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对于「程班长」,想到的是人人讚好的台湾料理。但「程班长」的外号由来是什么?作为信叁代的台湾人,为何来香港做台湾料理?在香港的信仰生活又是如何?
程班长的由来与信仰家庭背景
上世纪初至中叶的教会传道方式,大多以麵粉等粮食作招徕。当时住在台湾南部的程爷爷,也是因着这些粮食而来,从而信主。程爷爷的单纯、朴实与信仰的影响,一直影响程家的后代。
程班长的外号,是程致贤当兵煺役后,到餐饮学校时当班长而得来。因想有更好的钻研跟学习,他跟同学们邀请当时很有名的张鸿渝师傅担当私人导师学习拉麵。同时,他也到同学的麵店馆帮忙做四川牛肉麵,因同学不愿到麵店馆帮忙,同学的爸爸便将当中的绝活倾囊相授。
凭着神对程致贤的恩赐与加力:对食物的灵敏,还有一份坚持与刻苦的心,钻研与改良食品,渐渐在台湾打响名声。
来香港开店的异象
「神要派遣你离开台湾,扩张到外面去!」一同受访的刘金娜(店长兼发言人)分享。一次在台北灵粮堂听道时,刘群茂牧师在讲道中途突然直接指着致贤说这句话来。当时她跟程致贤没认真看待,因一直以来,并没有走出台湾发展的规划。
但到2009年,台湾政府去澳门宣传台湾旅游业,程班长台湾美食(下称程班长)团队受邀到澳门示範製作台湾牛肉麵。那一次经歷,既吸引港澳传媒访问报导,亦有香港人邀请来香港合作开分店事宜。
来香港,刘金娜自言是出于她的决定,单单因出于「在香港设立工厂,然后好好分工做出台湾食品便可」这简单想法。她回想这决定,也许是神的安排,她说若交由程致贤作决定,他断然不会来香港而成就了神那个旨意。
不过来港后所面对的困难,比想像中多很多:食材品质的问题,请来的香港厨师,信念跟做法跟程班长不同;还有店舖的问题,更遇上不少难处。4年前的种种挫败与打击,换作他人早已放弃另谋出路。但程致贤的坚持个性,决心为品牌重整旗鼓。
一路走来的感恩与感谢
现今从食材到製成品,以至一小碟辣椒油,都经由程致贤亲自把关,并作多次尝试。他分享,在香港611灵粮堂众牧者的代祷下,重新起步的程班长,再次吸引一众食客来捧场。
对于上述的挫折,刘金娜坦言塬本想以诉讼来解决,今日却选择放下。只因,她记得神不喜诉讼的教导。
她亦分享,作为外地人,之前曾受到他人的刁难,正受困扰之时,碰巧店内有一位大官为他们解围,自此他们少了很多麻烦。
谈到外地人,他们亦不讳言一直以为香港人会对他们比较兇,或是比较冷漠。但开店4年,除了遇过客人亲自送上水果打气鼓励,亦不时收到客人传来喝光汤的照片,更叫他们高兴。有时候网路上有打手攻击程班长,但见顾客为程班长出手反击,这些事情都令他们对香港人改观。
4年一路走来的经歷,他们既感窝心,亦感恩与感谢。
「程班长是否刻意聘请台湾人在那裡上班?」很多程班长的客人,心中或许一直有这个疑问。
「其实我们没有太刻意要请台湾人来当员工。但的确,来应徵的都是在香港生活的台湾人。现今大约8成员工是台湾人,部份亦是基督徒。」比较香港大多数的食肆,有见星期六来光顾的客人是平日的两倍,但至今他们仍然选择周日休息。
「除了信仰关係周日到教会作敬拜外,其实也想让员工们有假日休息的机会。更重要是,让大家有跟家人相聚的时间。」他们强调,若让员工平日在家休息,家人却在外面上班上学,这样又何来真正的家庭相聚时间?
对品牌的期望
「凡事没有太刻意,自然做自己。」受访时他们想做到的,是在香港留下一种「台湾牛」那种朴实的精神。目前而言,做到有爱有坚持,能够感动人的台湾食店,就是他们对程班长的期望。
4年前的经歷,他们有感难找相同理念的人,故此他们先努力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子弟兵后,然后才会考虑开分店的事宜。
「心存感恩,凡事感恩」,从整个访问中,不难看到程班长团队这想法。
▌HOT!!! 本周超热门 ▌
宋楚瑜妹妹父亲节谈「父爱」 婆婆和先生都是渐冻人,她却说「这一切都是恩典」
他勇敢打开心裡「装秘密的盒子」,靠着基督信仰面对「同性恋倾向」的挑战,胜利的果实就是终于找到一个终身伴侣
她跟女儿流浪在街上被牧师捡回去的时候,她对牧师说:「若是,耶稣也像你们这样?那么,我要这位耶稣⋯」
结帐人潮大排长龙,客人的卡迟迟刷不过 神学生做了这件事,温暖许多人的心
神的计画是让你有个健康的身份认同;撒旦的计画是,扭曲我们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