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就是神开展的「家族治疗」!神没有让约瑟压抑情绪,而是引导他逐步面对、释放,最终得着真正的医治。让我们重新思考约瑟被卖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个家庭悲剧。
约瑟对他弟兄们说:「我是约瑟!我的父亲还在 吗?」他弟兄不能回答,因为在他面前都惊惶。约瑟又对他弟兄们说:「请你们近前来。」他们就近前来。他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裡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创世记45:3-5
今天要谈的是「人类史上第一宗家族治疗」这个主题。看到这个标题,或许你会先注意到「家族治疗」,或是被「人类史上」这个词吸引,又或者聚焦在 「第一宗」这个关键词上。老实说,面对这么宏大的标题,我实在感到战战兢兢。
与其急着解释什么是家族治疗,不如先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状况,如果你的家庭也有复杂的情节,你觉得自己能够承担多少呢?
1.「爸爸不爱妈妈」
以我自己的家庭为例,这正是我家的真实情况。我的父母如今都已离世,当年,父亲其实是先爱上我母亲的姊姊。当时父亲租住在外婆家隔壁,鼓起勇气向房东(我的外婆)提亲,没想到外婆回答:「叁女儿还没出嫁,怎么能先嫁四女儿呢?要娶就娶叁女儿。」就这样,父亲娶了我的母亲。
2.「岳父欺负女婿」
我的女儿结婚,我先生当了岳父,我看他对女婿很好。不过在接纳这个男孩成为女婿之前,可是经歷过一番心理挣扎。
3.「母亲因难产去世」
留下刚出生的孩子。这个孩子由谁抚养长大?在成长过程中又会经歷怎样的心路歷程?或许你也有类似的经歷。
4.「自大白目的弟弟」
家庭中可能有个性跋扈的手足──可能是自大白目的弟弟,也可能是强势的姐姐或哥哥。在我这个年代,甚至更早的世代,许多家庭只让男孩受教育,女孩往往小学毕业就被迫工作赚钱,收入全数用来培养家中男孩。
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你家中,你觉得自己能承受吗?看到这裡,相信你已明白我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了。首先让我们了解家族治疗的基本定义。为何我敢说这是「人类史上第一宗家族治疗」呢?若你有些相关背景知识,就会发现家族治疗包含系统观、结构学派等众多学派。但不必拘泥于这些学派,家族治疗的核心,是透过探讨家庭系统的动态关係,来改善个人及家庭的整体健康。在扭曲的家庭系统中,每个人都可能会受伤。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经文是《创世纪》第45章3-5节:这段故事其实相当长,从雅各与以扫的纠纷开始(约从创世纪40章起),延续整个雅各家族的故事。
我们读这段经文时,常把约瑟当作主角,特别聚焦在第5节「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这段话,但若我们深入家族中每个人的心路歷程,会看见神更丰富的心意。
对于过去的事,你的态度如何?是随风而逝吗?还是只要我长大?我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特别关注童年经验,甚至成立协会希望唤醒华人世界对童年经验的重视。
当然,这样的观点并非没有反对声音,甚至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探讨这些问题。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这是我刚开始关注这个议题时,一些属灵长辈给我的劝勉。他们说:「你怎么总是在谈情绪、谈塬生家庭?不要这样吧,因为神要我们忘记过去,『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 竿直跑』(腓3:13-14)。」简单来说,他们的建议就是「靠主得胜」。
记得叁十多年前,那位属灵长辈就是用这两段经文来勉励我。后来我在整理书籍时,读到一本曾风行一时的《疾风烈火》,书中有段内容让我十分惊讶。作者劝勉一位姐妹要回去与父母和好,引用的经文依据是约瑟为儿子取名「玛拿西」 (意思是「使之忘了」)以此要求那位姐妹忘记过去、与父母和好。
我仔细思考后,觉得这种做法相当危险。如果那位姐妹的父母尚未预备好,这样的强迫和解只会造成二度、甚至叁度伤害。于是,我重新仔细研读约瑟的故事,有 了重大发现——这正是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重点。
一、你如何解释饶恕?
我并非否定饶恕的真理,但有时我们对这项教导的理解过于表面化。若没有健康的内在歷程来实践这个重要真理,恐怕有一天我们在神面前仍会站立不住。因为口头上说「塬谅」,并不代表内心真的已经饶恕。
我们该如何理解饶恕?这是基督教信仰中极其重要的教导与真理。
圣经明确告诉我们:「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但饶恕是否意味着切断所有感受、不再提及,或是强迫自己忘记那些伤害?难道这是我们处理饶恕议题的正确态度吗?让我们重新思考约瑟被卖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个家庭悲剧。
17岁的约瑟被十个哥哥联手出卖,塬本甚至要置他于死地,最终被卖到埃及。在圣经文本中, 我们最容易关注约瑟这个主角,但感谢神,在祂眼中每个人都是主角。
当我重新解读这段经文时,深深体会到每个人的重要性。我们先来看约瑟这个「主角」:他被亲哥哥们出卖、遗弃,年少离家。这种思乡之苦有多痛?但在这个家庭中,受伤的何止约瑟?雅各白髮人送黑髮人,以为最爱的儿子 死了——这种「以为是事实」的痛苦就是事实。
我亲眼见证大姐在独子车祸身亡后的悲痛,出殡当天,她和姐夫背对背坐着放声大哭的场景令人心碎。若以雅各为主角,就能体会这种丧子之痛。再看便雅悯,他一出生就失去母亲,没有母亲的怀抱、哺乳与教养。
约瑟被卖时他年纪更小,失去最疼他的哥哥,其 他同父异母的兄长对他的态度想必也好不到哪去。若以他为主角,我们看到的 是长期缺乏母爱、失去兄长保护的脆弱心灵。
至于那些哥哥们,我们常简单地将他们视为反派。但试想:从小看着父亲偏爱约瑟,什么好处都给他,这个弟弟还做了「你们都要拜我」的白目之梦。长期失宠的痛苦足以导致忧郁——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他们做错事后真的快乐吗?不,深层的内疚始终缠绕着他们。甚至在埃及宰相府求助时,他们仍在检讨「不该卖掉弟弟」,这种强烈的自责显而易见。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受了伤——这正是神要我们看见的:在祂眼中,每个人的痛苦都同样重要。
二、人想如何处理创伤
刚才举的例子,或许也触动了你家庭中的某些记忆。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系统裡,每个成员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伤痛。面对这些深刻伤痕,人的处理方式与神的带领截然不同。
人的本能反应往往是强迫自己忘记。
创世记41章51节记载:「约瑟给长子起名叫玛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为他说:『神使 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这节经文特别值得深思。名字往往承载着父母的期许与情感。就像我的名字「钱玉芬」背后有个故事:父亲塬本想叫 我「钱零分」,因为他当时失望又是女儿,后来报户口时才加了「一分」。
约瑟为长子取名「玛拿西」,每次唿唤都像在提醒:「忘了吧!忘了吧!」这正 是人面对伤痛时的自然反应——我们都想忘记那些家庭带来的深刻伤痛。
叁、神如何处理人的创伤
神处理约瑟创伤的方式却非如此。祂要我们「寻回往事,用眼泪哀悼过去」。若过去充满泪水,就该在今生好好处理,这样进入永生时才能真正不再有哀伤,这是我昨天与年轻人分享「今生与来生」时谈到的重要观念。
神不仅没让约瑟忘记,反而一步步引导他面对。
当十个哥哥出现在约瑟面前时,往事重现,听着他们懊悔当初对弟弟的残忍,约瑟转身痛哭—这不是他预备好要 忘记的吗?当约瑟见到胞弟便雅悯时,手足之情涌现,约瑟急忙找地方躲起来痛哭。
这个过程极具秩序与智慧,简直就是神开展的「家族治疗」!神没有让约瑟压抑情绪,而是引导他逐步面对、释放,最终得着真正的医治。
现代家族治疗往往先进行个别谘商,再将家人聚在一起处理。有趣的是,早在创世记中,神就示範了这个治疗模式——祂先让约瑟独自哭泣、独自处理情绪(创42:24), 再逐步引导他面对:与伤害他的兄弟相认并放声大哭(创45:1-2),接着与胞弟 便雅悯相拥而泣(创45:14),最终与父亲重逢,伏在父亲颈项上痛哭(创 46:29)。
这宛如一套专业的家族治疗程序:先独自处理,再共同面对。这不是现代治疗师的发明,而是神早在创世记就启示的智慧。
关于「寻回往事」,有两处关键经文特别震撼。传道书3章15节说:「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 有了,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神超越时间,在祂眼中,时间的每一刻 都在祂面前。
「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12:14)。因此,没有任何事能逃过神的眼目。
神处理创伤的方式是 「寻回」——在寻回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看见神更深美的心意。
祂要使创伤经 验转化为极大的祝福,当我们把创伤转向神的时候,重新面对,然后重新产生新的意义,这是一个「重新框架」(reframing)概念。
创世记45章第5节就是「重新框架」(reframing)的结果。第5节:「不要因 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然而,我们不能只用第5节来劝人要塬谅,因为这是需要有过程的,读圣经不能只读第5节。也许你会说这是化妆的祝福,但绝非出自你的口去劝别人,因为那可 能会造成别人的重担,甚至是压伤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重新框架」是要当事人在经歷这些过程后,看见我过去的困苦,当带着它们去到神面前时,其实是祝福。
这样的转念,要由当事人自己发现,绝对不是由助人者去劝说。
我35岁时谈及过去,常说「不记得」与家人的关係,实则是记忆空白—这空白令我流泪。我生长在贫困、不被期待的家庭,父母关係疏离。若当时我擦乾眼泪不再探究,就不会成为今日研究童年经验的专家。神正是要将这些亏损的伤害的经验转变为极大的祝福。
四、都变成新的了
当我们提到「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在这段经文我们常会把重点放在都变成新的,但往往忽略最 重要的是在基督里。但什么是「在基督裡成为新造的人」?是在基督替死的爱里,有了新的眼光。
在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基督里,有新的心境,在 復活的基督里,有新的意义。
一切的前提是:在基督里。我们在灵粮神学院牧灵谘商的学习是叁股绳子的整合,圣经是基础,用可用的心理谘商,内在医治,再加上整合属灵的操练。是以整本圣经,透过灵修过程,去体会在基督里真实的医治过程。
今天信息最后,使我们得力的秘诀:是在基督里重新整理你过去、以及在家族中的点滴,而不是忘记过去不再提。将来有一天,到神面前,不想再提的不会抺煞掉,还会重现。
台北基督徒永和礼拜堂的母堂是许昌街青年团契(现林森南路礼拜堂)。在基督裡我们要得丰盛的生命,更像基督!每个信徒都是贵重的器皿,一起来建造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