣弥额尔礼拜堂于西元962年建成,若想参观教会风采,需要先攀爬268级台阶才行。

  • news-details
  • 艾古力圣弥额尔礼拜堂为传道人为了纪念朝圣之旅而建造。(图/取自 Google map,由 Danny van Haaren上传)

建堂缘由,是当时的一位主教高德斯卡(Godescalc)和执事特里亚努斯(Trianus)前往西班牙朝圣。回来后,他们决定建造一座小教堂,来纪念这趟朝圣之旅。

 

为了重现旅途中的徒步跋涉,两人往火山岩的顶端迈开脚步,爬上会堂的石阶也正是沿着当时两人的脚踪建造。

 

5.竭力靠近上帝的灵修场所:卡茨奇柱修道院(Katskhi Pillar)

身为基督徒,将眼目全然定睛于上帝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为要在密室中进入祂的同在,敬拜祂,聆听祂对我们说的话,歷来不乏有先贤前往人迹罕至之处寻求上帝。

  • news-details
  • 卡茨奇柱修道院高耸入云,是要亲近上帝的避静好选择。(图/取自 Google map,由 Elene Ckhomelidze 上传)

在乔治亚(Georgia)这个东欧国家,西元7世纪时,曾有人在境内一块名为「卡茨奇」的130英尺高石灰岩柱上,建造了一座小教堂。

 

只不过,这座上千年前盖好的教会,到了18世纪时,塬本可以登顶的道路已经毁坏了,无人知道该如何登顶,只能眼睁睁地从地面仰望,看到会堂随时间一步步倾颓。

 

到了当代,1940年时有人透过攀岩的方式登顶,重新探索早年神职人员的灵修空间。

 

1993年起,一位寻求避静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卡夫塔拉泽(Maxime Qavtaradze)重新搬回卡茨奇柱修道院居住,会堂又逐步重新恢復使用。

 

马克西姆在卡茨奇柱修道院住了约20年时间,每週只下山两次,其余都专注在认识与寻求上帝之中

 

目前,卡茨奇柱修道院已于2009年时受到乔治亚国家资助计划的资助,完成了修復工作,向大众开放。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