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探讨信仰的电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探讨信仰的电影。 (图片提供/福斯电影公司)

当苦难发生时,人们的反应是甚么?抱怨、痛哭、丧志、无助…还有很多的「为什么」,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撑不下去…但是,当你看完奥斯卡金奖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体悟!

(图片提供/福斯电影公司)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位16岁的印度少年PI,他的父亲在当地拥有一间动物园,因此从小熟知动物心理学;对于宗教也有相当丰富的知识,更在特殊机缘巧合下,同时拥有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叁种信仰。

后来,他们全家连同部分动物準备移民至加拿大,却在海上遭遇暴风船难,倖存的就只有一头鬣狗、一隻猩猩、一匹受伤的斑马和一隻450磅重的孟加拉虎理查派克,全挤在一艘小救生船上。在弱肉强食下,孟加拉虎吃完其他动物后,便开始打PI的主意。

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加上一隻「虎」视眈眈的理查派克,在南太平洋的海上,展开长达227天的漂流,两者如何和平共处并生存下来,成了最艰难的习题…

改编自加拿大知名得奖小说 讲述上帝真实存在的故事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同名中文小说。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同名中文小说。 (图片提供/皇冠文化集团)

这部电影,由李安导演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杨˙马泰尔(Yann Martel)的魔幻现实主义同名小说《Life of Pi》,热卖突破700万册,曾荣获英国曼布克奖、德国图书大奖等6项国际大奖。

马泰尔是外交官之子,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从事过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业,包括植树工、洗碗工、警卫等。27岁开始以写作为生,曾两度造访印度想要写作,结果旅费用尽,几乎无以为继。

直到有一天来到孟买附近的一个小镇,忽然文思泉涌、欲罢不能,他甚至花了6个月的时间造访印度南部所有的动物园,深入了解当地生活,随后回到加拿大,开始钻研各宗教教义,《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也逐渐成形。

在作者马泰尔笔下的PI,生动演译人类应有对生命的尊重和爱、对伙伴的忠义和信任、困境中的信念和坚持,并且让人相信上帝真实存在,正如马泰尔的写作目的:「把信仰推向极致,直至人被迫超越了宗教。」当中所蕴含的真理,才是最令人讚嘆之处。

李安导演首部3D鉅作 获国际媒体一致好评

唯美3D特效,被国际媒体评为新里程碑。

唯美3D特效,被国际媒体评为新里程碑。 (图片提供/福斯电影公司)

导演李安的首部3D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耗时近4年才筹备拍摄完成,极致的文学想像、壮阔的视觉奇观、细腻的3D特效,就连同样曾为3D电影树立典範的好莱坞金奖导演詹姆士柯麦隆都表示,这部电影将3D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可能更好了!」并讚扬其为「不朽的鉅作」,鼓励影迷「一定要眼见为凭」。

电影试片时也获国际媒体好评,纽约时报称讚是数位电影的伟大成就之一;洛杉矶时报评论该片超越3D电影刻板印象,创下新里程碑;时代杂誌也推崇是下一个「阿凡达」,创造视觉奇蹟。

电影拍摄的主要场景,都是在台湾完成。

电影拍摄的主要场景,都是在台湾完成。 (图片提供/福斯电影公司)

李安表示,这部电影在台湾拍摄长达9个月时间,才发现台湾什么都有。他感谢台湾在软硬体各方面的支持,让他能带着百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团队在全台各地跑,包括片中主场景,是在台中水湳机场打造的片厂完成的,船的用具是在高雄做成的,「少年PI不在台湾,拍不出来」。

电影于上周上映后,在台湾、印度、香港和大陆四地开出红盘,台湾衝出6500万票房收入,登上週末票房冠军;在印度上映第一个週末,票房进帐约新台币1亿183万元。从媒体、影评人到一般观众,佳评如潮,更被大陆网友喻为「零差评」电影。

感恩节期首选电影 再思苦难意义

对于基督徒弟兄姊妹而言,观看电影的过程,很容易会联想到《圣经》约伯记中的苦难神学,诚如少年PI在大风暴中,失去了家人和一切,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带领观众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又为了什么而活着?」

若拿掉那些炫目的3D特效,这是一部再「信仰」不过的电影,「只要你信,上帝就存在!」苦难的发生,很多时候不是人所想像的充满咒诅,反而是激发人活下去的力量。

如同电影中最后存活的一人一虎,必须在漫长的海上漂流过程中找到和平共存之道。直到撑过227天获救后,才恍然大悟,若没有老虎所带来的刺激、互动与陪伴,可能早就丧失求生意志;塬本可能威胁生命的勐兽,是上帝赐予他活下去的「恩典」。

这部惊人又感人的电影,非常适合感恩节期观看,尤其是在现今经济动盪、人心不安、天灾频仍的时候,可以带出更多的省思:「苦难过后,会让人更懂得如何向苦难『致敬』!」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中文预告片。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