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身為基督徒需要有一個眼光:在過去這五年或十年,你所遇見的事,都是神替你安排,來「教育」你的。若你還在埋怨是誰害了自己,則你可能還不太認識「神的手」;若你以為自己命運不好,則你可能還不認識「聖靈的管治」。若基督徒要走主的路,絕對要注意「聖靈管治的工作」!
「我多年來的疾病趕出去、吐出去了,包括胃潰瘍都好了!」「現在呢,我什麼神都不拜,我只拜一位神,就是耶穌!」「就在那1秒鐘,我聽到後面的車在追撞 耶穌謝謝祢救了我的命!」「在最痛苦的時候,有朋友帶我到教會,因為如此,生命從此改變!」4位姐妹皆為了耶穌、分享福音而來,見證「生命改變的時刻!」
1978年起,恩惠號醫療船(Mercy Ships)事工打造「全球恩惠號(Global Mercy)」與「非洲恩惠號(Africa Mercy)」兩艘醫療船,開始了世界巡航,為無力提供人民所需醫療的國家,免費的醫療保健服務。目前,在全球恩惠號(Global Mercy)服事、為病人進行外科手術的蕾切
試想一下,當教會會友不到十人,存款剩下1,631元,已經連支付牧者的薪水都有問題,這時還能做什麼?因著一個禱告,上帝帶領邱彼得來到客家庄苗栗縣卓蘭鎮,翻轉這一間即需幫助的教會。他不僅在教會服事,也不避諱到「廟宇」講道;邱彼得在當地多個社團中皆擔任重要角色,但歷任卓蘭鎮長、學校校長都如此介紹他:「這是
適逢清明節前夕,21日,彰基醫學中心副院長周志中醫師帶領院牧部主任、護理部主任及切膚之愛基金會執行長,先後前往彰化八卦山、台南基督教公墓掃墓,為梅牧師娘、盧加閔醫師、巫瑪玉姑娘等宣教師掃墓,緬懷宣教師無私犧牲奉獻的精神,及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愛;更希望傳承追隨他們的佳美腳蹤,一起延續並發揚這份無私奉獻
今天有許多事情讓你非常懊惱嗎?親愛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背後卻會有更大的恩典。你要有不同的眼睛,看見神給你的機會…
近期台灣熱門話題,莫過於普發六千元,日前有名網友透過Dcard發文,以「政府普發6000怎麼用最划算?」為題,隨即引起網友熱議,並分享自己的期待用法。那麼,以基督信仰觀點有何注意事項與建議呢?*普發金6000元之領取資格、發放方式及登記官網詳見內文。
「財團法人新北市讚美操文化藝術基金會」於1月底獲政府登記,2月22日時,來自台灣北中南以及香港、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的讚美操成員,於中山長老教會參與成立感恩奉獻禮拜。董事長吳美雲老師除了捐獻500萬元作為成立資金,更把自己蘆洲區名下市價近9000萬的房產捐給基金會、成為讚美操的不動產。她分享,「永
台中市長盧秀燕讚嘆:「犧牲、奉獻就是基督教的精神!」多次參加「台中市城市祈禱早餐會」的盧秀燕,對基督信仰並不陌生,去(2022)年甚至親自出席攜手愛無限啟動記者會,召集市民關心脆弱家庭需要;24日下午,她特別與「攜手愛無限」推動團隊會談,共同對焦台中市需要,和教會攜手關懷社會,盼將資源、愛心最大化!
當時讓我震撼的是,蔣教授這樣一位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何以恪守看似「浪費」、「不太符合經濟學原理」的十一奉獻?如今,十一奉獻眾說紛紜,但我深知,那是我一生蒙福之源…
一間「禮拜天從不營業」的餐廳,真的能夠賺錢嗎?從疫情爆發後,經歷最慘淡的「兩個月零收入」光景,到現在,小義大利餐廳的店內畫面,時常是「周周客滿」,甚至「訂位秒殺」。身為基督徒、「零經驗」起家的老闆邢正潁見證:「禮拜天就是直接奉獻給上帝!我犧牲了營業最賺錢的禮拜日,但祂豐富了我的週二到週六,都一直有足
尋訪各式醫治,年近20歲時,佘林玉蘭才終於第一次開始正常「生理期」,從失去婦科功能到現在擁有三個兒子的幸福之家,她深深感謝神是又真又活的醫治者。雖曾經歷神拯救,仍跟神「分手」14年;今年,神將她從溫哥華帶到台灣,參加台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壯年成全班」。她低頭敬拜神,一切流淚谷的路程,無非就是要更認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我到教會這麼多次,卻感受不到神?「矽谷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劉彤,12月4日透過東方博士朝見耶穌的歷程,講解「屬靈追求不可少的四件事」,讓我們檢視自己,是否有哪幾點忽略了?
美國聖經協會進行每年一次的「聖經狀況調查(State of the Bible)」已有12年的時間。透過大規模研究,認識美國人對於聖經的觀點與相關信仰行動。調查顯示,美國基督徒家庭較一般民眾更願意奉獻金錢、為神所用!73%的受訪民眾表示,「對於聖經的認識,很大程度地影響人是否願意奉獻。」因著認識信仰
實踐,是檢驗《聖經》真理的最好辦法。有《聖經》的信實,我們可以悲憫的心輕看世事、卑睨動亂變局。牧會可以不哀嘆,反倒可以「守十一奉獻」來試試神話語的真實,會友就打死也不跑...
由英國劍橋伊利教區(Diocese of Ely)與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共同進行的研究報告,對英國教會提出了警訊:教會必須找到一個能讓財務平衡的穩定方式,否則教會「收支不平」的窘況將成為常態。
愿我们的儿子,在幼年时都像旺盛的树木;愿我们的女儿如同殿四角的柱子,为建造殿宇而凿成的。 -诗篇144:12
愿我们的儿子,在幼年时都像旺盛的树木;愿我们的女儿如同殿四角的柱子,为建造殿宇而凿成的。
-诗篇1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