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震惊社会的北捷事件发生后,在现场目睹此案件的当事人,或是事后密集关看媒体报导的大众,有部分患上「急性压力症候群」,症状包括感到提心吊胆及恐慌、感到绝望和不抱希望、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处理悲伤议题的能力下降…等心理衝击,以及各种难受的生理病状。如何帮助这些心灵有需要的人「走出悲伤」,是教会及基督徒应当学习的一门课,否则不适当的对待方式,无形中可能给予其二度伤害。

遭遇重大创伤者,需要接受「心灵抢救」,才能真正走出悲伤。

遭遇重大创伤者,需要接受「心灵抢救」,才能真正走出悲伤。 (照片提供/台湾举手网络协会)

专门从事「危机、悲伤、创伤辅导」的台湾举手网络协会执行长许真表示,创伤后24~48小时是「心灵抢救」的黄金关键,若受伤者没有获得适当的辅导,「急性压力症候群」(Acute Stress Disorder)不仅可能不会在一个月内逐渐消失,还可能演变成「创伤后症候群」(PTSD),因而需要长期谘商;如果是全体社会一同遭逢巨变,甚至会涌现「轻生潮」现象,例如日本的广岛事件。

此次北捷事件带给社会上不小的震惊与创伤,有万华区的牧者在北捷事件后寻求许真的帮助,坦承「不知道怎么帮助」在北捷事件中倖存的会友,凸显出台湾教会对于此类危机处理的专业相形薄弱,藉着这次北捷事件,正是提醒教会及基督徒们起来学习「悲伤辅导」的时刻,不然,我们很容易扮演起「约伯的朋友」,说了不该说的话,无意中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与悲伤的人同悲伤并不容易

「走出悲伤」事工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丧亲、丧偶、丧子、失婚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失落与悲伤等议题。许真曾在节目上,遇到主持人在谈及失婚话题时,忍不住当场哀号,代表对方根本没有从婚姻触礁的痛苦阴霾中走出来。其实在这社会中,充满着许多伤心及软弱的人,都很需要被医治、扶持及安慰,但有些非基督徒个案却反映他们会遇到2种基督徒。

举手网络藉悲伤事工带领无数人信主。

举手网络藉悲伤事工带领无数人信主。 (照片提供/台湾举手网络协会)

一是装做若无其事,知道对方发生重大伤恸事件,仍旧噤声,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安慰别人。二是带着好意,但是说的话、做的事却很伤人,让对方更加生气,对事情毫无帮助。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圣经》教导「与哀哭的人一同哀哭」,也许可以不只停留在「静默不语」、用「节哀顺变」之类的客套话,或是随手抓张经文的「属灵用语」来宣告,而是进而需要多一些「悲伤处理」的「专业训练」。

多年来协助美加地区教会建立「悲伤与失婚事工」的举手网络顾问团队之一的许真指出,悲伤辅导不可能「速食化」,通常需要1~2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陪伴悲伤者走出伤痛事件;一般来说,他们在事发后及进入悲伤歷程,Parkes将之分成4个阶段:1)震惊与麻木、2)思念与寻找、3)混乱与绝望、4)整顿与重组,每一阶段都有需要学习的任务,不能跳过或轻忽处理。

在美国,举手网络协助训练的许多灾难救助机构,已与几个州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只要哪一地区发生案件,临近被训练过的牧者或是心灵关顾员,就会抵达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的心灵抢救」及后续探访,而且时常比警察还早到。许真表示,悲伤事工在美国已经做得很好,藉此带领无数人信主,如今希望能将相关资源与专业训练带进台湾。

一起学习让悲伤者重展笑颜

举手网络将于各地举办「走出悲伤」工作坊,期盼带领教会学习如何帮助悲伤者重展笑颜。

举手网络将于各地举办「走出悲伤」工作坊,期盼带领教会学习如何帮助悲伤者重展笑颜。 (图片提供/台湾举手网络协会)

当部分民众仍处在北捷事件引发的「急性压力症候群」的阴影下,或是未来再度遭遇类似社会重大悲伤事件时,教会和基督徒一定可以做甚么。举手网络将于14日、21日及28日,依序在高雄、嘉义、台北举办「走出悲伤-让失去挚爱与失婚的朋友重展笑颜」工作坊,第一波课程包括「觉察生命中的失落」、「认识悲伤歷程与情绪处理」、「说什么有帮助」、「失恋辅导、失婚辅导」、「如何在社区中举办联合追思聚会」「建立悲伤与失婚事工」…等丰富内容。

会中将使用《泪汤:失去挚爱的疗伤食谱》、《再见.爱》、《我往哪裡去:再度单身者的幸福派对》3本书籍作探讨,这些教材真实帮助到许多人,尤其是荣获全美年度最佳图书奖的《泪汤》,更是适合在第一时间送给未信者阅读,同时盼望带领牧者及弟兄姊妹建立起对于悲伤辅导的概念,当在各自的教会和职场中看见失去挚爱者需要被帮助时,知道该说甚么、该做甚么;因应「北捷随机杀人事件」,还加码提供「与孩子一起因应重大攻击事件」、「如何陪伴灾难倖存者」等实用议题供学员选择。

许真在第一次读圣经时,读到客西马尼园中耶稣心裡忧伤,几乎要死,祂恳请门徒一同儆醒,他们却全睡着了,还不止一次,这场景让她气愤不平,因耶稣与门徒朝夕相处3年半,祂何等爱他们,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向刚强的耶稣开口请求门徒的陪伴,然而,门徒竟让祂失望。读到这,许真忍不住对耶稣说:「如果可以,请让我分担一点祢的忧愁,如果可以,请让我分担一些祢的伤痛。」

她的这个祷告,神听了。多年后许真进入泰博特神学院(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就读,在「危机、悲伤、创伤辅导」大师赖诺曼与江毅(Rex Johnson, Psy.D)博士门下受教、督导,接着经歷丧母和丧父之痛的亲身体验,让她更委身于这块专业领域,如今成为福音事工的一大利器;观看现今的天灾人祸越加频繁,相信这会是末后世代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事工。 走出悲伤工作坊详情请上网站查询:tw.liftinghands.net。若有兴趣邀请举手网络团队开课的单位,可洽电话:02-2657-7220。

【走出悲伤工作坊资讯】

(製表/记者张嘉慧)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