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与会人员至孙理莲师母的铜像前献花。(照片来源/基督教芥菜种会)

孙理莲创立台湾第一个立案的基金会,至今芥菜种会秉持以爱助人的精神,60多年来帮助近百万台湾失依孤儿与弱势家庭,当年在习艺所就学的「芥菜籽」们,旧地重游唤起美好青春回忆,在场用高唱诗歌感念他们心中永远的阿嬷、永远的孙师母。

基督教芥菜种会创办人孙理莲宣教士逝世36周年纪念感恩礼拜,12日上午在芥菜种会位于花莲的习艺所举行,孙理莲当年投入山地医疗从花莲开始,也是培育塬住民护理、裁缝和褓姆等专业领域的发源地,台湾第一个塬住民产院也位在花莲。

 

回忆55年前从高雄茂林乡到花莲唸义工学校,现年71岁的鲁凯族牧师梁景龙,是知名歌手梁文音的二伯,他回忆早期塬住民生活很困苦,他国小毕业后一直很想念书,但只能跟着打猎和从事林班工作,有一次工作时经过六龟国中旁听到学校的打鐘声,他难过落泪;他很感恩后来可以到花莲唸义工学校,当年同学的背景都很像,大家都十分珍惜可以再唸书的机会。他说,当时男女生分校学习,每次学期结束,芥菜种会分佈在花莲各地的学生,挤满花莲火车站返乡的热闹场面,回忆歷歷在目,大家都以身为芥菜种会的学生为荣。

梁景龙牧师分享他就读基督教芥菜种会义工学校,转变生命的歷程。(照片来源/基督教芥菜种会)

 

「孙师母总是会来关心我们」梁景龙说,当时只要听到车辆压过碎石的声音,大家就很期待是孙师母来了,这熟悉的声音也彷彿是在昨天的事。梁景龙说,如果没有孙理莲开办义工学校,他或许就是靠林班或铁工生活,不会走上传福音的道路,也不会认识目前任职国立臺湾史前博物馆馆长王长华为妻,王长华昨天专程陪同在场分享,梁景龙鼓励年轻人把握机会的重要。

 

「印象中只有一次见过孙师母」当年在花莲山地女子习艺所学习裁缝,57岁的张碧娥至今仍致力塬民服装的文化保存,而孙师母对塬住民的关怀对她影响至深至远。张碧娥说,她2岁丧父,母亲鼓励她学裁缝才能养家,当时习艺所要求很严格,她甚至以为自己选错行。她笑称自己有12把刀,包括当年学习时以 250元购买的第一把剪刀,保留至今40年的珍贵。张碧娥特别穿着自己设计的洋装,类似孙师母当年的日常穿着,表达对孙师母的思念。

张碧娥特别穿着自己设计的洋装,表达对孙师母的思念。(照片来源/基督教芥菜种会)

 

66岁的周露子从小因父亲早逝,小学二年级失学,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当帮佣,民国58年时她16岁,获知「有机会可以再唸书」,特别去请求校长,校长鼓励她参加考试,后来如愿以偿成为褓姆班学生。当年彷彿考试并不是门槛,而是鼓励学习、建立自信的开始,周露子第一次参加孙师母感恩礼拜,感动掉泪。

 

基督教芥菜种会吴小萍执行长说,2012年举办孙师母110岁感恩纪念音乐会,吸引七百多位校友参加,因此于2013年每年元月举办感恩礼拜,隔年起增加花莲场次,透过校友的见证,感念孙师母回应当时社会的需求,培养塬住民一技之长的助人精神,也藉此传承芥菜种会这份使命,有信心走更大的路,服务更多需要的人。

 

基督教芥菜种会吴瑞仁董事长带领与会者祝福祷告,所有受助者都是孙师母串起的每一颗珍珠,祈愿大家做上帝最好的见证人,把领受的爱和恩典不断的分享出去。最后所有芥菜籽们在孙理莲纪念铜像前献花,心中满着感恩将爱人的心流传。

当年接受孙理莲照顾的「芥菜籽」们,与目前受助者和传承使命服务的芥菜种会工作人员合影。(照片来源/基督教芥菜种会)

 

孙理莲一生帮助近百万台湾失依孤儿与弱势家庭,她以慈母之爱护卫着台湾这块土地,在花莲成立台湾第一间产院-马利亚产院,1950年代帮助塬住民孩子陆续开办免费技职学校,1963年在花莲北埔购地设立「习艺所」,培养塬住民在护理、褓姆、裁缝、园艺及木工等一技之长,屏东、南投和台东等地塬住民来此上课。习艺所后来转型为青银共创的商业模式服务,收入投入芥菜种会社福工作,实践助人的社会使命。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