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基督

【生命樹專欄】藉著話與靈活出基督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說:『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十四19)。保羅也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因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從這些經文我們看見活基督的完整圖畫。整本聖經中神聖啟示的中心思想乃是:神渴望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生命、性情、性格和生活,使我們能活基督,這是神聖啟示的命脈。新約聖經裏保羅、彼得、約翰、雅各四個人的歷史說出他們是照著這個啟示活基督。他們一生都憑著神聖的話與神聖的靈來吸收神。這位主觀的神成了我們的分,乃是藉著話與靈。   宗教的陷阱使我們不能活基督。主耶穌說:『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事實上,我們離了主,仍然能作許多宗教的活動。這些都是人作的,不是出於主的。許多基督徒落入宗教與一些合乎聖經之事物的陷阱,這使他們不能活基督,卻不自知。因此我們要棄絕神學的談論,單單記住神要我們接受祂作生命,把祂活出來。神經過了種種過程,如今在復活裏祂就是那靈,是賜生命的靈。我們千萬不要陷入知識裏,而要注意生命的經歷。   另一件攔阻我們活基督的事,就是我們習慣性的生活。習慣是一道流,會不知不覺的,在下意識裏就叫你隨流失去,不活基督。聖徒們聚在一起,常照著習慣談論、說話,但卻說沒有時間禱告、禱讀。我們必須讓活基督成了一種習慣的生活。我們的習慣不該是交談而是禱告;我們的習慣必須是唱詩、頌讚以及感謝。活基督必須建立到我們全人的組織裏面,成為我們的習慣。   我們必須實行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西四2,弗六18)、不住的讚美、不住的稱頌、歌唱、感謝(弗五19-20,西三16-17)。如果你不這樣實行,那麼讀生命讀經的信息,甚至讀聖經都會是虛空的。當你呼吸、禱告、讚美、禱讀、頌讀主話的時候,聖經對你來說才是活的。這樣你就會得著傳輸、灌輸、浸透,祂要成為你的一切,使你與祂是一。凡你所說、凡你所作的都是基督。這就是活基督。   神為了讓我們在話裏享受三一神,讓我們摸著神聖性情裏那純淨、堅剛的本質,祂就把聖經賜給了我們。聖經不是屬人、屬世的著作,而是神聖呼出的濃縮。你必須用尋求的態度、用活的路來愛祂、愛祂的話。你只要記住三個點:首先,神要你接受祂作生命活祂;第二,祂如今是那靈;第三,祂也是話。當你把這些應用到你的經歷裏,你會發現話和靈是一。   我們怎樣放下習慣性的生活?首先我們需要主的憐憫,為著我們不活基督的光景哀哭、哀慟(太五4)。第二,我們需要束上心思的腰(彼前一13),心思就會清明。第三,成為一個簡單的人。我們越活基督,就會越簡單。我說的『簡單』是指你對任何人、任何教會或任何事情都一無所知,你只知道基督。第四,興起!反對我們的習慣,我們必須這樣作,好從習慣生活的監禁中得著解脫、得著釋放。直到我們完全被這一件事、被這一個負擔所佔有,那就是活基督。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061/真理推廣/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一冊第三段第十六至十八章/作者/李旻恩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馨香女人專欄】我的職業是家庭主婦

以前,我的夢想是要去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做市場行銷,我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絕對不能依靠男人!」我也有不做家庭主婦的條件,我是獨生女,爸媽在我結婚前已經做好幫我帶孩子的準備了。   現在,我在家當上了家庭主婦,每天圍著一堆家務和孩子轉,很多人對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瘋了!」但我做家庭主婦做得很幸福很滿足,我人生中做得最對的選擇之一就是做了家庭主婦。   我為什麼要做家庭主婦?   白安德·亨特是《選擇在家》的作者,有一次被問到:「博士,誰抱孩子真的很重要嗎?」白安德回答:「我經過詳細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誰抱孩子的確很重要,研究顯示,三個月到四歲大的孩子,由媽媽以外的任何人照料的時間愈長,進了幼稚園不聽話的程度愈高,攻擊性愈強。 媽媽親自帶孩子,為孩子奠定了一生最重要的基礎:安全感、健全的自我形象、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與神美好的關係,媽媽辭職回家照顧孩子,這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孩子需要媽媽大量時間的陪伴,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越常看到媽媽,就越覺得有安全感。臺灣婚戀專家馮志梅講過一個比喻,對我觸動很深,她說:「在家帶孩子就像米飯,每天都需要,優質時間就像一塊五星級酒店精心烹飪的小牛排,如果孩子很餓了,你給他一塊牛排,他是很興奮很開心地吃了,但吃完之後,他還是餓的,你需要先解決他的餓,這樣他才能真實地享受到美食。」 我決定自己帶孩子除了心理學的理由之外,還有就是,媽媽親自帶孩子是神的旨意。 申命記6:6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聖經沒有把這個教導兒女的權利給祖父母,也沒有給保姆。亞伯拉罕沒有幫以撒帶小孩,以撒也沒有幫雅各帶小孩,耶穌也不是祖父母,或者傭人帶大的,父母親自帶小孩是貫穿聖經的文化。 為了夫妻的親密合一,人要離開父母,這是神清楚的命令。若是我把孩子給爸媽帶,那我怎麼能確定順服了聖經上的「離開父母」這個命令了呢?   憑信心離開父母,自己帶孩子   大女兒快出生時,媽媽就說:「我來幫助你們帶孩子,你們不會帶,你們連怎麼抱寶寶都不會,你們還要工作,也沒時間。」 我很堅定地告訴媽媽:「帶孩子是我和先生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我們要自己帶小孩,我要當家庭主婦。」媽媽不屑一顧地說:「在家都不會做家務,你還當家庭主婦呢?」 離寶寶出生還有一個多月時,媽媽說了一套方案:「孩子出生了,我們幫你們帶,當然你們自己也要管,白天你們就去上班,晚上回來你們帶。」 我說:「媽,謝謝你,你照顧外公外婆已經很辛苦了,寶寶我們自己帶。」媽媽說:「你連自己都管不好,還要帶一個小孩。」 媽媽見我態度堅決,就不勸了,有一次,姨婆問她:「他們真的自己帶小孩?」媽媽說:「哎呀,等孩子出來了,帶不了還不是要拿回來。」 大女兒快出生時,媽媽又再次提出幫我們帶,我還是婉拒了,最後她說:「是你們自己帶,我只是說幫忙。」我說:「好的,謝謝媽媽,如果我們有不懂的地方,一定會請教你。」 我和先生商量了,為了尊敬父母,也允許他們參與一些事,就請他們幫助我坐月子,做完月子後,我們就搬回了自己家。   確認自己在基督裡的價值   一個妻子在家忙了一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帶孩子,先生回到家,第一句話就是:「你在家都幹啥啦?整天閑著!」他感覺家裡的事都不是有價值的事。 女權運動之後,女人就開始離開家,到外面工作去尋求肯定,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當家庭主婦沒有任何價值,我以前也覺得只有瘋了,才會當家庭主婦。但神改變了我的眼光,我知道每個女人在耶穌基督裡都是獨特的無價之寶,「我看你為寶貴為尊貴(賽43:4)」,我的價值不是由外在的表現決定的,而是耶穌的寶血重價買來的,是無價的,如果我是一顆鑽石,就沒有必要用外在的東西去證明自己是鑽石了。 大女兒出生後,我的主要生活就是餵奶、擠奶、換尿布、做飯、洗衣服、整理房間、陪她玩,沒有任何人的肯定,看不見任何的果效,有時還會弄得一團糟。有次給大女兒洗完澡,我抱大女兒去床上的時候,不小心讓大女兒撞到了門上,大女兒哇哇大哭,先生就說了我一兩句,我當時真的快崩潰了,心裡想:「我做了這麼多,這麼累,你都看不到,沒有一句肯定,我覺得做這一切太不值得了,沒有任何的價值。」 但神很快安慰了我,我一直不斷去思考真理:「我在基督裡是獨特的無價之寶,我只需要神的肯定就可以了,人的肯定一點兒都不重要,我做在大女兒的身上就是做在神的身上。」很快,我的情緒就穩定了。   神供應我一切的需要   在我生大女兒的前一個月,我們身上也就只有少許的生活費,大概1000多人民幣。 一個姐妹關心地問:「你們生產的錢預備好了嗎?」我說:「還沒有呢,但我相信神一定會預備的。」那個姐妹就和我一起禱告,求神看顧我們的需要。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們並沒有與任何人分享我們的缺乏,但就有幾個弟兄姐妹相繼打電話聯繫我們,說神感動他們要奉獻給我們錢,一周內,我們收到了約10000人民幣的奉獻。 我們下定決心順產,但後來生產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沒有順產下來又剖腹產,結果花了順產加剖腹產的錢9700人民幣,神的預備真是太即時太剛好了。 有一個姐妹,她的工作可以說是金飯碗,在一個外企做財務,當她有小孩時,她決定辭職,周圍的人都擔心他們家的經濟,她自己其實也有一些擔心,但最後,她憑信心順服了神,辭職回家全職帶小孩,結果神使她先生的工資漲了很多,她在照顧孩子和做家務之餘,兼職為幾家小公司做財務,她說:「現在每個月的收入,和我以前上班時差不多啊,神真的好信實,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   家庭主婦,也是有呼召的人   華理克在《標杆人生》上說:「神創造的每個人都是有著特殊使命的」,家庭主婦除了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孩子身上,也要有自己的呼召,即使每天只能拿出極少的時間。儒家文化下的家庭主婦,之所以一生都抓住孩子不放手,就是她們沒有一生的呼召,孩子就是她們的使命。 神對每一個人,無論男女,都有一個具體的呼召,有的人可能是在教育領域為神發光做鹽,有的人可能是通過藝術創作來榮耀神,有的人可能是在職場上為神爭戰……。 女人的生命是有季節性的,做家庭主婦是一個季節,不管處於哪個季節,我們都可以與神給我們的呼召相連。假設我們放在呼召上充足的時間是每天10小時,那麼單身時,你就可以放10小時;結婚沒有孩子時,你可以放9小時;有了第一個孩子之後,你可以放5小時;有了第二個孩子,你可能只有2小時了……但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獨立,你放在呼召上的時間也在不斷增加,當你的孩子都去上學了,你可能就有5小時了;孩子讀大學了,你可能有8小時了;等孩子離家時,你就可以把充足時間放在呼召上了。 神給我的呼召是在家庭事工,就是幫助每個家庭活出聖經中關於婚姻家庭的真理,協助完成大使命。現在我們是兩個孩子,我用在呼召上的時間差不多平均每天3個小時。我的先生特別愛我,支持我的呼召,每週二下午,他都會在家幫忙看孩子,我就可以去參加姐妹小組,和姐妹們一起分享真理,一起去改變家庭文化,協助完成大使命。平時,寶寶睡覺時,我可以寫文章、看書、網路上輔導姐妹,我覺得我的生命因著與大使命相連而倍感充實。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生命樹專欄】主動而被動的活基督

我們說『活基督』,然而事實上常常不是基督活,而是我們活;我們指揮基督走我們的路。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我們已經釘十字架,但是我們還在這裏活基督。我們需要一種訓練,不是要接受更多的知識,而是要卸去我們裏面的東西。目的是要我們受成全,讓基督真實的活在我們的裏面,而且召會就是我們實際活基督的生活。不是只有消極的事物、不同的意見、屬世的事物、屬肉體的事物、罪惡的事物需要卸去,還包括積極的事物,就是『我』這個人需要卸去。   使徒行傳二章四十節:『彼得還用許多別的話鄭重的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要得救,脫離這彎曲的世代』。這裏的『要得救』是一個主動而被動的語態。主所要的乃是我們回轉並悔改,然後讓祂來做每一件事。照路加福音十五章來看,每一件事都豫備好了,等著浪子回來。如果兒子永遠不回來,父親怎麼能救他呢?可是,如果兒子回來以後忙著作許多的事情,這件袍子怎能給他穿上呢?父親把兒子的話打斷了,並且把袍子給他穿上,然後他吩咐僕人宰肥牛犢並且歡喜快樂,這就是得救。五旬節那日的原則也是一樣,當彼得說話時,上好的袍子已經豫備好了,肥牛犢也宰好了,樣樣都豫備好了,救恩也豫備好讓人來接受。『得救』簡單的說就是轉向神,並且使自己停下來,讓主來作每一件事。   我們大家,特別是有追求的人,都喜歡作進度表。你越有追求,你的進度表就越嚴謹。當你有了嚴格的進度表,你就成了嚴厲的主人。但這是你,不是基督。你需要長大到一個地步:你既不鬆散,也不操縱一切。如果我們向主認真,遲早有一天我們再也不安排甚麼。我們不安排我們的讀經;不操縱我們的禱告;就連活基督,我們也不操縱甚麼。祂要有完全的地位來安排,那才是真正的活基督。   不要到律法那裏說你要作到。你最好是告訴主你愛祂,你愛祂的話,但是你作不到。告訴祂你只讓祂來作,這就是主動且被動;這意思是,『主,我在這裏,讓你來作』。『讓』表示主動,『你來作』表示被動。對主來說是主動,對我來說是被動。我們必須是一個主動且被動的人。彼得有這種經歷,他指示眾人要得救。主的救恩已經豫備好了,每件事都為你們豫備好了,主現在正在施行拯救。你願意得救麼?你必須是願意的,要得救!你可以簡單的說,『主,我愛你。我實在想活你,但是,主,我作不到。我不要作,我也不能作。主,甚至你也沒有意思要我去作。主,我在這裏。』。這是主所要的禱告。   你必須一直尋求主,一直愛祂,一直接觸祂,但是要一直學習不要去指揮祂。許多時候接觸主的路不是用禱告,而是用交談。你需要與主交談,和主交談也是一種禱告。學習與祂交談,看看那一條路給你更多的傳輸。你會發現,這樣的交談會給你更好、更多的傳輸。學著告訴主:『主,我除了愛你以外,別無雄心。主,我只要你。主,我只愛你。主,我不憑自己去作甚麼,因為我永遠作不到。主,我愛你。』你會發現一種生活自然從你身上出來。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062/真理推廣/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一冊第三段第十九至二十章/作者/魯安捷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聖經帶你過生活】我們如何知道神愛我們?

我們思想,我們如何知道神愛我們呢?加拉太書第四章,保羅提醒我們,我們今天會遇到許多危機與挑戰,我們是神的兒女。但在作孩童與奴僕的時候,無疑的我們會承受什麼?會承受許多的失敗,我們會有無助的時候,我們會有受困的時候。   上帝愛我們,為什麼會讓我們經歷這麼多挑戰呢?   我們看到我們成為神的兒女,耶穌基督被神差遣在十字架上,做我們的救贖者,這就是我們成為神兒女的重要記號。神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捨,讓我們相信神把祂的靈賜給我們,贖我們離開律法之下,得著兒子名分。讓我們呼叫,阿爸父,我們看耶穌我們就明白,神對我們的愛。並且我們是憑應許做神的兒女,不是按著血氣,是神的話語與聖靈的印記在我們裡頭,讓我們成為神的兒女。   今天我們要接受上帝給我們的訓練。   是的,生命會有挑戰危難。但我們因著信相信這一切是神的訓練,讓我們可以更像耶穌,呼求神讓我們相信神的愛,一起來跟隨祂。   我們來禱告,呼求主幫助我們在一切挑戰中,相信神沒有離開我們。耶穌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就證明了上帝的愛。讓我們憑著神的話語應許,成為?寶貴的兒女,接受?的管教、訓練討?的喜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文章授權/ 徐坤靖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愛生命愛香港專欄】活著有使命,失明天使愛美麗

一位自幼失明,後來更被截肢的殘疾人士,卻可以勝任醫學院的文職工作,更可到處演講,她是一位天使。 早前網上流傳一個聲稱是真人真事的黑色笑話:有一個香港人往大阪旅行,遇上超強颱風海燕,他即轉飛至北海道,卻遇上地震,當時在札幌機場最快可以離開的航班是去馬尼拉,於是他轉飛那裡,卻遇上超強颱風山竹;最後他在山竹離開香港後終於回到家裡,然而他的家卻在香港杏花?。有時候,人生比戲劇更富戲劇性,一位自幼失明,後來更被截肢的殘疾人士,卻可以勝任醫學院的大醫生的秘書,更可到處演講,分享心路歷程,並出版自傳鼓勵他人。   賴超娣(Alice)是一位天使。她善良、堅毅、樂天,還很愛美。在Alice家中訪問,她邊吃著賴媽媽親手煮的客家菜,邊天南地北的談起來。為了接受訪問,Alice即使家常便飯也盛裝起來,在拍照前還自己塗口紅,沒有鏡也不需要鏡,她的觸感已是一切。 「失明人士都可以打扮得很美呢!」她自豪地說。這份從心而發的自信,令Alice即使缺少了常人的視力和雙腿,但仍無損她那股不能被遮蓋的正能量,這是上天為了配合她的欠缺,額外加給她的,好讓接觸她的人都感受到那份「缺欠中的完美」。   「掛名」基督徒 被「感恩」點化 對於能夠看得見世界的你和我,失明無疑是悲劇;但對於自三歲起便失明的Alice來說,卻已是本能。或許自小活在黑暗中,她對於自己看不見世界,並沒有太多的遺憾,亦早已找到方法去適應生活上的困難,甚至當她四十年前還在心光盲人學校就讀時,成績已是校內第一,得以升到名校聖士提反女校就讀。然而,學業成績沒有令她感覺良好,反之內心對於自己與人不同,卻隨年齡有增無減。 「當時我曾向神祈求,如果可以獲派聖士提反女校,我便信耶穌。結果真的獲派,既然講過,便惟有照做!」Alice信守諾言,「做」個基督徒,但她卻真的只是「做個基督徒」——沒有祈禱、讀聖經、返教會,只是一個「掛名」基督徒,心靈沒有因為信主而更新。 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一個令她很反感的基督徒。「她在車上主動與我攀談,言辭中滿是『感恩』二字,甚至丈夫有病也感恩。這起初令我十分反感,但當我靜下來後,卻想到:『為何有人會這樣特別,即使遇上不如意的事情也感恩?』」 這位特別的「天使」打開了Alice的心眼,讓她想到從另一個角度,看信耶穌是甚麼一回事。「這女士不是看人間的好處,而是看人如何回應神。」這令Alice反省自己的「掛名」,原來有負了神賜給她的恩典,於是她自此認真做一個「真正基督徒」,也開始在不同的場合,見證神如何帶領她走過人生中一個又一個幽谷。   轉個角度看人生 出路就在欄柵處 認真起來,神也開始跟Alice「玩認真」。她的小腿因為癌症而需要截肢,先是左腳,後來到右腳;她的父親再婚;難得有男友,卻因男方家人反對而分手;求職到處碰壁,見工後都只有等消息。這一切都令Alice感覺人生滿是困難,甚至她曾在禱告中向神「求死」:「記得有一次,正在向神求告:要麼能夠讓我嫁出去,離開這個家,要麼賜我一死。」 神沒有賜她一死,也沒有讓她嫁杏有期,卻是以一個令她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啟動她心中那份主所賜的正能量:教會牧師來電,邀請她分享「生命裡值得感恩的事情」。在求死中想感恩,看似諷刺,卻讓本性認真的Alice數算出無數值得她感恩的人和事—在學時的老師、接受治療時的醫護、工作中體諒和信任她的上司與同事,還有一直守護她的母親……細數之下,她就忘卻了愁苦,更因此認定神給她的使命,就是要藉著她的分享,把這份不能被病患及際遇打倒的信心,向不同的人展示出來,建立他人同樣可擁有這份「神所賜的正能量」! 「由於一次又一次經歷到神的真實,又給我一顆平安的心,看到很多感恩之處,再次提醒自己,神的確在掌管,在我任何處境裡,都有神特別的心意!懷著一點小信心,看到神的愛和真,我便有力勝過一切病患的考驗,日子雖是艱難,卻活得挺豐盛和開心!」   苦難如翅膀 飛越心靈苦海 走過身體殘障和心靈苦海,Alice形容苦難就是「一對醜陋和笨重的翅膀,令人看見就怕而遠之」。 「然而,它仍是一對翅膀,只要你背上它,就能讓你的人生飛得更高,看得更遠。」她深信,不論任何年紀、職位和處境,總會遇到挫敗,最重要是可以接受自己的失敗,吸取經驗,不把一時的失敗當成永遠。「在那裡跌倒,就在那裡起來,因為每早晨都是新的。」今日,Alice不單是醫學院裡醫生們的秘書,為一群專業醫療人員安排行程,自己更經常到各教會、各式聚會場合,甚至在她自己的見證網站,分享神賜給她的「殘疾中的完美心靈」,以正能量激勵人心。 「生命非偶然,活著有使命」是Alice的座右銘。她亦深信,認清自己的使命,數算曾受的恩典,就是面對逆境,走出光明之路的鑰匙。若你正面對艱難,與其苦於面對,何不停下來,想想你的使命與恩典,或許你會像Alice一樣,發現另一個自己?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   https://gnci.org.hk/gcontent.php?id=541 (文章授權/真証傳播有限公司)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愛以色列之家專欄】主是我的磐石

"  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蹚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  賽43:2。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面臨過我們必須面對的生活中考驗的經驗,無論它是大或小。有時會跌倒、摔傷,甚至失敗。但一個基督徒當知道,我們不會單獨面對它們!因為主就在你身邊,祂的手要引導你通過試驗的衝擊,並從命運的火焰中傳遞給你祂的智慧與能力。   因此我們必須來呼求祂,用全心來迎接祂。在考驗期間不要猶豫!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祂永遠在那裡!可10:27 “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我們的主是全能的上帝,是有這麼偉大的能力!在羅10:13提到:『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主的名就是主自己,是以靈的方式來展現神的所是(本質與屬性),是人所不能測度、極其豐盛的的一切實際。所以歌1:3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給我們看見,『主的名』,就是祂的位格,乃是大有能力與權柄的靈。如果我們要享受主耶穌全備的供應,就必須在祂的名裡,藉著祂的名,並憑著祂的名來作一切神所呼召的事。   約 17:6 「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 約 17:11 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 約 17:12 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 約 17:26 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 約 20:31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啟2:26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 啟3:12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又要將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並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 啟3:21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 啟21:7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做我的兒子。   神親自啟示~我是【希伯來語ANI HU】(自有永有)的聖尊名!出3:14。在祂身邊是何等的恩典平靜安穩!當你被我們的主保護時,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祂,也傷害不了你,「因為萬事都與上帝同在」。當你發現自己有需要時,經常向他禱告,主會根據祂在榮耀中的財富來滿足你的每一個需要。   在遭遇困難時讓主成為你的依靠與幫助。如果你發現自己猶豫不決,就呼求主名,邀請祂進入你的生命,一起來面對艱難的困境。洶湧的潮流可能會試圖把你拉走,但我們的神是所有能幫助我們的當中最強大的基礎。親愛的家人,聖經說凡事都可能,在神沒有難成的事,記住!你是可以克服困難的!   當主站在你這一邊時,在神一切都可能,不會有任何困難或疾病是無法克服。阿們!不要忘記這一點!主就在你身邊,你可以自信地面對最洶湧的潮流,最強勁的風和最大的火。只要你穩立在主強大的磐石根基上面,你就會戰勝這一切!AMEN! (文章授權/卓健誠牧師) 作者/卓健誠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教會的屬天性質

基督徒作為一個人,或是社會上的一個份子,你可以在不抵觸真理的原則下參加一定程度的屬地的活動,但這絕對是個人性的,並且他參加活動的身份只是因為他是一個公民,絕不是因為他是基督徒。基督徒的身份只作屬靈的事務,而不作屬地的事務,這並不是說把作基督徒的人一分為二,而是事實上作基督徒的人具備了雙重的身份,這不同性質的雙重身份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屬天的身份處理屬天的事,屬地的身份處理屬地的事。   教會就不具備雙重的身份,也不受屬地的區域所限制,更不受屬地的時間來規範,這一種超越時空的屬靈組合,使教會有了一個超脫的立場,絕不該去參與任何屬地的事務。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是“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唯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三11)國家也好,民族也好,社會階層也好,文化程度也好,生活習慣也好,宗教背景都好,這一切都不是教會組成的因素,教會也不允許這些來影響教會的功用,教會只是注意基督自己,作基督所要作的,別的事物都不是教會的內容,因為基督的國並不屬於這世界。   基督徒可以用個人的身份有原則的參予地上的事務,但基督徒不應當把個人所參予的地上事務帶到教會中。教會不干預基督徒個人所作的屬地事務,禁止或鼓勵都不合宜。教會只該守住神的真道,宣揚神的真道,把人領到神的面前來,使他們認識神,愛慕神,事奉神,因為教會是屬天的。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以斯拉專欄】耶穌的幸福觀

我們都會求自己的幸福,也為別人的幸福代求。祝福他人蒙福會讓我們得力,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沒人能夠明確的告訴我們幸福的真諦。馬太福音第五章裡記載著耶穌的幸福觀。   首先,真幸福來自心靈。第一福是「虛心的人有福了」。但是,並非只有第一福與心靈有關,第二福哀慟、第三福溫柔、第四福飢渴慕義、第五福憐恤及第六福清心皆是。   由此可知,幸福是來自內心,不憑外在條件。人總以為多賺點錢,住更大的房子,獲得更高的成就,就能享有幸福。然而耶穌強調,真幸福來自心靈。   此外,真幸福來自你跟神的正確關係。希臘文的「有福了」是makarios,它翻成英文時,非指一般想到的「快樂」( happy),而是「祝福」( blessed)。   本來,英文的「快樂」是從古語「偶然的機會」(happen)來的。但是,幸福不是偶然的運氣,幸福是祝福。有趣的是「祝福」的字源是「獻祭的血」(bleed)。舊約中,為了讓人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祭司必須流祭物的血獻祭。   同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流血、獻上自己就是為了赦免我們的罪,讓我們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所以希伯來書九章22節後段指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   八福教導我們要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虛心的人」是指明白「不倚靠神就無法存活」的靈裡貧窮之人。「哀慟的人」是指藉著神的眼目省察內心,為己罪憂傷痛悔之人。「溫柔的人」是接受神掌管之人。「飢渴慕義的人」是指喜愛並滿足於神的價值和標準之人。   最後,真幸福來自你跟鄰舍的正確關係。耶穌同時強調並教導了與鄰舍之間的正確關係,這使我們聯想到聖經中最大的誡命:「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並且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真幸福就是照著神的心意,不但愛神,也要愛鄰舍。耶穌教導「憐恤人的人」及「使人和睦的人」是有福的。耶穌讓我們看見真幸福不以追求自身利益為目的,而是與鄰舍共享生活,更進一步去服事鄰舍。   擁有八福的人生,就是跟隨基督、效法基督。耶穌是虛心、柔和謙卑的真神,祂為世人的罪哀慟。所以,真幸福就是要「緊抓耶穌不放」。   那麼,如何得著真幸福?如果,我們能以「耶穌」作為人生的目標及中心,就可以遇見真正的幸福。   所以,現在就迎接帶給我們真幸福的耶穌基督為救主,一生緊緊跟隨。   文章摘錄整理自《聖潔巡禮--跟隨耶穌的腳蹤遇見同走人生路的主》/李東元 https://www.pcstore.com.tw/ezra/M49849769.htm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http://www.ezra.com.tw/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生命樹專欄】藉著留在靈裏而活基督

主是我們的生命,也是我們的人位。當我們與祂是『一』,就使我們可以活祂。羅馬書八章十節,『但基督若在你們裏面,身體固然因罪是死的,靈卻因義是生命。』我們是墮落的人類,有必死的身體和肉體,不可能活祂、彰顯祂。神起初創造時並沒有創造肉體,祂只創造了身體。然而,當撒但進到這身體的肢體裏,這被敗壞、破壞的身體就成了肉體。人的墮落就是敗壞身體的歷史。被敗壞、死了的身體就是肉體。『肉體』乃是死的身體的專有名稱。假使我們的身體沒有被破壞、敗壞,我們的身體就絕不會是必死的,也絕不會死。肉體的同義詞絕不是神所造美好的身體,必死的身體、死的身體纔是肉體的同義詞。   身體是死的如何含示一段歷史,照樣,『靈是生命』也含示一段歷史。人的靈如何成為生命?乃是『因義』,就是因那進到我們裏面的義者-基督。在得救前,我的靈是死的、沉睡的,不是生命;但基督進到我的靈裏,我得救了,我的靈不僅活過來,也成了生命。有人說,這樣一位偉大、無限的基督,怎能進到我們裏面?他們說,這是把基督弄小了。事實上,基督已在我們裏面安家,祂活在我們裏面。但有些基督徒不相信這事。在我們得救之人的靈裏,確實有作生命與人位的基督。真基督徒必須承認,撒但就在我們的肉體裏;同時,基督也是在我們的靈裏。   羅馬八章九至十四節包含許多重要的點。我們內裏的部分-我們的靈。我們外在的部分-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己-我們這個人。靈是內裏的器官,讓我們接觸神自己。身體是外面的器官,讓我們接觸物質的世界。我們這個人是指我們人的魂,特別是指人的心思、意志與情感。人整個的所是,就是由人的魂帶著內裏的器官-靈,以及外面的器官-身體,構成為具有靈與魂與身子三部分的人。這個人乃是藉著心思、意志與情感合適的運用,治死身體的行為。十一節說,祂賜生命,十三節說,你們要治死身體的行為。這兩件事正如一張紙的兩面。賜生命與治死的受詞都是身體。當祂賜生命,我們就治死身體的行為。當我們治死身體的行為,神就賜生命給身體。這也指明神與人的調和,指明你與神是一。在我們的經歷中,只有一位,就是父、子、靈神聖的三一在賜生命。   我們該如何生活?我們的生活方式,必須避免或逃離第一個人位,就是我們肉體裏的撒但。同時,也該一直與第二個人位,就是與我們靈中的基督同在。不是循規蹈矩,乃是活基督。基督徒的生活不是改良自己、調整自己,乃是逃離第一個人位-撒但,並活第二個人位-基督。所以要停止對你自己的改正,將自己置於耶穌的治死之下,讓基督的生命顯明在你必死的身體上。因此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   需要主動讓自己的心思、意志、情感被運用,這乃是主動而被動的經歷。在神的救恩裏,是祂拯救;但你需要被拯救。神不是要拯救一塊浮木,一切就都在於祂。但你我有意志、心思與情感,我願意被拯救,神就能救我們到底。   十三節的『但你們若…』指出人三部分的運用。他必須有剛強的意志、有火熱焚燒的情感、有認識三一神與三部分人的心思。當那靈居住在我們裏面時,那叫人復活者在你裏面,那得以復活者也在你裏面,整個三一神都在我們裏面。這樣與賜生命的三一神合作,使你容易治死身體的行為,使你能在兒子的名分上成熟。   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082/真理推廣/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一冊第三段第四十四至四十五章/作者/柯順清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張文亮專欄】站穩,不要隨波失去

學生問題:「如果捍衛家庭的基督徒領袖私行不正,基督教信仰的力量是不是不如東方修身養性之道?」   答:「基督徒真正的領袖,是在低處、暗處、無名之處服事主的人,不一定是有名望的人。有名望的基督徒,即使自視為領袖,他們的站立,不代表基督信仰的得勝;他們的跌倒,也不代表基督信仰的垮台。因為真正的信仰,在耶穌基督釘十架上,早就已經得勝了。   捍衛家庭的,不是人訂的律法,不是倫理道德,不是傳統文化,不是社會組織,而是上帝。律法只是使人知罪,倫理只是提醒人的良心,傳統文化是在變遷的,社會組織是可以瓦解、重組又瓦解的。   近代,有一股力量在普世流行,不斷的在不同的國家流竄。外表的議題看似五花八門,例如能源問題、墮胎問題、反移民問題、加稅問題、食安問題、貧富不均問題、同運問題、智慧財產權問題等。其實,背後是同一個力量在左右,點火在不同的議題上。   這些議題幾乎無解,已經超越政黨的不同、媒體立場的不同、國家主義的不同等。為了加強議題的能見度、議題的主導性、議題的尖銳性,結果是讓人與人的抗爭愈加劇,人民對政府的不滿情結愈加增。   這股力量是如浪的動態,幾乎找不到一個定點、定處、定人,只要附在任何一個議題,一個地方,一個人身上,就可以點燃不滿情結與鬥爭。   這世代不只國要攻打國,更是民要攻打民。這股力量的左右下,沒有領袖,所有的領袖都是傀儡;沒有邏輯,所有可講理的都變不講理;沒有可對談的空間,只有不同立場的衝撞。沒有政黨可以掌握,沒有媒體可以主導,沒有輿論可以影響,沒有教育可以重塑。而是不斷衝撞那些沒有準備好的團體、傳統、道德、信念。讓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在一波波迅速改變的浪潮裡,隨流失去。   同學,重要不是哪個人倒下,不是哪個議題熱門,不是哪個法案通過,不是哪個政治人物民調多高或多低,這些現象都是那股看不見力量,主導下的泡沫。我們注意的不是海面上的波浪,而是主導在深處的一股暗流。   重要的是,在這世代我們要站穩在耶穌的救贖上,我們在基督裡,才不致隨波失去。   來吧,時代越兇惡,我們越要傳福音,因為關鍵在福音,真正得勝那股暗流的在那裡。請記得,無論得時或不得時,我們都要傳耶穌基督的福音。」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凱勒專欄】邪惡的反作用力

經文【詩篇第54篇】 上帝啊,求你以你的名救我,憑你的大能為我伸冤。上帝啊,求你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口中的言語。因為,外人起來攻擊我,強暴人尋索我的命;他們眼中沒有上帝。上帝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他要報應我仇敵所行的惡;求你憑你的誠實滅絕他們。我要把甘心祭獻給你。耶和華啊,我要稱讚你的名;這名本為美好。他從一切的急難中把我救出來;我的眼睛也看見了我仇敵遭報。   最基本的禱告是:「哦,上帝啊,救我」(第一節)。大衛將他的辯護權交給上帝(第一節),也讓有自毀傾向的邪惡自然而然地運作(第五節)。再沒有任何書比魯益師(C.S.Lewis)所著太空三部曲小說中的第二部《漫游金星》(Perelandra),還能更深刻地刻劃出罪惡自取失敗的本質。書中的角色被幸災樂禍於上帝兒子之死的魔鬼控制著,直到基督徒蘭塞姆(Ransom)本質上地問了牠:「耶穌的死對你造成了什麼結果?」魔鬼便甩甩頭,嚎啕大哭,因為牠想起來,在殺害基督時,牠也打敗了自己並終結了死亡。邪惡並沒有與良善大戰到難分難解……良善已經得勝,而邪惡則是處處自食惡果。   禱告 主啊!邪惡摧毀了自己,因為?是至高無上的主宰,這是?的世界。然而,在我內心深處卻不相信這事,因此我受到去做錯事的試探,並且當我看到別人「消遙法外」時,我就極其氣餒。我讚美?,因為?是邪惡無法勝過的那一位!阿們。     (文章授權/提摩太凱勒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