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新电影《最后的晚餐》3月14日于全美上映,独特之处在于专注逾越节的受难,讲述耶稣基督为救赎人类而捨己牺牲的故事。 (图/The Last Supper FB)

我们是在恩典中跌跌撞撞,还是踉踉跄跄地陷入罪恶中?

 

《最后的晚餐》3月14日于全美上映,描述耶稣的服事、逾越节的受难,为救赎人类而牺牲的故事。基督教歌手克里斯·汤姆林(Chris Tomlin)首度跨足影视製作,未发表新歌《无比的爱》与电影完美契合,看见上帝运行其中。

 

「最后的晚餐」是一顿神圣的饭菜,是基督献上自己的身体和宝血,餵养这飢饿的世界!电影中并刻画出「两位门徒」:彼得和犹大从走在一起到最终分歧的道路。从中不禁让人省思,你我是让基督来拯救、还是试图拯救自己?

电影《最后的晚餐》3月14日于全美上映,由毛罗·博雷利(Mauro Borrelli)担任编剧与导演,基督教歌手克里斯·汤姆林(Chris Tomlin)首度跨足影视製作。这部电影独特之处是,描绘耶稣在最后晚餐前的服事、逾越节的受难,为救赎人类而牺牲自己的故事。

 

作家马修·贝克洛(Matthew Becklo)的文章谈及,《最后的晚餐》电影核心旅程是基督的两位门徒:彼得和犹大从走在一起到最终分歧的道路。

 

两人在麵包和鱼倍增的开场场景中进行对话,后来,彼得发现犹大和撒但一样,容易为了自身目的引用《圣经》。犹大背叛耶稣后,彼得与之对峙,并在发现犹大被吊死的尸体后,经歷类似绝望自杀的诱惑。

 

从这两位门徒的互动中,引导观众反思,我们是在恩典中跌跌撞撞,还是像出卖者踉踉跄跄地陷入罪恶中?

 

人性的罪性弱点是与神的圣洁背离,然而,我们是允许自己被基督拯救,还是听从如同魔鬼对犹大的低语、试图拯救自己?

  • news-details
  • 《最后的晚餐》电影核心旅程是基督的两位门徒:彼得和犹大从走在一起到最终分歧的道路。(图/撷取自Pinnacle Peak Pictures YT频道)

《最后的晚餐》表明基督献上自己,餵养这飢饿世界

约翰福音第六章记载,耶稣提到自己就是「生命的粮」,这段分享却导致许多门徒离开祂;从圣经歷史中饼和鱼的奇蹟,到耶稣復活后的最后场景,贯穿整部《最后的晚餐》电影。

 

电影中,导演以逾越节仪式呈现,显明出约翰福音6:56,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门徒也试图理解这新的盟约,有趣的是,门徒之一的多马怀疑耶稣也许只是在打比喻。

 

最后的晚餐是一顿神圣饭菜,是基督献上自己的身体和宝血餵养这个飢饿的世界。基督徒们被赋予纪念耶稣的职责,如此行了两千年。

  • news-details
  • 《最后的晚餐》电影中,导演以逾越节仪式呈现。最后的晚餐是一顿神圣饭菜,是基督献上自己的身体和宝血,餵养这飢饿的世界。(图/撷取自Pinnacle Peak Pictures YT频道)
  • news-details
  • 重现圣经中「耶稣向五千人讲道」的场景。(图/撷取自Pinnacle Peak Pictures YT频道)

对圣餐、犹大角色有更深刻刻画

据《CNA》报导,天主教徒的导演博雷利受访表示,人们在教会领圣餐时常听到经文「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捨的」(路加福音22:19),这是如此重要时刻,画面却令人难以想像。他尽可能让这部电影合理、準确地传达圣经描绘的画面,于是深入研究福音书和摩西五经。

 

许多电影中,除了背叛那一刻,犹大这位门徒通常不会被过多刻画,而在《最后的晚餐》中,犹大一角更具份量,盼使观众有更多了解。博雷利想藉此表达,犹大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被撒但掳走的人,因为内心不够强大,无法从罪中走出来。

 

他认为,彼得和犹大的形象隐喻今日人们的光景:「两个人在某时刻迷失方向,但一个人走错了方向,找不到办法走出,这就是犹大;另一个人(彼得)找到走出来的方法,所以有希望。

  • news-details
  • 导演想藉电影传达,犹大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被撒但掳走的人,因内心不够强大,无法从罪中走出。(图/撷取自Pinnacle Peak Pictures YT频道)

新歌《无比的爱》与电影不谋而合

电影是将上帝的话语带入生活,我真的被它完成的方式所感动。」执行製片人汤姆林分享,耶稣爱犹大——即使知道将遭其背叛,当电影栩栩如生呈现出这一幕,是如此充满力量。

 

其新歌《无比的爱》(No Greater Love)将出现电影中。当《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者联繫询问他,是否有适合这部电影的歌曲时,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汤姆林发现,未发表的新歌《无比的爱》表达内涵与电影完美契合。

 

当汤姆林在20世纪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家中写作静修时,与乡村音乐二人组佛乔航线(Florida Georgia Line)成员-泰勒·哈伯德(Tyler Hubbard),共同创作出《无比的爱》,当时的他并没想到,这首歌会与一部正在上映的电影有关。

 

那时,他们想合力创作一首讚美诗,并希望歌曲主题集中在约翰福音15:13:「人为朋友捨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汤姆林惊喜发现,当中一字一句都太适合《最后的晚餐》。

 

哇!我没有想到这些碎片会像这样拼凑起来,但只要我们忠诚跟随上帝,与祂同行,就会经歷一连串令人惊奇的事情!

  • news-details
  • 新歌《无比的爱》(No Greater Love)将出现在电影《最后的晚餐》。(图/撷取自Pinnacle Peak Pictures YT频道)

「当你唱讚美诗时,你的灵魂正在向永活的上帝歌唱,没有什么比得上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歌颂祂的声音。」拿起吉他弹奏歌曲时,汤姆林总是祈祷,人们从中感受到神的存在。

 

电影製作过程,汤姆林看见上帝行在其中:「我总是祷告,上帝如果祢不出现,就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持久的影响。我总是祷告,上帝的同在能感动人们!」 

 

盼望,透过《最后的晚餐》让观者重思耶稣为世人献上的挽回祭,而每一个人是否愿意吃下祂所赐的永活生命。

 

(参考资料:CNAwordonfireCBN

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塬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捨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哥林多前书11:23-26)

  • 《最后的晚餐》电影预告片。(影音/Pinnacle Peak Pictures YT频道)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