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谢纬牧师(医师)与其妻杨琼英医师。右图为91岁的杨琼英于2012年11月3日,在「彰基附设二林护理之家启用感恩礼拜」中致词。(图 / 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由陈金兴提供;网路频道cchtwn影音截图)

杨琼英医师为谢纬牧师(医师)的遗孀,于昨(10)日安息主怀,享寿102岁。她自1970年丈夫车祸过世后寡居,夫妇俩同拥「医疗佈道」异象,经营南投「大同医院」。

 

曾有报导刊载︰「谢纬医师从不计较医药费,贫病者十之八九不收(费)…若有午夜急诊,其他医师多半不开门,但若去大同医院找谢医师,他总是来者不拒,救人第一。」因而,被在地感念为「南投的耶稣」。

 

杨琼英倾力支持身兼多职的谢纬,自己也扮演医师、医师娘与牧师娘等多个角色,当丈夫前往深山看诊,她更是义不容辞。谢纬曾问杨琼英:「这条路并不容易,会有很多荆棘,妳有办法担当吗?」她很单纯的用信心回应:「有。」

1921年,杨琼英出生于台中县清水镇,不久后举家搬至台南县盐水镇。在她8岁后,全家定居于台南市。自东京女子医专毕业的杨琼英,1945年11月17日和谢纬牧师(医师)于日本结婚,隔年一同返台服事。

  • news-details
  • 基督教书房于社群网站缅怀杨琼英,图文摘自《一生的承诺─医生牧师谢纬的故事》,其上有两人的结婚照及誓词。(图 / 台湾教会公报社书房脸书)
  • news-details
  • 谢纬与杨琼英结婚照,两人于1945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小渔村松崎举行婚礼,由中江英树(汪培英)牧师证婚。(图 / 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由陈金兴提供)

阿嬷竭诚爱主,注重儿孙信仰教育
杨琼英之父为杨云龙医师。因父亲儿时体弱,单亲抚养的阿嬷四处拜拜,却不见好转。后阿嬷在基督徒友人带领下信主,热心敬虔,父亲也日渐强壮。

 

阿嬷为传统裹小脚的妇女,信主后就不再绑脚,惟脚仍小、穿的鞋子也小,走起路来总摇摇晃晃。信仰热诚的阿嬷,会随教会四处佈道,并相当重视儿孙的信仰教育;因此,杨琼英自小在教会主日学成长,16岁于太平境教会受洗。

 

父亲教育主张不留遗产,惟尽力栽培
杨云龙对孩子的教育主张是:「不留遗产,惟尽力栽培,让其受教育,把无价且无形的财产,放在孩子的生命裡。」杨琼英小学毕业后,就到日本基督教学校「惠泉女学园」读书。

 

该校信仰氛围优良、治学进步,日日早晨有全校礼拜。据杨琼英回忆,初到异地,很蒙校长河井道子及保证人女牧师植村环照顾,其备受疼爱;毕业前夕,学校为毕业生举办灵修会,杨琼英在其中深感圣灵运行,真实体悟耶稣基督的救恩,从此立志服事主,报答神的恩惠。

  • news-details
  • 谢纬全家福,他与杨琼英有四名孩子。(图 / 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由陈金兴提供)

与表哥谢纬异象相合,共结连理
杨琼英和谢纬本是表兄妹,儿时玩在一起。至杨琼英约20岁左右,旁人提及两人的事,才开始互相注意,但当时没有电话,也不常写信,彼此只停留在互相观察阶段。

 

杨琼英看谢纬,是言语实在、有担当,又很有爱心的人,更发现彼此异象一致:「要通过医疗事奉上帝。」谢纬曾问她:「这条路并不容易,会有很多荆棘,妳有办法担当吗?」她很单纯的用信心回应:「有。」

 

出身医生家庭的谢纬,自臺南神学院毕后,进入东京医学专科学校,与杨琼英逐渐认定彼此,互许终身,但因局势动盪,便在家人同意下,两人于1945年11月17日在日本结婚,隔年一同返台,接下其父在南投的大同医院。

 

婚后,杨琼英边照顾孩子、边看诊,丈夫兼任「赤水教会」义务传道,每当对方外出服事,她便在院内留守,虽不免疲惫,总倾力协助。

  • news-details
  • 谢纬(右)与同工乘坐「轻便车」,往返中部山地巡迴医疗传道。(图 / 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由陈金兴提供)

夫唱妇随到家看诊,即使深山也要去
1949年,谢纬受封为南投基督长老教会牧师。受芥菜种会创办人孙理莲影响,1950年到1951年,也参与门诺会的山地医疗团,巡迴各山地部落行医。

 

当时,杨琼英会随着丈夫往诊(到患者家中诊察),即使深山也会去。有一回,一位妇人难产,他们到时,妇人羊水已流出,孩子的手伸在外面,他们赶紧劝家人,带妇人到街上的大医院剖腹,但因医疗观念缺乏,家人不肯。

 

于是,两人只能把婴儿的手剪掉,帮助妇人用力生产,因为再不採取行动,也会危及母亲生命。翌日天亮,孩子终于出生,但只能挽救大人生命,婴儿不保。

 

谢纬和杨琼英,常须面对在地因医疗观念缺乏而有的衝突,如:有些患者不愿打针,认为注射就会死,或是不愿照X光...等,即使如此,他们总尽力医疗,并会再叁确认对方状况,因而受许多人感念。

 

1955年,谢纬应孙理莲之邀,担任基督教山地中心诊所(埔里基督教医院前身)首任院长。1956年,在埔里鲤鱼潭设立肺结核疗养所。1960年,谢纬兼任北门乌脚病免费诊所的义诊医师,参与王金河与孙理莲在今臺南市北门区作乌脚病患治疗工作。

 

每週四,谢纬从南投大同医院带领医护人员,自费搭二个多小时的计程车到北门,工作到夜深,再搭车赶回南投,如此长达十年之久。

  • news-details
  • 由台湾人开设的二林基督教医院开幕典礼,该院为政府特定的贫民施医所,如今官网写着:医院文化内涵二股精神,一是彰基的无私奉献「切肤之爱」...另一是谢纬医师/牧师「甘愿做憨人」,服务偏远需要者的精神。(图 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由陈金兴提供)

  • news-details
  • 谢纬带领埔里基督教医院员工早祷。(图 / 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由吕玉满提供埔里基督教医院典藏)

谢纬车祸离世前说:「早一分到医院,病人就少受一分的痛苦」
1970年6月17日,谢纬带领医院早祷,再到埔里基督教医院工作,中午回南投休息几分鐘,便準备赶往二林镇就诊;杨琼英劝他再休息一下,谢纬却说:「如果早一分到医院,病人可以少受一分的痛苦,或者还可以救一条人命。」便出门;未料,下午一时多开至名间乡,因车祸过世,享年55岁。

 

事发当下,杨琼英难以接受,之后有半年时间无法看诊,所幸当时有大女婿帮忙;她在亲人陪伴下,前往祈祷山沉淀,深感自己竟未留心到丈夫健康,她翻阅着丈夫日记,发现对方曾觉得身体很累很累…

 

杨琼英不禁自责:「我怎么都没想到为他请个司机呢?」但事实上,夫妇俩要负担家族开销,并关心埔里、二林院所的事业,若有缺乏总会奉献,生活很是节俭。


死荫幽谷我不怕遭害,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起先,杨琼英苦于寻问神:「怎么会这样?」但慢慢得了安慰,了解到丈夫的工作已完成,回到天家享福,加上,她想起还有未完学业、未成家立业的孩子,便刚强起来。

 

之后,杨琼英在回忆录中表示,「我很感谢上帝及家人照顾关怀,就如诗篇23篇4节: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神的话不断支持着她,信实引领步步走过,与其同在。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1:21


献地开设青年营地,代表丈夫受医疗奉献奖
1956年,谢纬在埔里鲤鱼潭设立肺结核疗养所,以山地患者为主,后来肺结核病患者锐减,不再有人需住院。便有牧者接洽,建议将该地献给总会,作为青年营地、默想神奇妙的爱,于是便奉献,成立「谢纬纪念青年营地」。

 

营地设有文物馆、纪念礼拜堂,并有谢纬的医疗工具、老照片等展示;户外一块大石上,刻着谢纬的告白:「在我生命中最伟大的力量乃是上帝的存在。」1992年,谢纬被追赠医疗奉献奖,由杨琼英代表受奖。

  • news-details
  • 谢纬纪念青年营地,园中有铭刻其人生座右铭的大石:在我生命中最伟大的力量,乃是上帝的存在。(图 / 谢纬纪念青年营地脸书)

晚年,杨琼英阅读谢纬日记的感想
杨琼英忆其丈夫曾表示:「我感觉上帝真的很疼我,祂为我预备一个好伴侣,我很感谢,很幸福过25年的婚姻生活;虽然,他比较早休息,但也是上帝的旨意,上帝交代他的工做完了。

 

「近来,读(谢纬)日记,可以深深透过牧师的爱,体验上帝无限量的爱。他对上帝的誓约,实在尽心,他应当要如此去行。追求正确的使命且尽心完成。有时,我会觉得没有照顾好上帝的工人,很对不起上帝。但如今,我所期待的,就是信仰传承给子孙。每一个后辈都可以跟随耶和华。

 

杨琼英倚靠神,不住祷告、交託,并在回忆录中引用诗篇71篇17节:「神啊,自我年幼时,你就教训我;直到如今,我仍传扬你奇妙的作为。

 

(资料参考:赖永祥长老史料库彰基文史博物馆数位典藏

  • news-details
  • 2016年8月4日,高龄95岁的杨琼英医师,在南投教会勉励青年。如今,她与丈夫同安息主怀,愿主纪念安慰遗族。(图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影音截图)
分享
意见反应