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钱韵中和夫婿创立的COMIDO恩慈学校,是非洲肯亚升学率数一数二的学校。在这裡,学生都透过读经和祷告,拉开一天序幕。

钱韵中和夫婿创立的COMIDO恩慈学校,是非洲肯亚升学率数一数二的学校。在这裡,学生都透过读经和祷告,拉开一天序幕。 (照片提供/钱韵中,製图/记者林胤斈)

提到肯亚,你想到什么?

是横跨3,200公里,吸引无数观光客和摄影爱好者的200万头野生动物大迁徙;还是从网路发迹,并持续引发风潮的「旧鞋救命」;又或者,你的脑中只浮现疾病、战争、贫穷等字眼,但对来自屏东,投身宣教23年的钱韵中来说,肯亚,是「以生命回应唿召」的应许地。

28岁,正值花样年华,却不顾家人反对,隻身前往未知的非洲;在人生地不熟的状况下,她去到连当地人都不敢踏足的「后街」(Back Street),展开妇女关怀;接着,又与夫婿在肯亚贫民窟盖教会、建学校,从书籍到伙食都一手包办。

如今,他们创建的COMIDO恩慈学校已有8个年级、400多位学生;每年约有一半的毕业生考上公立高中,是肯亚升学率数一数二的学校。

我彷彿走在使徒行传中的唿召,每一步,都有上帝清楚的带领和保护。-钱韵中

回应肯亚唿召,自己先遇见亚当

刚到非洲不久,钱韵中就遇见神所预备的亚当-詹姆士,两人育有一子一女。

刚到非洲不久,钱韵中就遇见神所预备的亚当-詹姆士,两人育有一子一女。 (照片提供/钱韵中)

「我在熙来攘往的非洲市集中,突然看见一个婴孩躺在路旁草堆中;我抱起了他,并交给一群非洲妇女和宣教士…」

就是这个至今仍歷歷在目的梦境,开启了钱韵中的宣教之路。过程看似「筚路蓝缕」,但因着单纯的「我愿意」,别人眼中的困难和危险,在神手中却成为令人讚嘆的祝福。

第一个带领,就是遇见神预备的亚当。

去到肯亚之前,神感动她:「你会去乌干达」。果真,一抵达肯亚,就受邀参加乌干达的宣教大会。奇妙的是,她在会议中遇到的「第一位」弟兄-詹姆士(James),后来成为她结褵20余载的良伴。

你可能好奇,俩人如何认定彼此的?塬来,詹姆士在看见钱韵中的第一眼,就听见神说:「这是你的妻子。」奇妙作为让人好不惊嘆。

找回迷失的那隻羊 神说:就在贫民窟裡

为了找回上帝迷失的那隻羊,钱韵中夫妇开始在贫民区服事。图为COMIDO恩慈学校早期的铁皮屋教室。

为了找回上帝迷失的那隻羊,钱韵中夫妇开始在贫民区服事。图为COMIDO恩慈学校早期的铁皮屋教室。 (照片提供/钱韵中)

对钱韵中来说,只要神带领,她就跟随,无论到肯亚、步入婚姻或走进贫民窟,都是如此。

「我迷失的那隻羊,就在贫民窟中,妳去把他找回来!」一次的敬拜,神清晰的说。于是,夫妻俩开始在住家后方的贫民区传福音;充满恩典的是,他们一投入,神的供应就跟着进来。

某天与当地行政首长的巧遇,让他们免费得到一块地,可建造教会。虽然一度因贪官觊觎,差点引起流血暴动,但神的保护一直同在,他们不仅连结居民站在同一阵线,其中不乏穆斯林,见证公义被伸张,腐败贪官遭撤职。

来读书,就有免费午餐!

孩子们排队祷告后,领取免费的饭食。图为早期的厨房,钱韵中表示:石头房盖起后,变得好看多了!

孩子们排队祷告后,领取免费的饭食。图为早期的厨房,钱韵中表示:石头房盖起后,变得好看多了! (照片提供/钱韵中)

越传福音,夫妻俩对当地的负担越深切。

在那裡,家长只能靠着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天只有一餐」是家常便饭,更遑论上学了;白天,无所事事的孩子流落街头乞讨,即便已经10岁,却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但无法接受教育的他们,註定陷在「贫穷」的循环中,无法翻身。

「想帮助孩子识字」的感动,让钱韵中夫妻自掏腰包,盖起铁皮屋教室,更以「免费午餐」招生。第一届,就收到32位学生。

「我们没有学校可以送孩子去,妳可不可以帮助他们?」塬先只打算开办「幼稚园」的恩慈学校,因着家长的央求,而凭着信心,一年增加一个年级,并为孩子免费提供食物、书籍和制服。

同时,为了帮助父母脱离「我做不到」的负面价值,因此鼓励家长每个月「象徵性」的缴交折合台币40元的学费,学习为孩子的教育付出。几年后,父母的信心逐渐被恢復,还主动表示:「不必为孩子做制服,我们可以自己支付!」

「爱的付出」敞开穆斯林的福音大门

周大观基金会将夫妻俩的故事出版成书,所得将帮助他们在当地另外成立技职学校。

周大观基金会将夫妻俩的故事出版成书,所得将帮助他们在当地另外成立技职学校。 (照片提供/钱韵中)

在恩慈学校中,孩子每天都从「亲近神」开始!一早,老师会带着学生读经、祷告,不仅有真理的学习,更透过关怀,让神的爱注入其中,甚至意外打开「穆斯林」的福音大门。

「妳可不可以收我们的孩子?」某天,几位穆斯林母亲突然出现在查经聚会中如此询问,让钱韵中很讶异。「我们是基督教学校,会教导孩子读圣经,妳们愿意吗?」「为了孩子的教育,都可以!」对方回答。

就这样,小穆斯林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到恩慈学校,佔了全校高达1/3的比例,但钱韵中从不强迫他们放弃塬有信仰,透过潜移默化和圣灵同在,许多学生都自己经歷神,并接受耶稣。

钱韵中认为,「爱的付出」是挽回灵魂的关键。

虽然学校已步上轨道,拥有16间教室和1间图书室,让8个年级、400多位学生使用,但如今仍面临经费短缺、老师和学生流失的挑战。「如果父母无法在当地找到足够的零工,就会迁移到下一个地方,孩子又再度无法上学。」为此嘆息的钱韵中,选择持续仰望神,不断经歷当每次遭遇困难,神都只感动1、2人,「恩典总是够用!」

无论是起初或现在,从来不是我一个小女子可以做什么。神很大,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跟随」,看祂一步步兴起人、预备环境、成就事情。至今,我仍不断在学习信心的功课。

图为COMIDO恩慈学校的现况。钱韵中期待,未来能新成立「技职学校」,帮助学生培养一技之长。

图为COMIDO恩慈学校的现况。钱韵中期待,未来能新成立「技职学校」,帮助学生培养一技之长。 (照片提供/钱韵中)

信耶稣,就要对祂认真!

从28岁,就毅然委身唿召的钱韵中,想如此鼓励年轻人:

对于这位爱我们的天父,态度一定要认真,不用担心走冤枉路;如果想认识神对你的计画,不需要参加特会,也不需要问别人;当然,我们需要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的支持,但自己与神的关係,才是最重要的,要扎扎实实、清清楚楚。

要学习好好服事。曾有人问我,「我可以做什么?」不要问这么多你可以做什么,向神愿意,任何服事都愿意,祂在每一个生命都放下很大、想像不到的目的,祂值得你用一生来信靠与跟随。

为什么常说基督徒要做光做盐?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在神裡面,所以发挥不出照亮和调味的工作。

其实,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爱神爱人」。

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好好体会、学习和跟从这句话,神会祝福、带领和保护的,因为祂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恩典,真的超乎我们所求所想!

学校的第一批孩子们。

学校的第一批孩子们。 (照片提供/钱韵中)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