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图)吴恩达;(右图)吴恩达与家人。(图/撷取自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YouTube频道)

当基督徒父母离婚,吴恩达开始怀疑神的良善,神却透过一个祷告告诉她:「地上父亲辜负你,天父却不会辜负你。」在异象中,看见神用肉心换了她的石心,透过箴言明白了天父的慈爱与形象。她鼓起勇气与父母和好,参与在famChapms组织,致力于帮助青年与家庭的关係。

如果上帝爱我,为什么我被抛弃?

根据salt&light的报导,在吴恩达八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家庭,随着父亲的离去,母亲为失去婚姻而悲痛,家庭裡充满了愤怒与沮丧,母亲和两个哥哥经常吵架。

 

她与兄弟的关係非常亲密,是彼此重要的伙伴和玩伴,但是在吴恩达五岁时,两个兄弟收拾了行李,搬离开家。当时她无法得知兄弟的去向,也无法联繫。

 

「这对我来说是双重打击,我已经被父亲抛弃,现在兄弟也离开了,我觉得我必须照顾自己!」

 

父母的离婚对她造成极负面的影响,特别因为他们都是基督徒。「我经常想,如果上帝爱我,为什么我的生活会变成这样?」

 

直到小学六年级时,她不再去教会聚会,儘管看似叛逆,心中仍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同。「我想让她感到自豪,让她认为留下我是值得的决定!」

 

但母亲并不是用语言或肢体来表达爱的人,这让她心中的渴望无法被满足,关係中间有许多紧张的谈话。吴恩达开始变得喜欢竞争,因为她想用自己的成就,从周遭人身上得到母亲无法给的肯定。

 

「但不论我得到什么荣誉和名声,我仍然感到空虚不满足!」

小时候的吴恩达与母亲和兄弟的合照。(图/撷取自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YouTube频道

天父不会辜负你

七岁时,法院安排每周与父亲见面,但她拒绝了。后来,虽然她不再去教会,仍有基督徒朋友会与她分享福音,邀请她参加活动。

 

在一次儿童营会中,她回应了祷告唿召,当时为她祷告的人说:「即使在地上的父亲会辜负你,你的天父也不会辜负你。」

 

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却準确地说出自己生命的情况。「我发现上帝是如此真实!」虽然领受了这些启示,但家裡的现实情况却是完全相反,这让她感到矛盾和困惑。

 

在异象中,看见石心换成肉心

15岁时,在一次聚会中,当讲员唿召要释放心中长期的愤怒时,她开始祷告。「我厌倦了生气,我不想再生气了,我想从这个痛苦中被释放出来!」

 

在异象中,她看到一隻手伸进了心臟,取出了一块石头,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乐和自由。后来看到以西结书36:26时,才明白上帝以肉心代替了她的石心,才发现到自己与天父的关係是如此个人的。

 

「我意识到,虽然我拒绝了解父亲的想法,在其实我渴望知道他是谁,这对我身分的形成很重要!」她开始悄悄与父亲会面。

 

但她仍与上帝保持一定的距离,直到大学在海外基督徒组织实习时,开始接触到神的话语,她被其中一段经文所震慑,「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復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立比书3:10)

 

「我突然明白,我从未认识上帝,但上帝认识我,耶稣復活的大能,能使曾经死去的事物再次活过来,与来上帝从未停止追求我!」

 

她下定决定要放下曾经紧抓住的,完全与上帝对齐。在箴言3:12中说道「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这句经文向她显明了天父的心,展现了上帝温柔慈爱的形象,因为耶和华管教祂所爱的人,就像父亲纠正喜欢的孩子一样

吴恩达与丈夫有了两个孩子,成为母亲后,也开始能体会父母的心情。(图/撷取自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YouTube频道

人的本性是破碎与堕落,但神是良善的

在吴恩达破碎的成长过程中,上帝用了其他方式来补偿她。教会中的家庭给了她充满爱的环境与照顾,她看见塬来家庭关係是可以彼此享受的。当时她会想为什么自己的家却不是这样呢?但回过头来,就发现这些教会家庭帮助她对未来婚姻有盼望。

 

教会中的导师陪伴她走过伤痛,解开不敬虔的心态。「他们帮助我在信仰和我塬本生活中找到平衡,我看到每个人都可能有堕落的本性和破碎的一面!」

 

「上帝是良善的,但由于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可能不得不面对后果,虽然我期待父母可以成为我稳定安慰的来源,但当生活没有这样发生时,我学会了不要生气!」

 

吴恩达也分享当年她选择与父亲和好时,母亲曾经觉得自己背叛了。但在更深入的谈话中,她告诉母亲,与父亲重建关係,并不会否定母亲抚养她所付出的一切。渐渐地,她与父母的关係皆慢慢和好。

 

过去在生命中徬徨的时刻,上帝差派了许多关键人物的陪伴,也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希望未来也能帮助更多家庭,成为上帝的器皿。后来她加入了FamChapms,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和家庭,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樑,培养下一代年轻人来支持家庭。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