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在當今社會,孤獨感、焦慮與失眠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的困擾,尤其疫情後,全球心理健康問題愈加顯著。根據蓋洛普(Gallup)最新調查,約有20%的美國人正經歷孤獨,比今(2024)年5月的18%略為上升。同時,近半數受訪者(47%)表示,對自己每天的生活不滿意;這些心理壓力通常與失眠、焦慮等症狀相關,從而
少子化早已是國安問題,為鼓勵年輕人生育,政府正研擬生育獎勵措施,初步構想是每生1個寶寶,每月補助3萬,直到念幼兒園為止,期待減輕大家負擔,增加想生的意願,不過尚未定案,待凝聚共識。牧者如何看待此事?教會又能提供哪些額外支持的補足政策呢?基督喜信會總幹事陳智維牧師提出個人見解,並認為這是教會參與公共討
從小在教會長大的曾羽琳,雖也參與教會青年、社青服事,但讀社工又進入號稱「社工界台積電」工作的她,「當傳道人」完全不在生命規劃中,直到某年神興起環境,回應神接受神學裝備,服事過程發現,走過的每一條路都沒有白費。「感謝上帝使用我過去所有的專業、經歷,成為更多人的幫助!」曾羽琳感動說道。
18世紀《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本暢銷小說,講述一位年輕人失去生活目標,最終選擇輕生的悲傷故事。你聽過嗎?對此,信主已經半世紀的黃淑美牧師回憶年少時,自認也曾陷入同樣的境地,覺得前後失據、生活迷茫,完全不想和同儕一樣,走上升學、就業的道路。好在,最對人生疑惑的時刻,黃淑美神奇的遇見耶穌,自此不只找到人生
有次,何恂如問身邊的乘客:「我是基督徒,跟我來信耶穌好嗎?」對方隨即說好;在他生命中,因傳福音而有許多「只有一次」的寶貴經歷。全職事奉前,何恂如因熱心於一對一傳福音,已帶了近400人信主;後來,他轉行從商,受聘前往泰國,2年後就被提拔成為總經理。然東南亞經濟風暴時,一切瞬間化為烏有回台後,他得知有間
台中迦南教會執事林鳯琴,2015年發現頸部兩側有甲狀腺腫瘤,脖子佈滿結節,且癌細胞擴散,醫生宣告她罹患活不過3-6個月的絕症...連續三個月,她每天到教會,跪地禱告,為家人、為教會,哭求神施恩拯救。手術期間,經歷3個神蹟醫治,神更賜下超乎她所求所想的祝福。如今,看見世代傳承,抱著愛孫的林鳯琴,喜笑讚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