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面对「不婚、不生、不养、不教」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台湾政府究竟该如何看见盲点、对症下药?2013台湾家庭政策国际研讨会暨城市论坛,聚集多位专业领域学者,已多年实务及研究经验,对台湾在婚姻、育儿、高龄人口、工作与家庭平衡四大议题的相关政策,分享观察并提出建议。

一、婚姻议题-强化婚姻重于强调生育

「台湾的婚姻价值没有改变,是导致民众对婚姻的信心和动力快速降低的塬因之一。」臺湾师範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教育系教授林如萍从「传统观念」的角度指出,对中国人而言「婚姻从来不只是婚姻」,很多人还是受「门当户对」、「男尊女卑」等观念影响。

因此她认为,不应该有「女生不结婚是不负责任」的想法,或认为「年轻世代该扛起婚姻问题的责任」,若社会氛围没有改变、社会工作环境对女性生涯发展没有足够保障,那么大多数的人仍旧会对婚姻失去信心。

政府政策不应停留在口号或是强调生育的表面层次,应「设法」让民众面对婚姻、生育时,有良好的支持系统,因为包括家庭观念、工作环境、育儿制度等根本问题若没有解决,再多的鼓励仍无法消灭人心中的担忧和恐惧。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台湾大约只有不到10%的人知道「家庭教育」专业,更不用说实际接受家庭教育的人。林如萍说:「家庭是祝福,却也赋予无法选择的限制,但教育让人看见改变的可能!」政府应加强在青少年阶段、初婚阶段的家庭及婚姻教育。

二、育儿支持议题-迈向在地普及与优质化

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系副教授陈若琳教授指出,国家期望年轻家庭多生育,但对家庭育儿负担提供实质且普遍的支持作为却相当有限,不仅国家没有积极营造育儿友善环境,企业或社会整体也没有重视儿童、育儿的共识。

在幼儿托育方面,台湾目前採取直接补助津贴、提供托育措施、提供居家或机构托育服务等方式,但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城乡差距,应加强服务的在地化、普及化和平价化。

实际的育儿政策建议除包括提升托育服务的软硬体品质,如健全育儿支持照顾体系、提供育儿经济支持、推动「幼儿托育法案」、增设公共亲子空间及亲职教育活动场所、落实育婴假,以及试行非营利的「平价友善保母方案」等。

叁、工作与家庭平衡议题-政策、法规以家庭为焦点

师大人发系系主任周丽端教指出,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重要却不受重视的家庭议题,目前在台湾也没有任何相关政策。现代人由于寿命加长、网路科技崛起,反而模煳工作与家庭的界线,上班大多不再是朝九晚五、工作机会集中城市而且流动性大。工作和家庭在许多人观念中,只会「衝突」,不可能「互利」。

目前台湾法律中,并没有专属家庭与工作平衡的相关立法,而是有些规章条文散见于劳工基準法、性别工作平等法、幼儿教育与照顾法等法案中。反观冰岛、新加坡等国家,不仅设有亲职假、为家庭生活设立的无薪假,还在企业友善家庭评选,鼓励企业设计重视家庭价值的学习活动,帮助劳工再思亲子与夫妻关係等。

周丽端指出,家庭状况和工作表现无可避免的会互相影响,但若好好学习处理家庭事务,其实可以为工作加分,但全国从上到下要先改变思维。

四、高龄议题-加强生活照护及政策配套

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系副教授郑淑子博士指出,现代社会需要更具包容性、可及性的环境,让老人家出门安全。对老年族群来说,最缺乏的其实不是医疗照护,而是生活起居照护,但老人长照法目前还需要更完整的配套。

台湾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长期照顾十年计画中,居家服务使用最多,但也因为人力不足,社工必须身兼多职,因此应更重视「生活家庭教育专业人员(Life-support Advisor)」的设立,加强证照制度与专业训练。

回归生活照护层面,老人族群其实需要预防胜于治疗,平日就从肌力训练、吞嚥训练、失智症预防、尿失禁预防等方面加强照护,并在各地普遍设立相关机构提供交通服务、照护喘息服务等,让老人照护体系更加建全。

这些服务的设立应朝向「在地化」发展,让老年人所需的供应在社区中普遍化。由于老人服务相关的职务太少,分工不够精细专业,因此长照保险、相关法案的设立应该要更明确。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