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耶稣在各城各乡传道时,与耶稣的除了十二个门徒以外,还有祂所医治的几个妇女,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其中的一位。8:1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 神国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2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

 

耶稣治好了抹大拉的马利亚,赶出她身上的。她信耶稣后,奉献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当耶稣被带往审判时,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马太福音26:55-56)。耶稣钉十字架时,环境极其恶劣,但她跟耶稣到十字架下,看耶稣受苦,断气,埋葬(马可福音15:40-47)。

 

安息日过后,马利亚在天还没亮时,就到耶稣的坟墓,并发现坟墓已经空了,其他门徒闻风而来,看看空坟就走了,只有马利亚留在空坟处哭泣,所以她将成为第一个看见復活后的耶稣的见证人(约翰福音20:1-18)。

 

抹大拉位于加利利海西岸,在提比哩亚以北约八公里处,离加利利海叁公里,就在亚伯山的山脚下。主耶稣当年从拿撒勒到加利利地区服事,就经常从山上往下直接走进抹大拉村庄。近年由于开发米格达尔(Migdal)镇,在无意中挖掘出主耶稣时期的会堂文物。米格达尔(Migdal)镇,它的希腊文为塔里切埃Taricheae,意思是”塔”。在圣经中又称为「马加丹」及「大玛努他有相关的记载:15:39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以及8:10随即同门徒上船,来到「大玛努他境内。

 

考古学上,抹大拉最早是在哈斯摩尼统治时期开始进入定居的。根据考古资料在此期间,我们目睹了加利利的定居活动热潮。定居者可能来自犹太,可能是耶路撒冷当局组织的有组织的活动。1

 

加利利海北部的地区有肥沃的土壤,抹大拉的耶稣跟随者之中的着名人物马利亚,她可能起源于米格达尔(Migdal)镇。但是,《新约》圣经中却没有确切地提到耶稣拜访了该镇,反而很多的着墨于迦百农镇。

 

当第二圣殿仍然存在时,远在北部的加利利省的犹太教堂的功能是什么?犹太圣人约哈南··扎凯(Yohanan ben Zakkai2叛乱之后,才开始在犹太教堂中进行公开祈祷。他正在寻找一种方法,在无法再在圣殿中进行礼拜的危急时刻,如何继续进行犹太教实践。因此最早的犹太教堂可能构成了“社区中心”的功能,这是会众聚集在一起「讨论日常问题以及「共同研究圣经的地方。《新约》记载耶稣在加利利的各犹太会堂裡从书卷上朗读和教导跟随者(路1416-21;太423;可121)。

 

Magdala犹太会堂有两个大房间。主厅的中央围绕着石座3。在房间的东部倖存有玫瑰花结图案的拼花地板。墙壁产生了带有红色,黄色和蓝色几何面板以及黑白框架的彩色壁画的遗迹,这些都说明了抹大拉社区的富裕地位。

 

在此间犹太会堂裡发现有一雕刻的石头,具有矩形状(长宽60×50公分,和高40公分)。它的底部由四个支柱组成,它的五个侧面都装饰有浮雕。石头的上表面有玫瑰花图案,两棵棕榈树和各种植物元素。这颗石头有一面是雕刻了七根烛台,其侧面有两个花瓶和两个圆柱4。这是对照了圣殿的入口大们的两根雅斤与波阿斯铜柱,以及圣殿中的真实烛台。在后来Bar Kochba时期的硬币中也有这两枝的圆柱,学者们通常将其解释为象徵着圣殿入口的建筑立面。

 


 

(图/卓健诚牧师)

以色列的学者认为,每个图案都是与圣殿有关的符号。例如,顶面的花卉和几何图案,是十二条麵包的寓意化表现,该十二条麵包被放置在圣殿的饼架上註五。他将“棕榈树”视为献祭工作中使用的神圣铲子,“棕榈树”的“树干”被设计为手柄,并用绳子包裹住。抹大拉Magdala中心说:“据推测,石刻的正面和侧面代表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背面描绘的车轮和火代表圣洁的圣物。”有学者圆形玫瑰花,将其解释为“两个轮子”,代表“神圣的战车”,是在描述“居住在尘世神殿中的上帝的座位”。6

 

15:29-31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有许多人到他那裡,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巴说话,残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 神。

 

很明显的,主耶稣经常到迦百农时也经过抹大拉这城镇,也经常进这会堂,我相信主耶稣也曾经在这张讲桌上摊开经文卷读其中的经文,并讲解妥拉。根据马可福音的记载,耶稣这时正取道外邦人(希腊人,它的希腊文为塔里切埃Taricheae,取自希伯来语的”塔”)聚居的低加波利境域。祂深切顾念人的软弱和痛苦,故使每一个在疾病折磨下的人都得着奇妙的医治;神丰盛的慈爱再次向人表露无遗。主回到以色列人中间去;祂先是到犹太国,后至外邦地,又回以色列人中。犹太人需要悔改,外邦人需要相信。

 

「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这句话,也表明在这地方居住的都是外邦人。蒙恩的外邦人尚且晓得归荣耀给神,我们身为神的儿女,岂不更应时常因着经歷神的恩典而向神献上感谢和颂讚!

 

註1 Leibner,U.2012,“第二圣殿时期加利利犹太人聚居地的起源:歷史来源和考古数据”,锡安77,437–469(希伯来语;英语摘要)。

註2犹太圣人约哈南··扎凯(Yohanan ben Zakkai)是第二圣殿时代的重要犹太圣人,也是犹太拉比犹太教Mishnah米示拿编着的主要贡献者。

3(图/卓健诚牧师)

 

4(图/卓健诚牧师)

 

註5(图/卓健诚牧师)

 

6(图/卓健诚牧师)

 

(文章授权/卓健诚牧师)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