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黄美廉对自己人生的期许是:「活着,等着,让主用」,使人看到她对上帝坚定的信心。

黄美廉对自己人生的期许是:「活着,等着,让主用」,使人看到她对上帝坚定的信心。 (摄影/记者蔡宜倩)

「在苦难的当中,仍有神的祝福!」脑性麻痺画家黄美廉博士,应中华基督教基层宣教训练促进会之邀,上週六(19日)到宜兰灵粮堂举办分享会。基宣秘书长曾政忠牧师期许,透过黄美廉彩绘生命的见证,鼓励生活较为辛苦的基层民众,让更多基层人被主的爱得着。

宜兰灵粮堂传道游本义期待藉由黄美廉的分享,让宜兰的乡亲认识真神。当晚有近百位民众到场与黄美廉互动,亲眼看到她以蜷缩的手,拿着白板笔不疾不徐的写字,再由秘书祝锦华传译,因着她的信心而受到激励。「黄美廉因为倚靠神,反而服事更多人,我想弟兄姊妹们也可以!」

「这是我的女儿」 牧师父亲以基督信仰爱她

因为出生时脑性麻痺,「小时候 到6岁 都要人餵」,黄美廉以蜷缩的小手在白板写下。

因为出生时脑性麻痺,「小时候 到6岁 都要人餵」,黄美廉以蜷缩的小手在白板写下。 (摄影/记者蔡宜倩)

「我很喜欢唱歌。」出生时因为脑性麻痺,一直到5岁时全身仍瘫软、无法行走的黄美廉,因颜面肌肉扭曲,以致说话仅能以「嘿、嘿、嘿」回应,不过逆境没有击倒她,很喜欢唱歌的黄美廉,多年前写下了《如果我能唱》这首诗歌,触摸无数人的心。

黄美廉在6岁还需要人餵食,因此6岁以前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黑暗期。升上小学一年级后才由妈妈握着手学会写字,二年级时被代课老师发现「绘画天赋」,这位「上帝派来的天使」告诉黄美廉的母亲,「妳的女儿很有美术天份,妳要好好栽培。」她的人生因而面露曙光。

黄美廉自嘲,当时虽然常常弄坏哥哥的水彩笔,但「能成为画家都是哥哥的功劳」。她的牧师父亲,深信「凡所神赐的,都是好的!」因此不怕在众人面前承认「这是我的女儿,上帝爱她,我也爱她。」但女儿在台南的乡下常被同学嘲笑、追着打,为了给她更好的教育环境,14岁时举家迁往美国。

听圣诗度过低潮 对画画坚持 拿到艺术博士

拿到艺术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开设工作室、办画展、到大学讲课的黄美廉,「只想荣神益人」、为主而活。

拿到艺术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开设工作室、办画展、到大学讲课的黄美廉,「只想荣神益人」、为主而活。 (摄影/记者蔡宜倩)

塬以为来到美国后生活会有所转变,但初期却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二黑暗时期。虽然无障碍设施等较台湾先进,但黄美廉上课听不懂英文、也不适应当地文化,曾经以割手臂要胁妈妈,「美国一点都不好,不如回台湾去!不让我回去,我就死给妳看!」深陷如此痛苦中,信仰是她的力量,5年残障中学的低潮裡,聆听圣诗成了她最大的安慰。

往后,黄美廉的父亲,也不因她的「特殊」而给予不同的教育,甚至训练行动不便的她自行搭公车到美术馆看展览,使黄美廉学习独立生活。在美国求学时,因为运动神经不协调,黄美廉不知画断几百隻炭笔,比正常艺术系学生作画时间还久;别人只要1、2个小时就能打好的报告,她却需要花上7、8个小时,学习时间比别人更多。

但因着「坚持」,黄美廉在1993年拿到加州大学的艺术博士学位。「因为我爱台湾,所以我在这裡。」当年也放弃美国对残障人优厚的福利,返回台湾,过独立的教学生涯,并在四所大学讲学,举办画展,也拥有自已的房屋和办公室,为各样事工团体筹款。

以正面积极的态度 奉献做画「荣神益人」

黄美廉与分享会现场民众合影。

黄美廉与分享会现场民众合影。 (摄影/记者蔡宜倩)

分享会当晚,民众问她对艺术坚持的动力为何,她在白板写下:

1. 「美」的追寻
2. 对「上帝」的感恩
3. 对「人」的描绘
4. 日常所需
5. 为了「奉献」

为了奉献,黄美廉「用画作传福音」,时常在画作中传递福音的信息与积极正面的态度。她最喜欢的圣经经文,「和Jeremy Lin(林书豪)一样,是罗马书5章3到5节。」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 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活着,等着,让主用!」黄美廉在白板写下她对自己的期许,「只想荣神益人」分享自己的生命见证,让更多人因她而有「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认识创造天地的主。

黄美廉博士「彩绘信心,艺术人生」分享会场次资讯】

● 7/27(日) 19:00 罗东长老教会
● 8/09(六) 19:00 兰雅礼拜堂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