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爱荷华州议会大厦内的「耶稣降生」佈置。

爱荷华州议会大厦内的「耶稣降生」佈置。 (照片来源/Thomas More Society)

过去多年,美国在圣诞节期常会出现有关宗教与文化的「纷争」,由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 to the U.S. Constitution)明确禁止美国国会制定或执行任何「确立国教」或「妨碍宗教自由」等的法案,这让许多无神论者认为,公共场合不应该出现具有特定宗教象徵的事物-例如「圣诞节快乐」的用词,以及「耶稣诞生」的场景佈置。

然而,今年在许多州,包含爱荷华州、加州和麻州的议会大厦,都「搬进」了耶稣降生的场景佈置。风向似乎在改变,基督徒于公开场合表达宗教理念的自由,应当被保障。

加州议会大厦今年将出现耶稣降生的佈置,是睽违多年才出现的画面。

加州议会大厦今年将出现耶稣降生的佈置,是睽违多年才出现的画面。 (照片来源/影片撷取)

爱荷华州议会大厦出现耶稣降生场景 属宗教自由,未违反宪法

过去几个月,在天主教机构「汤玛斯摩尔协会」(Thomas More Society)的努力下,爱荷华州完成「耶稣降生」(Nativity Scene)场景佈置。经过当地民权活动家检视,此举并未违宪,州政府仍维持宗教中立。

爱荷华州「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的法律顾问丽塔‧贝提兹(Rita Bettis)对此回应,他们「不是一定会反对」国会出现宗教性摆饰,重点是只要「每个宗教都有同样进行摆设的权利」,那就没有问题。

爱荷华州议会内的「耶稣降生」场景为高2.7公尺、宽1.5公尺的公共佈置。「汤玛斯摩尔协会」已经在其他12州议会完成类似的佈置,望未来全美每个州议会都能有此佈置。负责人马丁•卡农(Martin Cannon)表示,「我们不想造成喧扰…或是让人经过的人有某种压力,好像说这是个基督教国家,你必须得带着敬畏接受。」仅是为深化圣诞节的意义。

身为天主教徒的爱荷华州长泰瑞‧布兰斯泰(Terry Branstad),以及该州首府狄蒙(Des Moines)区的主教理查•帕茨(Richard Pates)会出席5日的「耶稣降生」的场景佈置活动时特别表示,「我们政府代表仅是经过,对进行佈置的公民问好,仅此而已。」当天有50多人前来参加,马丁•卡农提到,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不习惯或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宗教信念。

「我们特别光荣并且高兴,耶稣诞生的场景可以出现在首府的建筑物裡。」爱荷华州长泰瑞‧布兰斯泰说。

麻萨诸塞州议会大厦今年不会只有圣诞树,还会有耶稣降生的佈置。

麻萨诸塞州议会大厦今年不会只有圣诞树,还会有耶稣降生的佈置。 (照片来源/影片撷取)

加州议会大厦睽违42年出现耶稣降生佈置 麻州也跟进!

除爱荷华州,加州的国会大厦也出现耶稣诞生的佈置。过去8年,加州议会大厦都有摆设大型圣诞树,同样在「汤玛斯摩尔协会」的努力下,今年将开始另外一项传统-将耶稣降生场景搬进议会大厦!

据该协会表示,这是加州自1974年来,首次再度将耶稣诞生场景带进加州国会大厦,这个场景佈置将于12月26日正式展示。「汤玛斯摩尔协会」执行长汤姆‧布赖哈(Tom Brejcha)律师说道,耶稣降生的佈置不仅是「美好且深化圣诞节意义的传统」,也是对全国各教会和信徒的鼓励。

「『公共场合不要讨论自己的信仰』是一个误解,我们都有权利在公共场合阐述自己的宗教信念。」汤姆‧布赖哈如此相信。

今年,麻萨诸塞州也有同样的「胜利」。

麻萨诸塞州的议员吉姆‧里昂(Jim Lyons)于12月15日写信给州议会的参谋泰伦‧罗勒斯(Tyrone Lawless),要求在国会大厦佈置耶稣降生场景的许可。他一度遭拒,然而他持续表示依宪法第一修正案,此要求是合法的,州议会最终也同意。

美国长期以来在宗教文化和政府机关可否推动宗教文化间的界线相当模煳,常成为舆论话题,如去年星巴克的圣诞商品不再有「Merry X'mas」字样、美国总统欧巴马不说「Merry X'mas」只说「Happy Holiday」等。许多无神论者抗议或控诉市府大厅和法院等公共场合,有太多圣经依据的装饰,让他们觉得政府过度公开拥戴基督教。

德州检察总长肯恩‧派顿(Ken Paxton)无奈表示,每年圣诞节,基督徒因着信仰被特定团体歧视(禁止公开场合的宗教象徵行为),似乎已经成为另一种「传统」了。

然而,圣诞节的起源本是为庆祝耶稣降生,为何在人们蜂拥庆祝圣诞节时,又要撇弃其塬本意涵?

下任美国总统川普日前表示,他鼓励圣诞节应有更多宗教性的装饰,即使有许多无神论者抗议,认为他们也有装饰自己理念的权利-那就是保持塬本的自然样貌。他也公开表示,希望大家可以再次对彼此说「圣诞快乐」,而不只是「佳节愉快」。

「没错,我们要开始再说圣诞节快乐!」

▌HOT!!! 本周超热门 ▌

同志运动背后的「文化侵略」 看清修法真相

警醒!封锁、拒看异端新设的LINE@帐号

从医生观点 看11点有关同性恋者的数据

反同婚议题引社会高度关注 非基督徒曾有文成立「抢救台湾希望联盟」

美国同二代现身说法:不管你的性倾向为何,你的孩子都有拥有父母的权利

【为今日报脸书按讚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手机立即加入:(点我)
● 扫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