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光是好的,它是粒子又是波动。两种矛盾同时存在不可分的一体裡,似是而非、聚于一身。光,就是一种弔诡的存在。而创造主竟说这种弔诡的光是好的…

歷来科学家都喜欢探究光。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Issac Newton),也不例外的跃进研究光的行列。

 

光学探讨起源于古埃及、中国西周,以特製透镜聚光取火,到了17世纪才有更系统的研究。1670年,牛顿任教剑桥大学,进行稜镜实验,发现普通白光经稜镜折射成各种颜色的光。

 

作为古典运动力学大师,牛顿在其着作《光学》里,自然认为光是由非常奥妙的粒子或微粒组成的(所谓「光微粒论」),这些微粒遵守运动定律,解释了光的直线移动和反射性质。但是,其他科学家们,如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詹姆士·马克士威James Maxwell)等,却不如此想,认为光非实在粒子,而是一种「波动」(Wave),以说明光的折射、绕射等现象。

 

于是「波动论」与「微粒论」,成为近代科学上探讨光的大辩论,纠缠2百余年。

 

20世纪初,量子力学兴起,发现光的静止质量为零,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已知速度的极限,称作「光速」。最重要地,光是同时具有波动和微粒二重性(Dualism)的诡异存在(Being),几无前例。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Gilbert Lewis)遂将光命名为「光子(Photon)」。

 

按理说,波动是扰动,可使传递路径上的实存介质作同一形式振动,但不会传递介质,并且传播速度有限。而粒子是实实在在有形有体,具有质量。因此是「波动」者,就应该不是「粒子」;反之,是「粒子」者,就不该是「波动」。因为波动与粒子是「对立」的。

 

但奥妙地,光竟然是粒子,又是波动。两种对立或矛盾同时存在不可分的一体裡,哲学上称作「弔诡」(Paradox):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聚于一身。光,就是一种弔诡的存在。而创造主竟说这种弔诡的光是好的。

 

《圣经》说:「按肉体说,耶稣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裡復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马书1:2-3)可见的肉体和不可见的神灵是相对立的:但《圣经》说:耶稣是「人子」,耶稣也是「神子」—也就是神。

 

一个有限的人性与无限的神性,同时在耶稣身上。照逻辑说,是神就不应是人;反之,是人就不应该是神。但弔诡地,耶稣是完全的神,祂也是完全的人;就如同光子是粒子、又是波动,您说神奇不神奇?宇宙现象(光子)、歷史事实(耶稣),竟同为如此。

 

「万物是藉着耶稣造的。」(约翰福音1:3)被造物反映出造物主的本质,就像一部车反映出设计者的理念一样:弔诡的耶稣,创造出弔诡的光子。神人两性的耶稣,创造出又是波动、又是粒子的光且光是好的,因为创造光的神是良善的(God is good.)。

 

读着牛顿的故事以及近代科学史,总是令我掩卷沉思久久;《圣经》所述的奥秘,没有违反科学之所见啊。我确信,耶稣如《圣经》所说,是永生真神耶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文章授权/潘荣隆)

  • news-details
author

潘荣隆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荣誉讲座教授。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