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信徒、教会和机构,爱心都满满,想为社会大众出一分力,只是空有一份热心,所做的事工,未必能真正到达有需要人的手中。毕竟无论是信徒个人,还是教会机构,掌握的资讯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若由一间机构来统筹、协调会较理想,香港教会关怀贫穷网络(简称教关)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大量着名的机构和教会参与
教关的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教会关注失业行动」,当时的事工为服务失业人士,提供情绪支援及就业辅道。并于2008年演变为教关,进而解决跨代脱贫的问题,创会机构包括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和香港教会更新运动。
目前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李炳光牧师、蔡元云医生和胡志伟牧师…等,着名的香港基督教界人士。参与机构有工业福音团契、新福事工协会、基督教励行会和城市睦福团契等140间。参与的教会有播道会港福堂、礼贤会香港堂和九龙城浸信会等逾180间。参与的教会、机构和企业共逾5百间。
使命和定位
教会关怀贫穷网络的名字,能简明扼要的呈现其使命,它是一个「教会(机构)的网络」,使命就是「关怀贫穷」,透过整合不同教会、机构和信徒,建立伙伴合作关係,同心为了防贫、灭贫、跨代脱贫和传福音来努力。
教关作为网络及连结伙伴的平台,主要担任幕后的协调统筹,并为前线机构提供资金和祷告。
「爱心行动」提供食物和不同物资
教关联络及统筹捐赠的机构(包括机构、企业和教会),给予派发食物、物资或服务的机构(教会),再给予有需要人士,当中更加上关爱和传福音。
食物方面,包括爱心饭盒、爱心麵包、爱心包装食物和爱心待用饭券等等,用以支援贫困社群。教关的统筹事工举例来说,一间企业在中秋节準备了月饼,给予街友或其他有需要人士,但没有特定对象,可向教关查询,教关便可联络前线机构,把月饼给他们,并在派发时,顺道了解受助者的其他生活需要,进而提供合适协助。
转化社区
教关的事工不只是满足贫困社群的物质需要,最终目标更是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如食物、住房、衣物及日用品等;再来,是资讯的提供,如就业资讯、转介各项有需要的社会服务,以及戒赌、戒赌等帮助。
还有「成长嚮导计划」和「青年向上流动响导计划」,为青少年和儿童预备人生导师,分享其经验和处世心得,达到「跨代脱贫」的目标。另外,教关也和政府部门紧密联繫,反应贫困社群的需要,并为前线机构争取更多资源,在多项事工配搭下促进社会和谐。
多宣传推广
教关不只是在机构背后默默耕耘,也有向市民大众宣传推扩关注贫困社群的议题。包括响应联合国把每年10月17日订为「消除贫困国际日」,而在香港发起「1017唔食都得运动」,是少吃一餐的爱心行动:在10月份自行不吃或简朴吃一餐,以体验贫困社群资源紧拙的苦况,并把省下来的餐费捐作慈善用途。
另外,教关推动「教关10.10.10.抗贫运动」,邀请教会和机构,在10月份花10分鐘,思考贫困社群的需要,以及捐献10元或其倍数,作慈善用途。
▌HOT!!! 本周超热门 ▌
基督徒孩子正接受什么教育? 基督徒要兴起并承接筹办学校的重责大任
找出「羌族」的基督奥秘 「羊」年贺岁片正夯!
「越感恩,恩典越多!」 12项基督徒在感恩节应有的祷告
【赛语录】属灵生命健将
第16届国家祈祷早餐会 总统大学同学乔美伦牧师勉蔡英文:平静、智慧、勇气
【为今日报脸书按讚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手机立即加入:(点我)
● 扫行动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