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柯志明教授回到圣经,看神造万物的美好心意,回应歷史学者Lynn  White Jr.对基督信仰的批评。

柯志明教授回到圣经,看神造万物的美好心意,回应歷史学者Lynn White Jr.对基督信仰的批评。 (摄影/记者林纯如)

「基督信仰和由之而来的西方文明造成当代生态灾难」,这是史学家Lynn White Jr.在1967年发表的错误论述,却被多数生态学者认同。面对这样的指控,基督徒该如何根据圣经,以真理回应此议题?

8日晚间,由橄榄华宣出版社主办的「关顾受造世界的使命」讲座,静宜大学生态人文学系教授柯志明,先简述Lynn White Jr.的观念,接着带领弟兄姊妹回到圣经,从创世记开始了解神造世间万物的美善心意。

Lynn White:以人类为中心、对大自然失去尊敬

Lynn White Jr.的观点,认为基督教是最以人类为中心的宗教,因此为了达成人类的目的,开发环境也符合神的旨意。再者,基督教排除万物有灵论,人类不再对大自然万物畏惧与尊敬,因而加速破坏环境。

从创世记神造宇宙看起 「圣经最反人类中心」

但,基督信仰真是如此吗?事实上,在这篇文章大为轰动后,很多神学家和教会被迫回应其中的问题,也反省基督信仰对待大自然的教导。

从圣经创世记1章1节看起,宇宙万物是神所创造的,是从「无」中创造出「有」的,不是独立自存,而是有条件的出自于神。从神造的第一天起,除了第二天之外,祂总说「甚好」。

「甚好」具有生态学意涵,「好」就是满足神创造的心意,所以世界之于人,是有独立于人的客观价值,这价值是来自于神,因此「圣经最反人类中心主义」。

「人凭什么站在大地之上管理?」 再探「管理」之意

「人凭什么站在大地之上管理大地?」柯志明解释圣经的「管理」之意。

「人凭什么站在大地之上管理大地?」柯志明解释圣经的「管理」之意。 (摄影/记者林纯如)

宇宙的拥有者是神,神以自己的形象造人,人具有神的特质,可以享受神为人创造的宇宙,但也必须以「神肯定宇宙的爱」去爱宇宙万物。

在创世记第一章,神交给人来管理世界,这是现代生态学者最反感的概念,会觉得「人凭什么站在大地之上管理大地?」

再看创世记1章26至28节,神先造男造女,命令人生养众多、管理这地。可以看见,人要像神爱自然的态度管理世界,如艺术家对作品的喜爱、牧者对羊群的关顾,而非像暴君为所欲为的统治。

柯志明进一步从圣经脉络看「管理」、「治理」。以色列人的起源是家庭,君王治国就是在管理兄弟姊妹,不能随意对待百姓。而21世纪的人类,是因为歷经太多歷史上的暴政,才对统治的概念充满反感。

人非主角却是关键 一举一动反映在土地

「人是大地的管理者,对土地负有责任。」柯志明解释,人的行为表现会反映在土地上。创世记3章后,人犯罪而丧失治理者的角色,毁弃神的委託权,反而自以为是神,让土地受到咒诅。

创世记6章,神用洪水毁灭世界,对此,有些人产生悲悯之心,问「神为何要连动物一起毁灭」?其实神创造大自然,是为了预备让人类住在其中,「最珍贵的人无法活出神的形象时,大地的价值就无法真正彰显。」

人并非宇宙中心,却是关键角色。为什么罗马书8章提到「受造之物仍指望得享神儿女的荣耀」?其实,自然是有情感的,一如16世纪马丁路德在解释这段经文时,提到「哲学家无法看到自然的本质,如果人无法看到大自然的痛苦,那么是很盲目的。」

万物都需要福音 教会应更多着眼于环保

今日报每月所需经费为50万元,若您曾被我们的新闻打动,邀请您以奉献浇灌今日报的媒体宣教事工,将感动带给更多读者。

今日报每月所需经费为50万元,若您曾被我们的新闻打动,邀请您以奉献浇灌今日报的媒体宣教事工,将感动带给更多读者。 我要奉献,GO!

一直以来,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多偏重是为了救赎人类,但「若从生态角度读经,豁然发现耶稣基督在救人同时,也要拯救这世界!」

神爱「世人」,「世人」在希腊文是指宇宙、世界;「便藉着祂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不只人与神和好,更是「万有」都与神和好。

最后,柯志明强调,身为基督徒,「没有任何理由不关心自然环境」。当了解救恩与大地的连结,环保绝非属世之事,而是基督徒必要关心的事务,福音的好消息是「万物」都需要的。教会应该更多着眼于环保,有更多委身与见证,翻转被外邦人批评的这一页。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