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当别人看到你的眼睛卡了一个小东西,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手直接伸过来?你大概不会开心。我想,我们会希望对方有礼貌地问一下:「我可不可以帮你拿掉?」

当我们把别人的刺好像看得很清楚的时候,我就要问:「看得清楚有什么用呢?」假如你不会去掉刺,最终还不是白谈。假如你喉咙不小心卡到鱼刺,到了医生那裡,他跟你谈论刺的严重性、发现它的方位、它的座标、甚至用显微镜,但拿不出来,医术再高都没有用,对吗?

 

我们在家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不喜欢爸妈每天碎碎唸,一看到你就唸:

「房间整理没?」

「像你这样念书没效啦!」

「你这样子不行啦!」

这样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你觉得有用吗?刺有拿掉吗?没有嘛!那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唸?作父母的也是想要孩子改变,但若用一直挑刺的方法,那个刺就越刺越深。

 

当别人看到你的眼睛卡了一个小东西,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手直接伸过来?你大概不会开心。我想,我们会希望对方有礼貌地问一下:「我可不可以帮你拿掉?」如果愿意,才帮你。

更温暖地会问:「会不会紧张?」让人更舒服。

 

有时候当你说愿意,也不代表我们不会紧张,人家的手一过来,我们就会紧张到闭起眼睛,那刺可能就会插更深了。所以,每当帮助别人挑刺的时候,我们都要慢慢的、等对方愿意,并且每一个动作都要小心翼翼,毕竟是眼睛,很敏感的,耶稣用眼睛这个比喻也是这个道理。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马太福音7:5)

 

「我先洗手,再帮你弄眼睛。」─自己要先弄乾净,再弄别人,否则反而害别人感染。

「我看到了,不要紧张、我慢慢来。」─当你要挑刺的时候,一定要顾到对方的感受。

「我会轻轻的,很轻、很小心。」─你挑刺的时候,下手不能太重,一不小心很容易弄痛对方。

「我用工具,才能有效地把它做好。」─你要更多装备自己,不要什么都还没学好,就想要帮别人。

 

真正的沟通,要这样子才能有效和成功,但我们往往不是这样,都是速战速决,让人感受到非常不舒服。没有人会想要一个不在意对方感受,一直在旁边挑毛病的人。你以为谁那么容易给你除去刺,真实的感觉是很难受的,难道有刺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刺吗?当然知道,只是自己也没有办法挑出来,需要有人帮忙,但不是那种粗鲁的方式。

就算要挑刺,都需要像耶稣基督那样用柔和、温和、谦卑的方法,才能把刺除掉。(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当我们在研究与不同世代的人沟通,我们就只在「发现刺、凸显别人的刺、研究刺有多刺、公开别人的刺」的循环,其实有效地发现刺没有多厉害,真正厉害的是挑出刺、解决它,让世代更健康。

 

坎伯‧摩根(Cambell Morgan),一个伟大的解经学者,他写了一整套圣经的解经书,其中有句很经典的论述提到这个教导:没有一件事比怀有批评的灵更不敬虔;没有一件事比专挑刺的伪善更不像基督。樑木一旦除去,我们才能像基督那样,用温和柔细的方法,将刺去掉,使弟兄恢復清晰的视力。

 

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讲很多、你批评很多,你常觉得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最后才发现,你离基督越来越远,没有像基督的样式。

 

我心裡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11:29)

 

耶稣的样式是什么?就是柔和谦卑。他说就算要挑刺,都需要像耶稣基督那样用柔和、温和、谦卑的方法,才能把刺除掉,因为我们最终希望的是恢復弟兄的视力,而不是让他更痛,甚至让他全盲。我们的重点从来就不是看见刺,而是除去刺。

 

你有足够资格,可以审判他人吗?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马太福音7:3)

 

我想,耶稣在讲这个教导时,祂看到我们这些世人,心裡一定常常在憋笑。为什么呢?你们想像一个画面,就是有两个人,一个有柱子戳在眼睛裡,一个有刺在眼睛裡,然后两个都没发现自己的问题,还吵来吵去。是不是很想憋笑的画面?你们不痛吗?你们这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吵架,而是要赶快解决自己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每当你跟你的家人吵完了之后,其实也没有多爽快,因为你还是很痛!就是这样,我们在每次争执中,因为没有面对自己眼中的樑木,还一直处理别人的刺,结果对方痛,自己更痛,而且这个循环不会停止的。

 

我们做一件事情,如果发现每次做都无效,就应该停止了!但问题是,这种对话世世代代都没有停过,我们的上一代是这样,到我们这一代也变成这样,若我们没有处理,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用这个无效的方式继续下去。

 

当你不断地挑人家的刺、挑人家的错误,那个论断是没有停止的一天,下次当我们再遇到这些问题时,要想到圣经叫我们先除去我们眼中的樑木。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软弱的时候,应该要想想,是不是我们有更大的软弱?因为他是刺,我们是樑木。当我们发现身边有问题的时候,应该先回过头来,找出自己的樑木,并恢復视力。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足够资格,可以审判他人。

 

(塬文出自你吃的盐跟我吃的饭不一样

 

追踪盼世代Instagram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