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对环境反应,产生可遗传的结果。负面环境肇生伤害,可累至3,4代,成了「祖宗咒诅」;好环境,迎来正向反应,代代蒙福...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哥林多后书》5:17)
破除「祖宗咒诅」的捷径:在基督裡,成为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说到:人因对环境反应,产生可遗传的结果。负面环境肇生伤害,可累至3,4代,成了「祖宗咒诅」;好环境,迎来正向反应,代代蒙福。(参本专栏前期)
虽然上世纪初就已知道环境会造成遗传表现变异,但找不到它们的初始反应或中间反应物,作为物质基础。1948年,洛克斐勒大学的罗林·贺契克斯(Rollin Hotchkiss)鑑定出「甲基化」(Methylation)的胞嘧啶 (註:构成DNA序列的四种硷基之一),是为表观变化在DNA上的初始产物。直至1964年,纽约市大学的厄涅斯·波雷克(Ernest Borek)实验室才找到催化该反应的酵素「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当环境改变,DNA启动子(Promotor)上的某些胞嘧啶受到甲基化,后续产生表观遗传现象。例如:致癌物(Carcinogen)甲基化了「癌基因抑制因子」(Oncogene suppressor)的基因,使其蛋白产物「癌基因抑制因子」无法结合、抑制「癌基因」(Oncogene),负负得正,便活化了癌基因,产生癌症--得癌症看起来很容易,却也很复杂耶。创造神多保护人啊!
随着甲基化研究,科学家发现甲基化程度(数量)也因环境、发育、或生理等变化而增减,便以为DNA甲基化是「可逆的」(Reversible),必有「DNA去甲基化」(DNA demethylation)机制存在。之后,人们发现去甲基化反应参与较多酵素,反应机制也远较甲基化复杂--真是「请鬼容易,驱鬼难」,用神学术语来说:不要随便犯罪啊。
于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演化 (Evolve) 成「表观遗传神学」(Epigenetics theology),便经由「物理/生理意义」(Physical significance)而致「哲学意义」(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包含了「初始状态」、「可逆性」、「复杂度」等,以至于「神学意义」(Theological significance):创造、救赎、恩典等。
《圣经》第一个句话说:「起初,神创造天地。」「起初」塬文是「Bereshiyth」,该字由「Bere」和「Reshiyth」组成;「Bere」为「介于其间、由上而来、或我(至高神)会给予」的意思。「Reshiyth」意为「儿子、长子、首先、初熟果子」。亦既,《圣经》第一个字开宗明义说:「我把我的长子给你」--这是宇宙间何等伟大的宣告:神在创世之前,就为我们预备了救赎,以祂的儿子为代价! 宇宙创造的初始状态:「创造」与「救赎」竟然同时发生;无怪乎,生物体内,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同时存在!这是何等的恩典啊!
「甲基化」易发生,「去甲基化」则复杂难行;昭告人们:好环境得到的益处长存千代,不好环境虽易陷入不益,神却为罪人预备了救赎,只要认罪悔改,神不长久追讨(仅只3、4代啊),印验《圣经》连提2次说:「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叁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埃及记》20:5-6、《申命记》5:9-10)
在「表观遗传神学」裡,我欢心看到神创造的奥秘、救赎的完备、与恩典中超越之爱(Agape)。
(文章授权/潘荣隆)
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荣誉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