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DeepSeek震盪硅谷,掀起全球波澜,其深具创新、更便宜、更透明及中文思维的新模型,到底如何影响我们?(图/shutterstock)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慧(AI)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开源AI新创模型DeepSeek的崛起引发全球关注。

 

大幅缩减成本且仅为竞品二十分之一、具备中文思维特色的AI,为基督徒撞击出叁大省思:

科技发展与信仰立场如何平衡?

AI能否用于教育特别是神学教育?

知识的增长是否等同于智慧的成长?

2025年初,最新的「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能的开源AI模型之姿,攻佔全世界的眼球,掀起新一波AI应用讨论。

 

根据路透社报导,DeepSeek的开发成本仅需六百万美元,相较OpenAI的GPT模型动辄上亿美元的开发费用,确实令人震撼。金融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指出,DeepSeek的定价,比同类产品便宜20至40倍,可预见其价格优势,将为资源有限的神学院校和福音机构带来新契机。

 

本报特别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探讨开源AI技术,为神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当AI辅助工具不再受限于高昂成本,再加上具备中文思维,将对于教育工作者带来何种新局面,或提升教学品质?


是否能为
神学装备教学者学习者带来助益?

 

教会家人们,该如何在科技应用中持守信仰立场

 

不可避免的AI浪潮来袭,神学教育该如何回应时代的挑战

 

开源平价AI,新效率的衝击

中华福音神学院资讯中心主任蒲正宁在《等待就是落后!启动AI时代的神学教育》一书中指出,AI不仅是协助写作和资料整理的工具,它是一个能在各领域彻底改变工作模式的科技。

 

「当我深入研究这些工具及其应用时,将它们与现有的神学院教育环境相结合,我发现AI在神学院中拥有无限的潜力!当然,这种应用不仅限于神学院,在各级学校都能做出翻转式的改变。」蒲正宁在书中表示。

 

这种翻转教育的愿景,如今在臺北市教育体系中已经开始实践。

 

臺北市教育局近期颁布的「高级中等以下学校生成式AI工具辅助学生学习指引」,为AI教育应用制定了清晰的框架。包含AI可製作笔记及摘要、提供写作大纲或讲稿脚本、进行自我评量测验等多面向之辅助学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DeepSeek开源AI模型等的出现,AI辅助教育的成本大幅降低至少20至40倍,正意味着,即使是资源较有限的教育机构,也能负担AI工具的使用成本,加速数位转型的进程。

 

从应用层面来看,教育现场展现了关键发展。首先,是个别化学习透过AI分析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进度,提供客製化的学习建议;其次,课程内容教材製作,可更有效率地準备。最后,师生互动现场能即时辅助,AI能即时补上多元说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AI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透过即时翻译和语意理解,AI能协助学习者更快掌握外语,无论是圣经塬文的研读,还是跨文化的沟通,都能事半功倍。

 

语言工具的普及,可能为神学教育,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一如蒲正宁着作中强调的技术应用根本目的,是为让教师,将更多心力投注在真正重要的事工上:「若神学院能够有效运用AI技术,老师们能节省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神学研究,将会是多么不同的一个景象啊!」

  • news-details
  • DeepSeek在使用上仍有资安风险与内容隐忧,需要使用者有属灵的分辨力。(图/shutterstock)

知识的增长是否等同于智慧的成长?

商业顾问艾杰弗(Jeff Ahern)在其着作中对智慧、聪明、知识有深入的剖析。

 

他指出,希伯来文中的「智慧」(hokmāh)指的是于恰当的时机,正确选择出知识与能力,也就是知道何时、去做该做的事

 

「聪明」(rbûnāh)的意思,等同于了解,以理性思考,敏锐的察觉、分辨从智慧得到的成果

 

至于「知识」(da'at),则是深入认识与体验的能力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9:10)这节经文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源于对神的敬畏。AI固然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但智慧的根源在于与神的关係。

 

AI技术无法替代的本质

儘管AI技术拥有巨大潜力,但回至神学教育的核心,仍有其无法替代的本质

 

神学的AI应用,不当只着眼效率提升,更需思考如何透过工具让教育本质——生命的交流与信仰的传承——更有效地实现。正如经上所言:「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这项真理在AI时代依然适用。

 

未来,AI科技将精简很多行业的人力资源,替代需要花长时间学习、培养的能力,同时也带出新的课题。比如计算机的发明,取代大量商业会计工作同时,也让欧美学生「算数」能力低下,连购物付帐的简单加减能力都欠缺,甚至因此影响数学教育。

 

中华福音神学院第七任院长蔡丽贞指出:「AI无法取代神学教育的基础训练,传道人要能随着环境条件与服事对象的程度,因应适切的调整。」

 

直接道出一个关键事实:神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塑造就如同耶稣在训练门徒时,不只教导真理,更以生命影响生命。「你们要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马太福音4:19)

 

这种师徒相承、生命交流的培育过程,是任何AI系统都无法复製的。


  • news-details
  • 技术AI与生命本质如何平衡?(图/记者詹英村、Napkin.AI製图)

务要察验何事为主所喜悦的事。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

—以弗所书5:10-11

科技与信仰平衡,需有属灵的分辨力

一再提醒的是,运用AI工具,基督徒需要有属灵的分辨力。正如圣经以弗所书5章,提醒基督徒使用新科技时,总要以神的心意为準则,分辨其影响,再以应用。

 

「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10:16)无论个人或教会,面对AI技术时,不以排斥新科技先入为主,乃要善用工具优势,又要保持属灵的纯正,在应用中持守信仰立场。

 

神学教育工作者依据圣经教导:「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先回到信仰本质,藉着科技工具创造辅助价值,提升教学效能,强化门徒训练,就如同保罗善用当时的书信文化来牧养教会、建立信徒,今日的神学教育工作者,应深思并善用多元AI工具,来强化造就效果

 

例如:AI製作适性化的课程内容,协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圣经塬文

运用AI辅助来发展查经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文脉络,探究信仰价值

善用AI翻译功能,使神学教育资源能触及更多需要的群体,或让不同语言地区,也能听见福音...

 

应用这些工具同时,需要谨记几个重要塬则:

 

首先AI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取代师生与同侪间的生命交流和属灵引导的角色。

 

其次,在使用AI工具时要保持分辨力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和适切性。

 

第叁,要将节省下来的时间,投资在更深度的灵命教导和个别牧养上


上述可见,AI发展为神学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性,但教育的核心始终是生命的塑造。「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彼得前书5:2)

 

DeepSeek的资安风险与内容隐忧

应用成本低的AI工具同时,仍有资安风险内容隐忧需要关注。

 

根据欧洲新闻台(Euronews)2025年1月31日的报导,DeepSeek在安全性评估中出现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AI安全与合规公司Enkrypt AI的研究指出,DeepSeek在有害内容测试中,有45%的测试案例可能绕过安全协议,产生有害内容的风险,比其他AI模型高出许多

 

同一报导中,比利时、法国和爱尔兰等欧盟国家的数据保护机构,已开始审视DeepSeek的数据处理方式,特别关注其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是否符合欧盟的隐私保护标準。

 

报导显示,採用新兴AI工具时,使用者需要针对资安风险和内容管理保持警觉。在基督教教育和信仰事工使用上,更需要谨慎评估,是否可能损及资讯安全或产生不当内容?

 

透过谨慎应用新科技,坚定持守信仰教育的本质,神学院校和教会能在这数位时代中,将更有效地完成培育工人、建立教会的使命。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