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当孩子争取「压岁钱保管权」之时,是绝佳的亲子对话时机,与孩子从压岁钱谈理财,建立正确价值观。(图/shutterstock)

过年期间,小孩最期待的就是「领红包」,学龄孩童开始向父母争取「压岁钱所有权」,在面对孩子的请求时,我们一方面希望给他们机会学习管理钱财,又担心孩子乱花钱。然而每年一次的压岁钱,是给孩子「理财教育」、亲子对话的好时机。从小教导孩子记帐、与之对话、引导孩子们规划梦想目标,你(妳)家宝贝也可以是小小理财达人!

台湾冠冕真道理财协会多次举办「儿童理财营」与师资培训,负责相关业务的林洵主任和大家谈谈「压岁钱之儿童理财」,从圣经出发,配合自身与营会教学经验,陪伴父母聪明面对孩子的提问,给予正确教导。

 

倾听孩子的心声

「妈妈,我可以自己保管压岁钱吗?」相信这个问题对许多有学龄孩子的父母来说都不陌生。林洵主任表示,父母们不用急着否决孩子的意见,藉机倾听孩子的声音:「为何想自行保管压岁钱?因为人家有,我也要有?还是真有其需要?孩子打算如何保管?」

 

她引导父母及孩子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也在对话过程中,了解孩子与同学的相处情形。我们在教导孩子的同时,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其实我们也被孩子教育着。

台湾冠冕真道理财协会林萩洵主任,与父母们分享给孩子的「理财课」,第一步从记帐开始。(图/林荻洵主任 提供)

 

洛克斐勒富传七代──理财从「记帐」开始

洵说道:「若孩子已入学,可教导孩子记帐。第一次学习记帐,给予部分金额,让孩子学习管理,并协助孩子检视收支。最怕父母不沟通,孩子以后什么都不告诉父母。

 

19世纪石油大亨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的每个小孩,从小学开始就要懂得「记帐」,这个习惯代代相传,造就了横跨叁个世纪的「富七代」传奇。

 

她继续分享:「『理财有道』其中一堂课叫作『支持』,父母告诉孩子购物时所需的知识,例如,网路购物有什么样的陷阱。」在给孩子钓竿的同时,记得教他(她)如何钓鱼。

 

父母应要求孩子记录每笔花费,交代购买塬因,每週拿记帐本来沟通,父母检视,从中了解孩子的价值观、金钱观,并非给钱后什么事都不管。一旦养成好习惯,孩子能够明辨『需要』和『想要』,就不容易衝动购物。」孩子金钱管理状况若不理想,便减少其可用金额,父母也要以身作则,落实记帐,与孩子一同成长。

 

此外,也可视孩子年龄与成熟度,分配部分压岁钱供其运用,例如压岁钱总共10,000元,可与孩子讨论──1,000元供孩子花用,9,000元存「妈妈银行」(提供较外面高的利息),或直接带孩子至邮局开户,建立「储蓄」观念。

 

孩子若是能稳定记帐的青少年,清楚告知金钱流向及塬由,就可让其保管全额压岁钱,定期以记帐本检视之。

 

自身教养经验──从小教导,长大后放手

洵分享,以前都是自己保管、运用孩子们的压岁钱,接触「冠冕真道理财课程」后,2013年开始运用其内容,并教导子女。她用青少年版「冠冕真道理财」教材进行亲子陪读,书中有丰富的聊天话题与价值观教导,让孩子们向父母敞开,屡屡缔造美好的亲子对话。

 

儿子从美国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找到工作,她分享到近期的经歷。在美国可网购汽车,儿子在网路上看上一台在芝加哥的车子,但离居住地遥远,她担心孩子受骗。母子想法不同,林洵在祷告中交託,孩子也藉由祷告,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她学会接受孩子的新观念。

 

她说:「当孩子观念与我们不同时要祷告,放下成见,让孩子去学习。」儿子也回馈母亲:「因有储蓄观念和习惯,不害怕遇到突发状况。

洛克斐勒家族因「记帐」,这个习惯代代相传,造就了横跨叁个世纪的「富七代」传奇。(图/shutterstock)

儿童理财教育叁步骤

教导儿童理财,以下叁步骤,帮助亲子一起成长,打开沟通之门。

 

1. 记帐:记下每天花的每一笔钱。很多人觉得被綑绑而不愿记帐,养成记帐习惯就像纪录财务日记

 

2. 家长检视记帐本:父母一週用1小时为孩子检视记帐本,展开亲子对话。在问答中了解孩子的价值观,想要的是什么,同时让孩子省思「自己是否需要这样东西」,进而引导孩子做预算规划,培养储蓄习惯

 

3. 帮助孩子建立目标:例如,孩子想买电玩,可藉由买电动玩具做诱因,鼓励孩子储蓄,并制定玩电动游戏的规範,训练孩子自律能力。
 


理财营会学员回馈

冠冕真道理财协会的儿童理财营共分5个主题,核心课程在于建立正确价值观,带孩子体验财务活动。

 

孩子们了解到每一天会有的必要花费(如水电、瓦斯费、房租、饮食、交通……),他们想买东西时就会思考:「明天有没有要缴的帐单?」营会中也教导「奉献」的真谛,让孩子学习用金钱帮助别人的需要。

 

透过「模拟环境」,孩子知道银行的功能、认识货币与数位货币,并学习财务风险,例如出门可能遇到扒手。

 

洵主任特别提到一次营会中的经验。玩游戏时,十个小朋友抽职业别,一位抽到卖糖果的小孩哭诉:「别人不跟她买糖果,她都赚不到钱。」老师开检讨会议,神光照她:「那个孩子发生的问题,就是你们发生的问题。」她领悟到神是那慈爱的父亲,也想帮我们解决问题。

 

有个孩子参加营会后,告诉爸爸:「当我钱少的时候十一奉献很容易,存越多钱时,越难做到十一奉献。」很多人不愿十一奉献,总说「等我有钱后再十一奉献,孰不知这孩子一语道破「『人性』面对金钱诱惑时的软弱」。

 

家长则反映,从孩子的记帐了解他们,亲子距离拉近了。孩子整理房间时,会想到把用不到的东西拿出来卖,商业头脑已在孩子身上略具雏形。

「儿童理财营」藉由「商店购物」、「餐后祷告与记帐」、「小组讨论」和「人体大富翁」等活动建立孩子正确的财务观念和记帐习惯。(图/林荻洵主任 提供)


取法圣经,亲子教养更Easy

访谈尾声,林洵不只以理财专家的角度与家长们分享,更作为一位母亲,由从圣经中提供她对亲职的理解,帮助父母们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营造更融洽的亲子关係,教养也越轻省。

 

1. 找「对的人」商议

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乃成。(箴言15:22)

如果孩子从小父母给予零用金时,要求他们记帐,在每一次「帐本的检视时间」告诉他们用钱方法、做事态度、人际关係的应对、分享家长自身经验,甚或引导他们规划未来梦想。

 

孩子可在每一次小小的相处时间中体会,父母就是他们的依靠者、谘询者、引导者;无形中他们便会明瞭,生活中若发生困难一定要寻找「对的人」来商议,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2. 在小事上忠心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加福音16:10)

 

现今社会家长与青少年、孩童之间的言语、肢体衝突与日俱增,都肇因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缺乏亲子对话的习惯。林萩洵语重心长说道:「家长没有耐性将心思放在孩子的『琐碎小事』上,等到孩子渐长,他们的身量、思想一直追上大人的标準时,我们却因为许久没有了解他们的想法、未注意到他们的身高已经和我们齐头,还一味用长辈的权威压制他们,家庭的和谐便产生问题。」

 

如果家长在孩童年少时明白并实践「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将上帝交託给我们的产业(子嗣)好好的经营,不但是我们的职责,同时是孩子的好榜样;有一天上帝会将大事託付给我们或我们的孩子,来成就祂的大事。

 

养育儿育女和理财都是一条漫漫长路,越早开始越好。理财及早开始可透过「复利」滚出一桶金。亲子关係从小经营,未来面对青春期,父母便不慌乱。过年领红包,不仅可教导孩子理财,请记得多与孩子沟通,建立正确价值观,帮助他们在成长路上走得更踏实稳健。

从记帐、检视帐本与孩子对话,建立目标,培养孩子「储蓄」习惯。(图/shutterstock)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