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五百年前提出:我们教会,没有会友、只有祭司。基督徒的身分是有君尊的祭司,因此我们在教会的唿召、职分就是「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

「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灭绝这国。」(《以西结》22:30)

 

前期本专栏鼓励众教会用简单数学,评估自己教会属灵状况。有读者来函询问,以此法估算我牧养教会的现况,来和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刚公布《2022台湾教会普查报告》的数字:全国教会人数下降约32.6%,稍作比较。

 

数字是让人可以用量化来寻找物理意义(Physical significance)、发现哲学意义(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及给予神学(意义;Theological significance)答案的,虽然它不是唯一、却是强而有力的方法。

 

「略有成长。」我说。他问:「怎办到的?」。

 

是神的怜悯;圣灵藉着《圣经》教导我们:「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得前书》2:9)--祭司的职分是关键;祭司是「祭坛神学」(Altar theology)的叁大核心之一。

 

我们教会,没有会友、只有祭司--人人是祭司!;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五百年前所提出的口号。

 

既然没有会友、若以人为单位,数学上就没有负数(「负一个人」,在数学上被归为没有意义、勿须讨论的--您有听过「这个房间裡有『负一个人』」的数学说法吗?在台湾民间,甚至会吓死人的)会友人数也就没有下降的问题。 

 

任何一位来到我们教会的人,我们会教导「他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祭司,是他在这个教会的唿召、职分,也是他的命定。

 

因此,国家有难,祭司们、别跑!这是您的责任:「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祭司的天职(Calling)!我们如此教导,祭司们如此谨守天职。新冠疫情激起了祭司们尽责的情操;祭司们一个也没跑,而那些在疫情中到教会寻求庇护的,也都进入祭司职分的行列裡。我们教会的人数,相较于整体台湾教会的趋势,在新冠疫情期间,便略有增长--这是祭坛神学奥妙之处、弔诡所在:逢艰必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办法。祭坛神学是可以被检验的,就像数学的「量化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可以带来「质化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的结果一样。

 

自2009年开始,我们教会转型为「祭坛教会」:人人是祭物(Sacrifice)、祭司(Priest)、 祭坛(Altar),简称SPA。「祭坛」是「吸引神同在、推开黑暗势力、得地为业」之处、SPA是安息的意思:我们在主裡得安息、单单存着盼望,看神为我们争战、靠主得胜--面对艰难时的轻省得胜之方,正如耶稣说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裡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在祭坛前,我们只需敬拜讚美、读经、祷告,与安息;争战的事交给我们的主、我们的神。这是末后日子得胜的祕方。

 

作为一个实验科学工作者(Experimentalist),我确信「祭坛神学」是末后日子得胜策略的一个最重要选项(Option)--谦卑地谨供参考。

 

国家有难,祭司们、不会跑!--果然,没有人跑。   

 

(文章授权/潘荣隆)

author

潘荣隆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荣誉讲座教授。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