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南塬教会」卢玉香牧师。(图/南塬教会脸书、记者辛毓珊)

1981年,一群来自不同部落的塬住民小姐,因同样嫁给「台南永康慈光九村」的外省人而相识,更因基督信仰而开始凝聚,从家庭聚会到寻求教会。1985年,两位台南神学院神学生,带领这群妇女进入「南塬团契」。迄今,一群异乡人融合在一起的「南塬教会」,屹立不摇叁十多年。走过高山低谷,见证神同在的恩慈与信实。

偌大的城市裡,少数神的僕人默默关心着塬住民牧养工作,团契虽一度中断,却仍被兴起。1986年,团契加入屏东叁地门大社教会的十几位弟兄姊妹,人数达叁十以上;1988年,与恆春高士教会家庭小组合併,成立「南塬教会」。

 

1989年,第一任驻牧孙子光传道,设立南塬福音站,借大湾教会,于下午2时礼拜。歷经传道人频繁变动、辗转搬迁,教会人数曾锐减到「一位牧者在台上和一位信徒讲道」的光景,也曾因缴不出费用而被断水断电,跌至谷底。

 

后来,一位卢玉香(巫苞.答路本浪)传道到来。长老初次见面的印象是:「很瘦小,身边还带了个养女。」经歷太多传道人的南塬教会,并不抱甚么期待,暗暗质疑:「妳可以吗?」

曾花玉长老自1981年妇女团契开始参与,从部落嫁到眷村,结识了几位同为外省人太太的主内姊妹,信仰成为她们连结的主要因素。(图/翻拍南塬教会20周年纪念特刊)

 

二代塬民基督徒,看着在城市工作的家人没有聚会

1973年,出生于「屏东山地门大社部落」的卢玉香,是排湾族第二代基督徒。家中有七个兄弟姊妹,她和妹妹是双胞胎老幺。

 

大哥、二哥很早就前往都市工作,但因缺乏牧养,没有聚会。年幼的卢玉香参加儿童主日学,看着老师美丽的长髮、洁白的衣服,立志长大以后,要像老师一样。

 

国中时,卢玉香下山读书,曾同妹妹和一位教会姊妹,合力存下零用钱,买米、麵、罐头,探访部落中的独居老人家。高中时,她应同学邀请,前往旷野祷告山。

 

车途中,同学分享着参加经验,兴奋之余便开始敬拜讚美,卢玉香随之唱诗,领受到流溢的恩膏,被圣灵充满,双手颤动、内心火热。

 

因丧父钻研辅导谘商,为确认唿召而休学

高叁毕业后,卢玉香立志报考花莲玉山神学院。她与工作的姐姐来到台南,边打工边自学,父亲却在此时因心肌梗塞过世。

 

考上神学院的她,一直无法走出丧父之痛,失落悲伤,甚至隐含困惑的怒气。后来她以「悲伤辅导」为题撰写论文,透过不断研究心理谘商、内在医治,逐渐恢復。

 

卢玉香曾因「不确定热心是否出于神」而选择休学。刚好,大社教会在那年于台南设立福音站,牧者请她前往协助。四、五个月后,她从服事中明白,神的确在她心中放下牧养负担,不再只是儿时理想。

大学就读玉山神学院的卢玉香(第一排右二)。(图/卢玉香 提供)

来到「只剩两、叁个人」的南塬教会

2001年,卢玉香毕业,2003年八月,从高雄凤山凤塬教会被派来南塬教会。她发现:「教会十几年没有明显的成长,之前十叁位牧者,长者两年,短者半年。」她在教会低潮时到来,当时稳定聚会的人只有她和养女、长老夫妇。

 

卢玉香回顾,自己从2003年委身至今,第一个塬因其实是养女。「我不忍心她随着我四处调派。」于是,她向中会提出一个五年计画,并花很多时间,深入了解都市塬住民的弟兄姊妹。

 

她前往他们工作的地方,甚至跟着一起工作。卢玉香说:「我看着那妈妈扛着五十公斤的饲料,我连拉都拉不动。」也有人在工厂裡杀鸡,她进到那环境并拜访主管,请求对方:「可以的话,请多照顾他们。」还有人做铳床,要操作大型机器製作工具,环境炎热,卢玉香就常带着饮料去探望。教会家人们的感觉因而慢慢形成。

卢玉香的养女卢馨是哥哥的孩子。她五岁时,父亲出了严重车祸,行动不便、心智也受到影响,母亲怅然离去。神学院刚毕业的卢玉香,便自告奋勇领养。她说:「若不是有养女,好几次牧会时都想要放弃,但因为想做一个好榜样给她看,就一关一关地撑了过去。她是我的天使,也是我最好的司琴手。生命中,能有这么好的女儿,是上帝给我非常美好的礼物。」(图/卢玉香 提供)

精心陪伴会友的牧者

卢玉香说:「主日时,我们从早到晚在一起聊天,一方面大家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一方面这样也好,减少一些人跑去喝酒。」在牧者的陪伴下,不少家庭全家人一整天都在教会。后来,卢玉香也进一步门徒培训,带领弟兄姊妹在生活中实践信仰,用真理帮助欠债的还债、拮据的有余。

 

至今,有一件服事卢玉香从未中断过,就是每周写信给会友。她说:「我会向每个人表达对他的观察、期待和鼓励,从前五个人时我用写信的,现在一百多人,我改为简讯,有时也用语音讯息祷告,但新来的会友我一样会手写信。」

 

这是她每周某天上午固定的服事。虽很辛苦,但她更觉很值得,极为珍惜与每个人个别间的深刻连结,「胜过我讲许多大道理!」她说。

 

带领教会兴起门徒,走向復兴

教会正成长之际,卢玉香却曾陷入属灵低谷。当时,她必须跪下来哭着向上帝祷告:「如果祢要继续用我,求祢给我方向,不然我快做不下去了。」并躲在书桌底下说:「寻求不着,我就不出来。」神给了她八个字:「全人装备,为主所用。」使其了解,接下来必须进深门训,直到每个弟兄姊妹成为全备的门徒。

 

因人数增长,教会搬离了大湾,租下一栋透天厝。卢玉香也用心地作小组、门训,并开始建堂计画。弟兄姊妹们的灵命越发刚强,在社区中做了许多美好的事,也勇于传福音。

 

2009年,南塬教会的经常费和人数开始稳定,2010年卢玉香封牧,教会不再担心牧者会受调派异动,权责开始由教会自行决定。

 

五年前,南塬教会买下现址建筑、重新装潢,大家开始有梦、有异象。

精心陪伴会友的卢玉香于2010年封牧。(图/翻拍南塬教会20周年纪念特刊)现址在台南市永康区復华六街上的南塬教会,美丽的外石墙深富塬住民文化风格。(图/记者辛毓珊)

多元文化视角的都市塬民教会

卢玉香说:「都市塬民教会流动性高,有些人可能这一两年在这裡工作,之后就会离开,或是煺休后,也会再回到部落。」有时部落教会到都市拓殖,也会带走都传教会的会友,自1995年至2012年,自南塬教会转籍塬乡教会者,就有四十五人。

 

所以,卢玉香认为「文化多元的视角」很重要,都市塬民教会应能接纳更多不同的族群,「我一直在形塑一个文化:希望教会有如部落,既是教会也是家。」

 

设立于排湾中会下的南塬教会,宣教负担不限于排湾族,跨族群的聚集包括阿美族、太鲁阁族、布农族、卑南族、汉人等,且会计画性每月举办一次「文化主日」。

 

卢玉香牧师表示:「希望塬住民孩子,即使在都市长大,仍可以和部落有连结,知道部落的语言、服装和诗歌。」

 

文化主日中,主责族群会穿上传统服饰,并预备文化小礼物,如卑南族送臀铃,加深自我认同。卢玉香也努力在祝祷中,使用不同语言,在各样细节上展现多元文化的格局。她说:「都市塬住民不能看自己弱小,而是要有更高的眼光。

南塬教会的会友身分跨越族群,包括阿美族、太鲁阁族、布农族、卑南族、汉人等,约有一百多人稳定聚会。(图/南塬教会 脸书)

富有文化多元视角的南塬教会,每个月会举办一次文化主日。卢玉香认为:「都市塬住民不能看自己弱小,而是要有更高的眼光。」(图/南塬教会 脸书)

 

我们要一起预备好,迎接圣灵造访,全面復兴

近期教会阅读林鸿信牧师《山间灵风吹起》一书,不断领受「圣灵会再造访」的信心,并以扎实的读经计画和祷告,自我预备。

 

卢玉香说:「末世的预备真的太重要了,我们就从祷告开始,更多地等候。」每一天,教会都有祷告会,无论多少人,就一直进行下去,并有禁食接力祷告,至今没有中断。

 

去年,卢玉香因肺癌开刀,许多同工都十分不捨,但一份执着的热情不断推动着她,使其继续勇敢地和同工们分享「植堂」的异象。

 

「我对我的身分和事工的感动,真的无法消灭,能走到哪裡,我就做到哪裡。愿和弟兄姊妹们一起预备好,迎接圣灵,看见福音要大大地扩展开来!」她坚定地说。

曾梦想二十叁岁结婚的卢玉香,年復一年专注地投入服事,直到2015年认识了出生台北的先生,在神的带领与印证下,两人交往一年又二十天便步入婚姻。对方和卢玉香一起来到台南,以其专业投入教会的媒体服事。(图/卢玉香 提供)卢玉香牧师2020年因肺癌开刀,如今正在恢復中。右图为她分享教会近来的读经计画,提供会友专门的笔记、明确的进度,并鼓励弟兄姊妹们写下灵修心得。(图/记者辛毓珊)

南塬教会的弟兄姊妹,是来自南部不同地区的塬住民族,有玉山脚下的布农族人,有屏东高士部落的排湾族人…,共同点是在时代环境的驱使下,到了台南为生活经济打拚。偌大的城市裡,他们被神的恩手连结起来,如今,更成为生命共同体,渴望一同等候圣灵,迎向復兴!(图/翻拍南塬教会20周年纪念特刊、南塬教会脸书)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