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利用下午茶时间到学校咖啡厅与一些成功人士聊天,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主,或某领域学术权威和创造经济奇蹟者。

如此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些人非常幽默风趣,并把自身成功看得顺理成章,这让他反思,为何在韩国国内很多成功人士总把成功讲得这么难,后来发现,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者知难而煺,普遍把创业艰辛夸大或「苦情化成功」。

因此,这位心理学学生开始对韩国成功人士心态进行研究,并于1970年完成《成功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难》的毕业论文。这份论文辗转传到当时韩国总统朴正熙手中并出版成书,带动韩国经济起飞,创造出时至今日仍为韩国人所乐道的「汉江奇蹟」,论文塬作者后来也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总裁。

这本书鼓舞许多人,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没有必然关连,只要充满热情与兴趣,视梦想追求「为乐」非「为苦」,长久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的时间和恩赐绝对够用。

浸信会神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开拓植堂研讨会「儿童事工的突破」,贵格会国光教会牧师戴坤益分享以儿童事工成功开拓教会的经验。

浸信会神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开拓植堂研讨会「儿童事工的突破」,贵格会国光教会牧师戴坤益分享以儿童事工成功开拓教会的经验。 (摄影/记者吴佳玲)

浸信会神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开拓植堂研讨会「儿童事工的突破」上,受邀主讲的贵格会国光教会牧师戴坤益特别以此故事与自身经验,激励準备或正在开拓教会的传道人:「真的没有那么难!」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圣经马太福音19:14),这是神真正的心意。然而,今日在许多教会中,「孩子却不见了」?!大家都以「少子化」为藉口,但事实真相与隐忧是:「若老树长不出新芽,教会终会老化或死掉。」

戴坤益说,教会一定要看重儿童事工,因为「儿童在哪裡,父母的心也在那裡。」教会的年长者事工很重要,但以现代社会来说,对老人传福音,并不会得着他们的孩子;若「得到小孩,就能得着一个家庭」,「少子化」是教会开拓或牧养的「优势」,绝非「劣势」。

从儿童开始的国光教会 戴坤益:少子化有利教会找羊

国光教会是从儿童开始的一个教会。

国光教会是从儿童开始的一个教会。 (照片提供/贵格会国光教会)

谁举办的儿童或青少年暑假营会,每梯次报名400~500人,甚至可用「秒杀」形容,还有远从国外返台的父母,就算使出人情攻势,也一定要让孩子参加?这就是国光教会推广儿童事工的独到之处。

国光教会是从儿童开始的一个教会,开拓初始没有成人会众,靠着一群小孩也能成就大事,今年即将迈入教会成立30周年。」主任牧师戴坤益表示,最初开拓教会时,直接上街找小朋友带进教会,并从服事照顾弱势家庭孩子开始,帮忙洗衣服、洗头除头蝨、张罗用餐…等,天天对孩子讲道、分享圣经故事,陪伴孩子。

那几个小孩几乎把教会当家,天天报到,接着好奇的父母也跟着进入教会聚会或决志受洗。这是一个重要发现,若过去如此,少子化的今日绝对更有利于教会找羊,因为父母更爱孩子,现代社会才会出现许多「孝子、孝女」(指孝顺孩子的父母) ,对孩子的话为命是从,因此父母会帮孩子「找教会」或陪孩子「进教会」。

国光教会就是「以小孩带进更多小孩,再由小孩带入父母甚至整个家庭」的策略,逐渐稳固与壮大,更要求国小6年级生至少要读完一遍圣经。教会的主日学老师都是由国高中、大学生带领国小孩童,「为未来的孩子预备安全的空间」就是教会最清楚的异象与目标,让他们进入教会可以得到归属、信心与成就感。

从「各式儿童才艺班」到「秒杀报名夏令营」

教会未来要有好的同工或掌职,就必须从幼苗开始做好扎根。

教会未来要有好的同工或掌职,就必须从幼苗开始做好扎根。 (照片提供/贵格会国光教会)

于是,从每周六下午的主日学开始,进一步举办社区「儿童才艺班」,目的并非为了赚钱,戴坤益更声明不从中取得分文进入教会,若有收入也全数用于才艺班。为了吸引更多孩童,国光教会几乎什么课都开,如捏麵班、缝纫班、烹饪班…每周六上课一次,每次100元,3个月12堂课仅收学费900元,结果报名踊跃,甚至连家长都想参加。

除了儿童才艺班,接着举办暑假快乐儿童营,在30、40坪空间内挤上100~200位学员。隔年,开始上山办儿童夏令营,第一年只有16人参加,却动员40几位同工,但从第二年开始,报名人数呈倍数成长,至今每梯次约有350人。为了张罗学童叁餐,更请教会妈妈上山煮饭;营会过程中,也会带领小孩至少要决志3次。

国光教会更从3年前开始让国中生轮流负责主导带领国小夏令营。学生为了办好活动,开始有责任感、荣誉心,更要从中培养出良好人际关係,以利协调各部门或相关人员提供帮助与支持。戴坤益希望让国光教会成为「培训领袖」的场所,让青年有更多服事的舞台;孩子们这么有心,也会带给教会成年人另类启发,使之愿意更多投入事工协助。

此外,教会也会深入社区寻找合适地点办主日学。这些就是戴坤益口中的「行动神学院」,让孩子自小开始接受训练、承担责任、从做中学,他深知教会未来要有好的同工或掌职,就必须从幼苗做好扎根。

教会开拓、儿童事工 真的没有这么难!

客家宣教神学院院长温永生表示,为什么事奉「异象」最重要,因为「异象就是看到未来的能力」,有价值的事都需要付代价;开拓教会很有价值,过程中就需要有人付代价。

又为什么要重视儿童事工?因为成年人主观意识强,很难进教会,但从儿童事工看到两个未来:一、孩子长大后成为教会的青少年与同工;二、能从儿童得着背后的父母与家庭。但教会不能只作儿童事工,需要得着30至50岁具经济能力者,这族群成年人拥有的孩子约介于小学到青少年阶段,因此教会要把儿童事工做好,藉此赢得更多父母。

温永生强调,一个健康开拓的教会,会众分布年龄层要很均匀。一般来说,儿童主日学人数最少应是成人崇拜人数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是基本而起码的要求,也才有利于教会长久发展。 戴坤益认为,开拓教会能不能成功,传道人心胸大小决定教会大小,眼光也很重要。上帝不是要请一位「庙公」,而是在唿召一个像尼西米的「建造者」,事前预备好自己的「心志」,进入禾场要能精準效率的衡量、规划能执行之事。

从开拓儿童教会起家的戴坤益说,发展儿童事工没有那么难,关键是爱心与持续关怀;开拓教会难吗?「不难!」是「流泪撒种,必欢唿收割」。如果苹果电脑或微软可以从「车库」开始,教会开拓为什么不能从「牛棚」开始?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