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被拒絕,表示你也算是個有想法的人。」黃志靖說。你認識「被拒絕的耶穌」嗎?你有「被拒絕的免疫力」嗎?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牧師,提出三種型態的「拒絕」,鼓勵基督徒加強「被拒絕的免疫力」,為傳福音找到勇氣!
在「岡山本洲工業區」內,一棟棟外觀俐落的廠房當中,赫然出現一間高掛大型十字架的「教會」!再仔細一看,身穿制服的人員,熟練開著堆高機進出搬貨,又像是一般的工廠。究竟,這裡是個怎樣奇特的地方?答案是:「職場教會」!不只外觀掛著醒目十字架,公司內部從硬體到軟體,更具備「教會之實」。
每一個細數的見證,教會的福音之火「正在蔓延」「本來不講話,從不同地方來到的夫妻,因著餐會而能再次和睦回家。」「本來只想打個招呼就離開的里長福友(新朋友),竟享受完整場福音見證,才願離去。」「基督徒高管自願留下來加班,讓所有部門內的福音朋友出席餐會。」CBMC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首度串聯30間教會
僅有小學學歷的陳金蓮為了養家,因一次在商人家當女傭的經驗,使其下定決心要成為老闆,而展開一連串的老闆夢,過程中曾轉換許多工作,最後也如願以償,與自己的大哥一起創業,並受洗信主。但,因著自身眼目蒙蔽,不聽從神,她經歷一連串投資失利,才發現:原來,要先「以基督的心為心」,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發自內心去「
第一次接觸教會時,牧師對她說:「你是個凡事未雨綢繆的人,信靠神,神要培養你成為服事人的器皿!」聽罷,林曉彤感到訝異,而後開始學習從小心預備、到安心信靠,至今牧養多人;原本一直反對她信主的母親,也於去年願意參與RPG(禱告復興小組),透過彼此代禱,母女互動關係不再一樣。「因為有神,真的不一樣了!」林曉
當黃祺娟決定回台陪伴家人,20多年前卻莫名地「接手」一家結束營運的公司,進而踏入「室內香氛事業」,至今成立亞洲最大的香氛王國「亞洛美精靈國度」,產生怡爽的香氣。而後,因著不孕症終能「人工受孕」的過程,她經歷教會肢體的愛與禱告,「重拾」基督徒身分。她經營企業,投身「築壇獻祭」,開始擴廠、禱告合一,一切
「從台灣小吃到米其林美食,各處都充斥食物誘惑,真是斷不開吃這些東西。」「教會中常舉辦聚餐、愛宴,太好吃了. 」「有美食,才能讓社交關係更美味!」人是神所造的器皿,而過量的飲食也可能是一種「罪」!成功減重的CBMC總幹事南岳君弟兄,於短短2個月內減重達18公斤之多,他大方分享兩大祕訣:「有意識」及「同
聖經中,充滿了神美好的應許,但,要如何領受?鍾采靈牧師提醒,「除非活出耶穌的生命,否則無法帶出影響力。」可在實際生活中,該如何執行?透過企業家陳文田夫婦的見證看見,原來,即使什麼都不會、從未做過,但只要願意全然獻上「僅有的五餅二魚」,上帝就能使用、行神蹟奇事!
「主阿!我過去拚命證明自己是誰,但現在看不到(自己),我只看祢,祢跟我講話,告訴我:『我是誰?』」蔡佳穎因情感上受重挫,連續哭了七天,導致眼睛劇烈疼痛無法張開,經送醫檢查發現眼角膜已經嚴重受傷,就算及時醫治了,醫生判斷至少要5到7天才能恢復視力。然而,她卻在當天的「天國文化特會&醫治佈道會」中瞎眼得
「好幾次到(雲林)土庫開會、禱告,回嘉義的路上,我都淚流滿面聖靈的催逼讓我覺得好特別。」陳奕汝傳道於福音協進會職場宣教中心事奉5年多,這是第一次在學院開課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聖靈催逼。同時,「每一步也能說輕省,因為神都做了。」因而感到,前往服事是蒙神揀選,要在雲林那地經歷其大能作為、得著許多靈魂。
你常常覺得教會和職場生活是分開的嗎?你知道工作本身即有神聖目的嗎?究竟信仰如何成為工作的基礎?很多基督徒到職場,只想著宣教,但工作本身有神賦予的價值,並非依附在宣教之下!鄭碩帆牧師分享,工作是人被創造的價值與目的之一,因此「工作不只是世俗的事情,也是上帝呼召的事情!」宣教的本質應看重我們的「所是」,
「我是個快樂人!」約300位基督徒齊聲吶喊,其中多為平時在職場奮力拚搏的弟兄,此刻卸下所有壓力,在神面前像個孩子般喜樂讚美。全福會會長曾國生弟兄說,「這不是作秀、表演,也不是這些人都很順利而是從靈裡面滿溢出來的喜樂!」
走進各間藥妝店,就可看見享譽國際的知名醫美品牌DR.WU。品牌背後的重要領導者總經理李凌玲,曾在日本花王專業髮品事業部KPSS擔任副總裁、全球最大的化妝品萊雅集團(L'Oral Group)與鐘錶品牌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 Limited)擔任品牌行銷主管,及法國LVMH集團香水化粧品
巧克力,只會讓你連想到情人節嗎?75%高濃度巧克力,口感濃郁、層次豐富,嚼起來先苦後甘,如同有苦有甜的人生。中區但以理學院「巧克力苦甜人生佈道會」,裝備基督徒在傳福音時談天說地,聊聊人生「由苦到甜」的心路歷程,以及永不背叛人的知心好友主耶穌。創意此課程的彭秀珠牧師表示,「信主不必嚴肅,福音要生活化」
面對元宇宙議題與種種科技變遷,教會該如何進行轉化、跳脫傳統框架?有無重視職場宣教呢?若有,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切中真實需要?陳?義牧師以豐富經驗一一分享與建議,其實很多觀念一轉,多年的瓶頸便能迎刃而解。
當老闆要求一個月拜拜兩次,你會如何應對呢?牧者又該如何教導會友面對?職場經驗豐富的陳?義牧師,舉出許多實例,邀請大家更深反思自己的狀態,以及教會如何幫助會友,能先在職場站立得穩,進而成為光和鹽、帶出轉化的影響力。
听从我,天天在我门口警醒仰望,在我门框旁边守候的人,是有福的。因为找到我的,就找到生命,他也必得着耶和华的恩惠。 -箴言8:34-35
听从我,天天在我门口警醒仰望,在我门框旁边守候的人,是有福的。因为找到我的,就找到生命,他也必得着耶和华的恩惠。
-箴言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