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神新校舍外观典雅,空间包含可容纳200多人的会堂及50人的宿舍。 (照片提供/客家宣教神学院)
座落龙潭渴望园区、一栋高举十字架的典雅建筑将完工。这是「客家宣教神学院」酝酿逾10年的「建校大业」!
过去需和中华信义会厚赐堂借场地,如今有了1,528坪的新校舍,对客神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里程碑。
建校总预算高达1.5亿新台币,现已募到1.3亿,是该校院长温永生牧师「不敢想过的数字」,因而更加深感,这是「神顾念客家的时刻」。
创校16年,培育出35位全职、带职的客家宣教人才;7月底搬家、9月在新校区开学的客神,承接起更大使命,课程上也增加「宣教组」及「跨文化组」,因温永生相信,客家福音復兴的时候,要更大力做宣教!
龙潭新校舍外观,见证客神进入新的里程碑,客家宣教要更大被主復兴。 (照片提供/客家宣教神学院)
靠神蹟走下去! 不受经济环境限制,数笔百万奉献接连出现
见证神调动万有 成就客家宣教人才培育使命
谈及建校过程,温永生认为,这是台湾福音史上「难得的一系列神蹟」。
于2007年预备建校的客神,隔年就有「非客家」的一位弟兄为其奉献300万。「我接到电话,当下眼泪就流下来。」
然而上帝的手并无停止,即便遇上金融海啸,数笔「百万奉献」仍接连进来;2009年,客神选中龙潭的一块农地,成为「客家宣教使命」的「人才培育基地」。
客家宣教神院院长温永生牧师(前排正中间)。 (照片来源/Christian Hakka Seminary)
刻苦耐劳、能适应新环境的客家人适合做宣教
差派海外宣教士,致力成为普世差传一份子
台湾的客家基督徒目前仅有3、400万,是何塬因让温永生坚持委身于「客家宣教」?
从小在屏东最大间客家教会-内埔长老教会聚会,从不觉客家教会软弱,直到北上求学,温永生才体会到客家教会的「荒凉与软弱」。他问神:「是否唿召自己全职事奉?」神回应:「客家福音要復兴,『好的人才』才能復兴。」清楚蒙召的他,即持守这份大使命直到今日。
「我有一个希望,主耶稣再来之前,客神可以做更多『海外宣教』!」与以往不同的是,客神增加了「宣教组」及「跨文化组」,不只期培育客家宣教人才,更要「航向」宣教。「有一个说法是,客家人很适合做宣教,因为刻苦耐劳,能适应当地环境。」温永生相信,客家人在宣教上要做「更多、更好」。
普世差传的工作,客家教会不应置身事外。即使过去客家教会被认为「软弱」、「需要帮助」,「但不该妄自菲薄,有多少力量,就该做多少事!」目前客家教会已有前往大陆藏族与中东传福音的宣教士,「客家福音復兴的时候,要更大力做宣教!」
「尊神敬祖大会」、「研经特会」已连结百多间教会 成为客家福音平台
客神毕业的学生,包括回到教会担任牧者或配搭的同工,都会将「传福音给客家人」的异象带进自身教会。其中,许多学生分享客神的「敬祖事工」,其教会就会在清明节前举办「尊神敬祖大会」,不只帮助基督徒打破传统祭祖的迷思,同时吸引许多未信者参与。「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转化。」温永生强调,这是最快速、也最普遍能达到的福音果效。
客神也透过「研经特会」,与众教会连结。光是今年,其已于16地区举办特会,接触100多间教会,成为推广客家事工的平台与桥樑。
温永生相信,此时就是神要「復兴客家福音」的时刻,而「建校」是其中一个方法,「人才培育」更是长远的目标。「有『学生』和『教导训练』,才能成为合神心意的器皿。」客家人才的百年大业,「后面更重要,请继续为我们祷告。」
欢迎对「客家」或「宣教」有负担的弟兄姊妹踊跃报考客神,携手完成神所看重的大使命。招生报名于6/24截止,详情请洽:03-5944716。
【客神招生简章】
客神2016招生简章。 (图片提供/客家宣教神学院)
客神2016招生简章。 (图片提供/客家宣教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