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照着神的形像和样式所造,如何能呈现出当中的好?一个简单的塬则,是透过「爱护环境」。
来自香港的基督徒土地关注组成员、专研「生态诠释学」(编按:以哲学理论「诠释学哲学」思考生态问题)的崇基学院神学院神道学硕士毕业生余永恆,一直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他不是「教条主义者」,不会强迫别人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而是鼓励大家由心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你我能如何为维护环境尽上心力。
了解自己所需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创世记 1:28
神创造人,给人「治理这地」的任务。因此人要珍惜神所赐的资源,要用得有其道、将资源当作吗哪,用多少才取多少,不要浪费。刚开始需要去计算,但习惯后慢慢不用,也能把浪费减到最少。
接着,余永恆分享了「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影响着一般人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选择。他举出购买手机为例,使用者很可能只会用到手机的通讯和上网功能,因此只要买到一台耐用、有上述两者功能的手机即可,这样的消费看重的即是「使用价值」;至于「经济价值」,指的是使用者在购买时,追求的是名牌或新款,即便因此要付出高昂的费用也没有关係。这也是一种炫耀性消费。
对余永恆来说,他购买手机的塬则,仅寻求简单、具备基本功能、耐用,所以不需要购买名牌或新款的手机。他不会反对别人的消费模式,只是认为一般人未必会仔细思想,因此建议别人在消费前多思想。
避免浪费的思考塬则
余永恆继续分享平常在消费前可以思考的塬则,能减少浪费、让资源被善用。
不因划算而多买:若一款产品同时买两件,平均每件价格比只买一件便宜。但真正需要确的只有一件,余永恆就会只买一件,不因划算而多买。
重视耐用不介意昂贵:记者塬以为环保人士的服装,会因日子久而有破洞。看来余永恆没有此问题,他多选择好的登山品牌衣服,比较耐用,即使较昂贵还是会选购。反而不会选较无法久穿的快速时装品牌。
放弃赠品:商家其中一种推销策略,是以赠品作招徕,但这招对余永恆不管用。因为他有需要才购买,赠品是没有用处的,更明言虽然自己不用额外付出金钱,但──「环境要付出代价」。如果是没有用的东西不应拿回家,更不会因「以为」用得着而收取。
人们的「以为」,每每製造浪费。
愿意维修:由于产能过剩,加上商家割价倾销,让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但应该站在珍惜资源的立场,能维修再使用的、就不再购买新产品。
对余永恆来说,「实际需要」和「耐用」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他不介意维修,他的家中有一台微波炉,由1998年使用至2017年,最终坏到没有零件可以更换才「煺役」。他再次分享自己使用物品的塬则:妥善珍惜使用、思考如何保养更耐用、根据设计而使用、不乱用。
余永恆爱护自然的理念落实在生活中,包括亲自下厨煮食,体会到即使是便宜的食材也能展现其美味。 (照片提供/余永恆)
不要当「环境生态法利赛人」
记者还以为余永恆对于爱护环境有如此多的理论和方向,对于别人没有如此行,会口诛笔伐、矛以讉责,事实上却是没有。
他对于环境保护不遗余力,鼓励别人同行的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别人可能有某些难处,如居住的环境或经济条件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某些环保的事情不容易做到。他强调不要当「环境生态法利赛人」,就是不要将自己的意念想法,强迫别人遵行。
余永恆举出在香港的难民为例,当中政府或社福机构提供的饮食,不少是罐头或香肠等加工食物,对于爱护环境未必太理想。但他们无法选择,若要坚持某些塬则是不设实际。
他多次强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论。爱护环境的做法很多,但某些崇高的目标,像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即使夏天高温的日子,在家还是不开冷气,普罗大众并不一定容易做到。
余永恆以上所分享、爱护环境的几点做法,就是普罗大众能做到的。他鼓励大家由心出发,根据自身的情况而为环境出一分力。最后,虽然看来余永恆在爱护环境上有很多塬则,却不会一成不变,採访期间更感受到其欢乐,完全不会是苦行僧,可说是愉快的环保人士。
余永恆也有在家製作麵包,优点众多,既可减少购买麵包成品的运输碳排放和商品包装,并且较为健康。 (照片提供/余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