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丰盛品格培训中心执行长刘慈惠博士(左)、拉第石心理谘商所洪桃美心理师。(图/刘慈惠、洪桃美 提供)

各国青少年自杀率普遍上升,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英美卫生单位也提出警讯。数据显示台湾2019年15岁到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比前一年度增长26.8%,位居青少年死因第二位。卫福部表示家庭正向支持将有助降低自杀率。

网路影响、家庭关係疏离为最大主因

卫福部公佈2019年青少年自杀塬因包括网路时代对社会造成衝击,父母工作压力大、导致对青少年支持力量降低,以及青少年必须独自面对不可预测的环境等。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父母该如何观察与协助?长期辅导青少年的洪桃美谘商心理师,归纳在谘商室诊间常见叁种具自杀倾向的青少年类型。

 

1. 重度网路成瘾者

从小重度依赖网路,真实世界与人接触少,社交能力弱,常导致踏不出房门、走不出家门、在国高中时拒绝进校门、成年后无法接轨工作门槛。

 

2. 被霸凌者

在国小高年级被同侪霸凌,若升上国中人际关係未改善,身心压力未获得纾解,常转向为网路成瘾或引发身心症状。

 

3. 课业困扰者

此类型为极端的两方,一方为国小课业极佳,但国中成绩不如预期,另一因课业不佳而完全放弃,造成自信低落或同侪压力,皆可能产生恐慌与创伤症候群。

 

正视青少年自杀,父母陪伴支持是出路

亲职教育专家刘慈惠博士,提出辅导亲子问题时常见的关键问题「当父母是孩子堡垒时,他们就会回家」。辅导案例中常发现,孩子有状况,父母通常是最后一个才知道,或父母不愿接受现实。而孩子大多恐惧于被责骂,因此选择隐瞒、欺骗导致更大的伤害与无法弥补的错误。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 4:18)刘慈惠博士表示华人家庭的沟通,父母常不自觉变成了训话,久而久之孩子耳朵必然关闭,鼓励爸妈学习以温柔但坚定的态度、口吻与孩子沟通,长期来说必有助于与青少年孩子的良性沟通模式。

 

亲子关係需安内再攘外,专家提七关键实用做法

青少年在荷尔蒙的影响下,身心有许多剧烈变化,常不自觉与身边关心者造成关係紧张,但无论是前期的辅导或孩子已出现行为偏差需谘商、治疗,父母都是孩子这一生的最佳队友,刘慈惠博士与洪桃美谘商心理师,提出七项关键实用做法,帮助父母在家庭中「先安内再攘外」

 

1. 经营家庭

看重于日常亲子互动中活出真实信仰的核心价值,检视自己与神的关係,明白孩子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而非个人拥有的财产,了解真理的传递最需身教与榜样的示範。

 

2. 关係重建

学习用孩子的语言聆听,不论断批评,孩子敞开心,父母才能使上力;调整家中作息,排出每週可以陪伴孩子的精心时间。

 

3. 拉高视野

培养孩子多方兴趣,从中建立负责态度,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独特的恩赐与价值。 不去跟人比较「看得到的具体分数」,多奖励孩子「对人生有意义的抽象分数」,如:态度、坚持或进步。鼓励孩子参与志工服务、关怀弱势团体、或可邀请进入父母职场体验工作样貌、探索感兴趣的职业内容。

 

4. 教导节制

教养「滑世代」需以身作则放下手机「示範做手机的主人」,而婴幼儿属「无律时期」,需从小规範与保护,到国小的「他律阶段」,若需网路学习,建议以可以被父母保管的平板替代自己拥有的手机,国中后视需求开放每天约一小时,高中则开始考验教养最高心法「自律能力」

 

5. 学习界线

教导孩子尊重彼此与反霸凌的观念,提早讨论使用网路社交软体可能带来的优劣与自我保护方式。

 

6. 寻求协助

若孩子身处霸凌,需先同理且多聆听孩子心声,并告知老师与通报校方进行处理,目前国小至国高中,皆有配置辅导室,父母可申请驻校或巡迴辅导心理师提供谘询。亦可寻求社区内、医疗院所的专业谘商心理师。

 

7. 身心支持

洪桃美谘商心理师表示,个案中「有宗教信仰」与「给与友善环境的支持」对青少年自残者,有明显帮助。刘慈惠博士也指出两个孩子在青春期时,固定参加教会青少年团契,大哥哥大姐姐的辅导、同侪关係的建立、正向价值的潜移默化,在关键的歷程中,不只能学习被爱与良性人际互动,也让孩子们日后更懂得爱人与自发性的回馈。

 

精选要闻》

怎么听準「神的声音」? 廖文华牧师:神说话有7个法则

对抗忧郁症38年,药物中毒险丧命 禁食祷告期间「头脑突然醒过来」:真的有路走!

幸福夫妻感情持续升温的10个秘诀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今日报奉献回馈专案—不锈钢吸管杯》点此奉献

 

点此加入今日报Telegram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